麦家新版《风声》:历史没有真相,被时光掩埋的秘密远比公开的多

谍战题材向来不是我心头所好,因为故事的设定背景常给人一种时代的距离感,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更是给人一种难以释怀的压抑感。

2009 年电影《风声》上映时,冲着全明星的制作团队,我也跟风去看了。虽然从头到尾也都被带节奏般猜测着“谁是老鬼”,也着迷于这种“暴风雪山庄”式的表现手法,更惊叹于周迅和李冰冰的对手戏……以及结尾处的感动,因为“老鬼”的自我牺牲和民族大义之心。

但是,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刻,再细回想,脑海里残留地竟只是影片里各种酷刑的触目惊心,之于影片真正想要传达的内涵反而如片名《风声》那般随风而去了~

时至今日,机缘巧合之下,再读麦家的新修版《风声》,竟会让我手不释卷,心绪难平,只后悔当时就不该因着对电影改编的不够深刻而错过了对原著的阅读。

原来,电影只是改编了原著的三分之一。在小说《风声》里,麦家用回忆录叙事的结构,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也因此,小说分为《东风》、《西风》和《静风》三部分

《东风》乍起:吴金李顾白,你们谁是匪?

《东风》的故事情节,用现在流行的游戏语来说,就是谍战版的“密室狼人杀”

一个月黑风高的夏日深夜,睡梦中的三男两女先被叫醒,而后又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西子湖畔附近的裘庄,名为执行要务,实则被严密监视起来。

电影《风声》剧照

毫不知情的他们直到第二天才被告知,原来他们所在的汪伪政权重要情报部门,出现了内鬼:一封只经由他们几人之手的密电被泄露出去了

显然,他们 5 人之中必有共党的内鬼,许是 1 个,也许是 2 个?

接下来的情节走向,则是围绕着日特肥原龙川和特务处长王田香,如何想方设法找出这个代号为“老鬼”的内鬼:

会是深得张司令器重的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吗?

还是掌管着全军核心机密的军机处长金生火

又或是业务娴熟的军机处译电科长李宁玉

还是家世背景有点硬且任性骄纵的译电科员顾小梦

额……也可能是张司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看似不太可能的秘书白小年

电影《风声》剧照

《东风》的“密室”设在裘庄,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谐音“囚庄”,而身处其中的几人,更是所求不一:

对日特肥原龙川而言,第一目标是要封锁消息,不能影响四天后的群英会抓捕行动;其二自然是要瓮中捉鳖,找出代号“老鬼”的内鬼;当然,找出“老鬼”后,如果能从 Ta 嘴里套出更多共党的情报信息,那就更好了~

而对“老鬼”而言,所关注的远不是我们普通人的下意识反应——如何逃离困局,保存自己的性命安危,而是如何在这密不透风的死防严守的裘庄里,想尽办法将情报传递出去,取消群英会,以免同志们白白牺牲~

至于其他众人,自然是要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力求逃出生天咯~

电影《风声》剧照

这样看来,《东风》的情节设置俨然就是走本格推理中最经典的“密室逃脱”模式,我们可以轻易捕捉到阿婆侦探小说的影子,也能感受到如麦家在后记中所言,博尔赫斯的间谍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是如何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电影《风声》正是改编自《东风》的故事,虽说在人物设定和部分情节走向上有所不一,但在这四天的时间里,各方人马层出不穷的阴谋、阳谋、诡计、暗算……倒也不相上下。

电影里触目惊心的酷刑,固然可以带给我们最大化的视觉冲击感,却也无形中削弱了“老鬼”在如此困境之中的智慧和坚韧。就这一点而言,小说的文字反倒是给每一个读者都留足了力所能及的想象空间。

《东风》的故事结束于李宁玉表面上的以死自证清白,实则借自己的遗体被运出裘庄之际,将情报密语藏在随之而出的遗物画作里。

新修版《风声》内页插图

原来,李宁玉就是“老鬼”,而她最后也硬生生地凭着自己足够坚韧的心志,于绝境中求仁得仁,舍生取义,送出情报,死而无憾。

《西风》反扑:到底,最后的情报是谁送出的?

倘若故事就到此为止,也足够精彩,也不失经典。但麦家的创作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在《东风》的后记里,麦家猛地宕开一笔,反问我们读者: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错愕不及中,他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他捡来的,有人送上门,他想拒之门外都不行。嘿嘿,他说他捡了个宝贝呢~

自然而然地又因此引出了潘老,也就是“老鬼”李宁玉名义上的丈夫,事实里的兄妹。

之后更是顺着潘老,又引出了另外一位当事人——顾小梦

作为当年裘庄事件里唯二逃出生天的其中一人,顾小梦听闻此书稿后,先是不同意出版,强调书稿后半部分严重失实,而后更是在一迭声地反问里,成功地让作者麦家也动摇了:

是呀,在当时的情况下,日特肥原龙川晚上就要按计划去群英会现场抓捕,即便他相信了李宁玉以死自证清白,也绝不会那么轻易就将李宁玉的尸体送出裘庄。他在《东风》篇里试探李宁玉的时候,就明确说过即便是死尸,也得全身上下每个方寸间都要仔细检查,就怕有情报暗藏其中而被泄露……

那么,到底,情报是如何被送出这般严防死守的裘庄呢?

电影《风声》剧照

在顾小梦的回忆和讲述里,情报根本不是李宁玉传出去的,而是她——顾小梦!

但这还不是让人意外的,更震惊的还属顾小梦当时的身份,原来——她竟是重庆军统安插在汪伪组织里的卧底!

一入裘庄,顾小梦几乎就确定了李宁玉的“老鬼”身份,但本着日特在前,国共亦可合作的心思,她非但没有戳穿,反而配合甚至为其打掩护。

不曾想,自己竟然也是李宁玉的盘中棋之一,震怒痛恨至极,却被心思缜密的李宁玉诈出了自己的军统卧底身份,随后更是在李宁玉或狡辩、或撒谎、或示弱、或求情、或欺骗、或威胁、或感化的万般手段里,最终还是配合她完成了情报送出的最后使命。

故事讲到这里,已然是罗生门十足的戏剧化转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读者的我们竟然和麦家一样选择了相信顾小梦,只是因为她的坦诚。

顾小梦说,是一念之间的同情,战胜了她对李宁玉的恨和恐惧,带着一种成人之美的心理。都说同行相轻,可当你真正出色到极限时,最欣赏、最敬重你的也恰恰是同行。

她感佩于李宁玉舍生取义的决绝和信念,也被这份惊世骇俗的迷人之举所打动,选择了成全李宁玉,更有甚者,或许也是在成全那不可言说的情感吧。

电影《风声》剧照

谁又能完全知晓呢?麦家从王田香的后人那里了解到个中隐情,却为了替顾小梦老人家保守秘密,引而不宣,徒留我们的猜测。却也因此更能说明,这个世界上,沉默的事情远比公开的多。

《静风》以观:历史没有真相,有些秘密注定要被掩埋在时光里

罗生门式的编排,必然会有第三方视角。虽是借鉴了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麦家依然有其出乎意料的创新。

看过《东风》里潘老的回忆,听完《西风》里顾小梦的讲述,最后在《静风》里,麦家让故事停了下来,却并未因此而放过对读者思想的再一次震荡。

原来,最初带着故事上门的潘教授,是潘老的儿子,他的本意是要重塑其父辈传奇的经历和形象,所以有了《东风》的故事。

不曾想,《东风》的后劲不足,引来了《西风》的愤怒反扑。在顾小梦义愤填膺的回忆和听似更为真实可信的讲述里,麦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西风》的文稿。

只没想到,潘老在看稿子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撒手人寰。究其死因,用潘教授的话来说,他父亲的死亡,理论上来讲,有可能因如此高龄还谎话连篇而愧疚至死。当然,也有可能是被气死的。

但是,真相如何,依然不可知。又一个秘密被带走了

电影《风声》剧照

只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裘庄事件后,因为那个秘而不能宣的秘密,顾小梦一直没有结婚,直到抗战结束后才与“变节”的潘老,也就是李宁玉事实里的哥哥结婚。

谁曾想,潘老变节竟是为了骗取顾小梦的信任,好打入国民党内部获取情报。之后的情节走向,自可想象。

只不过,这样的神之反转再反转,当真让我们读者应接不暇。麦家说,他能感觉到潘教授或许已经很懊恼认识他,因为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的匣子……

那么,对于我们读者而言,陷入这样一个一波多折的故事里头,又何尝不是打开了又一只潘多拉的匣子呢?

如潘教授所言,你能对父母的争执说什么?除了沉默,别无选择。

那么,此刻,面对四面来风,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已然失去了判断力,真相到底如何?

电影《风声》剧照

借后记里何平教授的话来说,在《风声》中,历史的真相或曰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越辩越缠绕越浑浊。

所以,麦家带来了《静风》,让故事停下来,让思想往前走

走去哪里?

自然还是走回裘庄,去探寻历史长河里,与裘庄有着千丝万缕的他们的故事和经历。

又或是走出裘庄,转而走向生活所加诸在我们身上的“囚庄”,去探寻我们内心的故事和经历。

再读《风声》,解密走出生活这个大囚庄的勇气

在新修版《风声》的上海读者见面会上,听到现场95后、00后读者也都很喜欢《风声》时,麦家深受感动,他说:

《风声》写人心的险、人生的痛,但不是要你绝望,而是要你有坚守的道德,有坚韧的意志。希望《风声》和‘老鬼’能给你勇气,给你锚力,陪你在风声肆虐的人生路上,迎风挺立。

一如他自己创作《风声》的那年夏天,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单位改制、父亲生病、家庭失和、小孩甚至也在学校打架,“各种洪水猛兽全涌过来。”

当时的麦家,也只有在面对电脑写作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心静。彼时的他,又何尝不是身心皆困于生活这个大囚庄呢?

幸运的是,麦家在小说的世界里,借着书写信仰坚定的英雄,找到了自我突破的勇气

《风声》是有大绝望的,也有大孤独、大坚韧,恰如我当年的心境。 ——麦家

也正因此,我们此刻再读《风声》,不只是单纯地读一个让人过瘾的谍战版“密室狼人杀”,也不仅仅是读一个让人百转千回的“罗生门”剧情,而是要尽力用心去触达故事里的内核,去尝试解密麦家留给我们的生活信念感。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