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吕晓曙|沥水溪畔浸古风

/

沥水溪畔浸古风

作者:吕晓曙

摄影:王淑珍

某天下午,我来到这个古村,这个因位于“苍山之麓,沥水之阳”得名沥阳的古村落。暑气渐消的阳光给人一种安抚。我望着不远处满是青苔的古旧院墙直往里走,一口古井出现在眼前,井口是赭色的石条,方正、粗犷,像极了千年时光沉淀后的模样。浓绿的青苔,一茬连着一茬,贴在古井岩壁上,鲜翠的小草从石壁的夹缝里兀自探出脑袋。这眼井儿名为“庄前古井”,古村这样的老井有8处,它们一直滋养着沥阳村以冯、叶两姓为主体族群的人们。

我沿着巷道走去,半层楼高的溪坑石墙基、灰白色调的空斗墙,两者相合垒砌的院墙吸引了我。自墙根至瓦檐蔓生的青苔,那是恍惚的一种绿,被岁月浸润着,作为时光流逝的见证,她是缄默的,又仿佛窃窃地在诉说,待有心的人儿细细倾听。在不长的巷道尽头右拐,眼前耸立着左右两进粉墙皮表的院落,时间的河流潺潺流过,青砖黛瓦间,外墙也已经是黑、白、灰三色渐次分明。游走于栋宇云连的古宅区,蓦然发现,老宅外墙竟是以此三色的层次变化组成了单纯、统一的建筑色调,凸显着平淡自然的建筑美学。在另一侧的老宅山墙上,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灰塑,不求富贵显达,只希望家人子嗣平平安安多福多寿,本初的祈愿。

在巷道徜徉,两侧爬满青苔的灰白色墙体,让人觉得时光在历史的隧道里穿梭,只消顺着它,就能进入村庄的时光深处。

力洋原是三门湾北陲的一方海积平原,地势开阔、山水相连。力洋村始建于唐代,位于宁海东乡,距县城28公里,北依盖苍山(茶山),南濒三门湾,兼山海之优。沥水溪发源于盖苍山,溪流劈村而过,奔流入海,溪长十余公里。彼时,百姓几乎都居于沥水之北,水之北为阳,故名沥阳。后因河港淤塞,村庄南移到开阔的洋畈上,不再是“沥水之阳”的位置,改名沥洋。清雍正六年(1728)设庄,嗣后集市兴起,街道建立,亦称沥洋街。1962年宁海县人民政府改“沥洋”为“力洋”沿用至今。力洋村名字的更迁,也是村落历史的见证。

力洋村是宁海县八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村。根据清·光绪《宁海县志》相关记载考证,至少有1200年以上历史,现存的古建筑大多为叶氏古宅,共有19处,保存较完好的12处。“古宅既有沿海渔村的雄浑和粗犷,又有江南特色的精细与纤秀。”“力洋先民好龙,装饰也以龙图案为主,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灰塑,都惟妙惟肖。长长的屋脊用瓦雕灰塑成龙形,东髟为龙头,则西髟是龙尾,南髟为龙头,则北髟是龙尾。”一眼望去,如群龙起舞,蔚为壮观。

眼前高跷着五个马头墙的墙体,呈灰白色,斑斑驳驳。中间第三扇最宽,高耸着。马头墙堆塑的龙脊上,以碎瓷片作为装饰,是古老的青花瓷碎片,既象征龙鳞,又可防人攀爬,既美观又实用。

在后上小份叶宅的前厅山墙外有一幅工艺精湛且意蕴丰富的灰塑,图案左侧是一株莲荷,右侧是一只鹭鸶,寓意“一鹭莲荷”,谐音“一路连科”,读书至仕,这是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下,一个家族最为殷切的愿望,宅主确实是清代科场得意者,叶相缪父子一门三贡生。如今,这里是宁海科举文化遗址。

连科宅由此得名,进到里向,一列南向二层平屋,屋脊线条优雅,瓦片簇新齐整,想必是因保护整修过。道地是大小一致、方正的赭色石砖铺砌,时岁年久,砖地的裂纹也有些年月了,深沉且耐人寻味,让人不由得想到父亲的掌纹和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祖辈。

一头黑亮的披肩发,发尾俏皮地微卷着,初夏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投在她素雅的裙摆间。我看到她微倾地撑着遮阳的伞,有风吹过,撩过耳垂的发尖,捕捉到浅润的酒窝,刘海掩匿了舒展的眉梢。立在连科宅的中堂大院里,恍惚间她就在眼前,几年前初夏的六月,我们一道来探访古宅,文友小鹿就在这儿轻盈盈地踱着步。她面容温婉,笑得明媚。我能咀嚼出那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满足。一如她肩头背包的色彩,浅蓝,映衬着湛蓝的天空。是盈盈一池水,泛起涟漪。

中堂廊前磉石雕有花纹,这是力洋古建中仅存的花雕石磉了。道地的一角,花盆里六七朵红粉色的花正盛开着,不疾不徐,绿叶在周遭衬着,有着别样的韵致。我喜欢这样诗意的气息。

暗灰色的老旧水泥巷道一直向北延伸,一眼望不到头,让人感觉是那么幽长。氤湿的巷道粘黏着时光的陈泥,围墙根下黑腐的靡叶和着时光在巷道里驱驰后,黢黑的淤泥,这是时光的另一种面目。进深巷四五尺,幽幽饮泣的青苔疏疏密密地躺在巷道身上,湿漉漉的,像是被时光遗忘许久等阳光不至的弃儿,我从他们的神情里读到了浓浓的忧伤。

望着巷道两边古朴的烟墨色院墙,墙头是石漏雕栏,幽深的巷子里,一种悠远变幻的气息渐次弥漫过来。

力洋传统民居的山墙很少是阶梯状的马头墙,多数为人字硬山墙头。不远处瓦檐下的山墙上是一副植物图案的灰塑,形态繁复,工艺极其精湛,以灰、白、浅赭,三色有机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在巷子里驻足,右手边的古宅大院有着一连四五扇门头,庄严肃穆,制式恢弘,可见曾经的宅主人显赫的家世。首扇门头的瓦檐上长着一撮脆嫩的草,煞是鲜亮。

下份巷6号的庭院里,有一块道地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块状,与周围的石板道地风格迥异。那些碎石并不紧挨着,它们之间约莫半厘米宽的间隙里全是烟色的青苔,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让我与历史对接起来。据说,这是太平军北上时留下的遗迹。

“传说1860年,太平军北上时,曾有队部设在下份巷。那年的冬天很冷,太平军把宅子里的木质家具全堆放在庭院里焚火取暖。由此,留下了焦黑斑驳、龟裂的痕迹。”

一柄质地顶好的钢叉,锐利地直插霄汉,却不突兀,弥漫着一股雄浑刚健的力量,散发着几分英气。一位将帅,相貌伟岸,目光如电,一脸刚毅的神情望着我,从时光长廊深处走来。他是浙江胡氏一世祖万一公,讳思进,字克先,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生人。十七岁举进士未果,弃文习武。自唐末至五代十国,先为吴越王钱镠行军司马,在其平定吴越各地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官至吴越国兵部尚书。传至十二世胡居瑞,迁宁海大湖;二十四世祖胡仲佇迁居力洋,为力洋胡氏始祖。这副钢叉插在眼前的石明堂胡家古宅的中堂屋脊中央,有别于一般古宅的雕甍,作为其祖先尚武的标志。

拐过巷弄便是上大份叶氏古宅,是力洋村现存古宅中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院落。叶氏长房叶善瑗建于清乾隆晚期。仿宋建筑,明清式样,占地2500平方,前后有庄园5亩,竹木成林环绕,外有小桥流水。是一座“回”字型四合院,二进多跨院落。正门两道,大车门为石库门,二门是木质围屏门,过石板大道地,登上沿阶便是中堂,中堂梁上雕刻有倒挂狮子,堂左右有通道通向后堂,共有六套厢房,为走马楼样,设四个石库中门,与石库大车门一字排开,故得名“五门大宅”。

屋脊上均有龙形砖雕,屋脊中央雕嵌景泰蓝大圆盆,大门两侧墙上有狮子绣球灰塑,配有“福寿”大字。屋脊是龙,墙上是狮,龙是海中之王,苍山之麓,三门湾畔,突显力洋山海文化的浸润。各类灰塑历两百多年风雨仍完好如初,栩栩如生。据考证,它们是用上等蛎灰拌和糯米饭作为黏合剂的,所以能耐久不败。宁海中学创办人之一的叶沛婴教授曾出生居住于此。

力洋依山傍海,曾抵御过倭寇与海盗的侵扰,阻挡过北上的太平军。石城护村、院墙高耸、门户厚重,巷道纵横交错,有的古民居墙壁上设有石制枪眼……那段沉雄的历史犹在眼前。弥漫着如是气息的深墙高院,必定会诞生出“气吞山河无惧”的英雄人物。叶梦庚,原名叶显怀,出生在上大份叶宅东大房,1934年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二期第三队(洛阳分校)毕业,抗战时期任七十三军七七师二三〇团上尉指导员,1945年2月1日在湖南益阳与日军作战中阵亡。

又与你相遇了,石窗,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古宅群里,已不知道是第几次了。石窗造就了光影的魅力,而古村落应该是它最后的栖身之地了。窗的制设在明清之际的江南一改以木为主材质的传统,石窗突然兴起。地处东南沿海的宁海县,多雨,常年受台风侵扰,一般木质窗户在这里极易腐烂变质损毁,石窗在耐水防腐上有着木窗难以企及的优势,在防火防盗上也比木窗实用,至于通透采光作用可想而知。如此,石窗即成为被注入了致用与审美并重这一中国古典建筑理念的代表作之一。石窗是当地石雕技艺的展现,图案变化多端,不少都带有精美的动植物纹理。我眼前这扇,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略见斑驳,赭色的石料纹理间显见出一丝丝灰白色。石窗依然安妥在袒露着时日沧桑的清水砖的环抱里,雨搭上满是浓浓的青苔。

我喜欢这种岁月的沧桑感,它不会让我探寻的目光在历史的巷道中迷失。在水夫故居漫游时,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太给了我不少指引,她温厚的言语间带着些许颤音。水夫,翻译家,原名叶源朝,1920年4月出生于力洋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研究组组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是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北京大学等国内五所著名大学的兼职教授,一生从事苏俄文学译著及研究,译著有《青年近卫军》等十余部,作品千万字以上。其故居原系傍水建筑,今仍存两道石库门,厢房南髟顶仍存一灰塑“独占鳌头”图案。

古建的堂皇在雕梁画栋,现今雕梁是为凤毛麟角,西上小份叶宅(雕梁宅)中堂横悬着力洋古宅现存唯一一根雕刻有“四凤穿牡丹”的大梁,堂前四根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大廊柱标志着唐宋以来的工艺,至清已失,足见其珍贵。

安拙山房建于清嘉庆年间。1958年宁海、象山两县合并,县政府驻地在力洋,设在安拙山房。

有风,在巷弄中吹吹。循着时光的刻度,期遇子布先生,即辛亥革命志士叶颂清。他曾加入秋瑾光复会,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朽战功,任中将师长。九·一八事变后,与东北军将领何遂为东北军抗日部队组织“辽吉黑抗日后援会”,筹措抗日经费,力主抗战。1936年,叶颂清在反对主和派斗争中义愤填膺,患急中风病逝。子布先生逝世后,孙中山之子、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曾书“辛亥革命功臣陆军中将叶颂清”赠挽。

将门有后,叶颂清第四子叶渿,1941年参加长沙保卫战,负责布水雷封锁湘江,击沉日舰“西美丸号”及扫雷艇、小炮艇等多艘,获最高“干城勋章”。

叶颂清一生爱国,壮志难酬,但他的精神一直是一块兀自凸起的高地。“须努力上进,以学习为第二生命。”“务须余志,努力读书报国,报国必读书,唯读书始能报国”。这是子布先生遗嘱里的训勉。叶渿遵父训,读书报国,入海军,击沉日舰,留学英国,参加欧战,从事科研,常怀故土,本色书生愿。在前贤感召下,忠孝、悌义、廉耻、读书报国,都应该是我们生命前行中一束束高擎的火把。

老街中段,养和堂药店,创立于清末民国初年,店主杨仲华,宁海坛树头(今作“檀树头”)人,学过中医,又聘请名医坐诊,养和堂声名远播。看到熟悉的宅屋制式,记忆迅即扒开了一个豁亮的出口。临街斑驳古旧的三间二层小楼,木结构,我幼年时它就已显见出时光的刀痕。少时踏上这高高的门槛,步子总要抬高一些,踩得小心翼翼,坚实有力,生怕一个不当心被绊倒,摔个嘴啃泥。那时候这儿已设为 “里街医疗站”,医师细致入微,医术娴熟,深得镇上乡亲信赖。

在医疗站门前,恍惚间,“咯噔咯噔”的车轮声由远及近,石板铺就的巷子在俗世的人来人往中,早已高低不平。爸妈骑着自行车,或是爷爷蹬着三轮车缓缓而来。我照例躲藏在他们身后,好一阵颠簸。有那么一次,颠簸得厉害,车子还在巷道里穿行,我却煞有介事地感觉到,刚才还一阵一阵难受的肚子,这么一颠簸,倒好了许多,硬是央爷爷调转方向,原路回了家。被宠溺的时光,依仗街边老店,唤回了童年。

这片诞生过古老传说、流传着传统歌谣、衍生了舞狮剪纸等非遗技艺的文化沃土被誉为宁海县的文化之邦、衣冠之乡,哺育了一批批俊彦贤才,这其中,叶柱老先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

先生从教六十余年,含辛茹苦,桃李芸芸,佼佼者众。先生于民间文艺、民俗民风、方志谱牒、诗词歌赋等诸多文化领域皆有所成,兼容并蓄。由于世居力洋,先生对沥水之滨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了如指掌。以文化人的担当,研究、探索、发掘镇邑历史人文、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先生为保护古村古宅多年奔走呼吁,终于得以重视,使得古宅逐步得到保护挖掘。先生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呕心沥血写出非常人可写的《叶梦鼎传》等著作多部。先生行文细密周到,旁征博引,严谨考究,言出必有据,洗净铅华。这一点是近来拜读其著述感受最为深切处,值得后辈学习。文如其人,先生德高望重,为人为学,无不令人由衷感佩。

西湖雨摄

在叶老师家中见过一张照片,那是2016年8月2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因宁海申报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来力洋古村实地考察。叶老师与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在五门大宅的合影。照片中的叶老师身着白衬衫,精神矍铄。考察期间,罗杨对力洋的“力”为何是力量的力感到不解,叶老师便将“沥阳”村名的演变历程如数家珍般告知,两人相谈甚欢。尔后,叶老师意外地收到了罗杨题赠的一副书法,翰墨遇知音,题联云“古村守望者,文化传承人”,笔力俊逸深秀,饱含气韵,墨迹间浸漫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书以人贵”的艺术品格。

“古村守望者,文化传承人”。我在心里默念,这正是叶老师几十年耕耘的生命写照!苍山沥水藏璞玉——盖苍山人!

在古宅间行走,雕梁花窗、飞檐翘角,灰塑山墙……这些巧夺天工的存在,都是时光恒久的刻记,带着历史的况味,带着人性的温度,凝视、礼仪它们,让悬空、漂泊的灵魂返乡。

“历史的记忆似乎远去,但仿佛还未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呼唤一声,便会返身,那些落满岁月烟尘的古宅、古井、古寺、老街、老店铺都是记忆返回的通道。”(引自樵夫散文《风,吹过村庄古巷》)

雨渐渐下大了,打湿了灰白色院墙,湿了青苔,湿了村庄有些落寞的时光。雨帘从瓦檐上悬落下来,古村湿漉漉的,浸润在那些家国情怀里,和着浓酽的乡愁。

作者介绍

 吕晓曙 90后,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入选浙江省作协第六批“新荷计划”人才库,已在《中国作家》《浙江诗人》《西湖》(增刊)《文学港》(增刊)《今日宁海》等发表散文、诗歌60余篇(首)。获评宁海县柔石文学奖一等奖、宁波市“最美90后”、2019年度宁波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奖项二十余次。

编辑:濯清涟

审核: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