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十四夜,燀址界,银子哗哗响
18
2—2019
宁
海
传
统
节
日
十
四
夜
元宵节
2019 乙亥年
宁海有个很奇怪的习俗,元宵节是在正月十四过的,而中秋节在八月十六。关于这个原由有各种说法,可总觉得都有点牵强。而不管是在哪天过节,节日的气氛那是相当浓烈和喜庆。
作者:东子
正月十四那天,宁海各地有不同的活动,有前童的行会,一市的吃糅,冠庄的船灯……以前都会对这些活动趋之若鹜,挤在人堆里。可能随着年纪的增长,倒宁愿宅在家里,守一份清净。不过经常会想起小时候在西溪过的那些年的十四夜。
节
日
习
俗
裹汤包
|
一到正月十四这天,宁静的山村就热闹起来了。宁海一句老话“要吃十四夜,要困冬至夜”。
为了裹汤包,早早从菜地里把剥芥菜剥来,这是主要的材料,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认为没有剥芥菜的汤包都是假汤包。把剥芥菜洗净切碎,然后加入香干、心腐、花生米碎粒、虾皮等馅料,一起炒熟备用。在那个时候汤包皮都是自己擀的,虽然擀得厚厚的,可一张张汤包皮手工擀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等皮擀好,馅料也冷了,用汤匙舀一勺放在汤包皮上,两手往前一裹,再往回两手一捏,一个酷似耳朵的汤包就裹好了。
等裹好了一定数量以后,就可以放锅里蒸了。我们早就等不及了,早早地等在锅灶边上,一出锅手就迫不及待地去抓,而这时手肯定会被打的,还没轮到你吃的份呢。大人会把形状好的,没有漏馅的,一个个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在碗里,然后毕恭毕敬地放在土灶的高处,这是供奉灶司菩萨的。等这碗供奉妥当,后面的才是我们吃的。当然也是那些破的漏馅的要先吃掉,那些完整的还要放几天,或者说先吃漏的后面都是好的,难道这也是先苦后甜的一种诠释。
汤包还没全部蒸完,我们这些孩子们都早就肚子吃得滚圆了,拿着过年时珍藏的鞭炮游荡在村子里给节日增加气氛,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燀址界
|
等夜幕降临,圆圆的月亮爬上山,大人们就开始要“燀址界”了。
我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非常喜欢看的。大人们把白天准备好的樟树枝叶,和易燃的竹枝干柴一起,点燃竹枝等,引燃樟树枝叶,樟树叶带有油性,一燃起来,“滋滋”响的。母亲都是在灶膛开始点燃,嘴巴里念叨着“十四夜,燀址界,银子哗哗响;樟树叶,银子叠打叠;金银财宝燀进界,腌臢晦气燀出外。”等樟树枝叶都燃起来,赶紧拿起来,一边念,一边走,把樟树枝叶拿出大门外。
后来查阅一些资料,说元朝统治时期,人分五等,把我们南人划为最低等,每五户为一个界,共用一把菜刀,不可越界。可能也是恰好在正月十四这天,南人一起把界碑烧掉,于是正月十四就有这习俗。可元宵节汉朝就有了,真有那么巧了,到元朝我们的习俗也改了?
上灯
燀好址界,母亲就开始收拾收拾去大庙“上灯”了。灯与丁谐音,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
大庙所在的位置在叫一个大庙坪的村庄,在十四夜这天附近的六个村子的人都会去大庙“上灯”。我们村去大庙坪也有两里地,一条马路通往大庙坪,要是在没有月亮的晚上,一片漆黑。很多村民都会用“火烛”,就是用干竹片捆绑在一起,大概就成人手腕粗细,点燃用于照明,于是在通往“上灯”的路上,总会有三三两两的“火烛”光闪亮着。我也跟着母亲去过几次,每次经过“银子矿”那黝黑的洞口时,总会紧紧抓住母亲的衣服。等到了大庙,那里的烛光已经照亮一大片了。母亲把蜡烛在神像面前点燃,然后虔诚地跪拜,嘴里念着祈福语。等蜡烛燃了一会,然后拔下来,拿回家点着,整夜亮着。
等大了以后也会去“上灯”,但不再跟母亲一起去。约上几个小伙伴嘻哈打闹着往大庙走,那时候也知道元宵节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古代那是一个情人节了。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我们这些懵懂年纪的人该懂的有些还是懂了。也许是借“上灯”的口去见人,或者是去看人。总会看见她会出现在烛光摇曳里,她会莞尔一笑,你肯定会不知所措,更不敢走近,而在对视的目光中,读着似懂非懂的信息,然后她肯定会红着脸低头走开。回忆有点久远,久远到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这事,但我还是很愿意去相信真有此事。
节
日
习
俗
又是一年十四夜了,汤包已经在我妈那把肚子吃得滚圆了,妈妈早就在大庙的菩萨那请回了灯,虽然菩萨已不在大庙坪,可菩萨还是那菩萨。烛光摇曳中母亲那满头白发闪着银光,我转过脸对儿子说:“走,放鞭炮去”。
编辑:聪丛
图片:网络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