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过年的趣事

过年过的就是热热闹闹,每一天都有事情做。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存在不同的乐趣。

过年了

薛家柱

“过年了!过年了!”

如果问一个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一年365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日子?十有八九会说:过年。

虽然我年已古稀,但一提起过年,还依然如孩提那样兴奋!家乡过年的一幕幕情景,仍旧历历在目,回味无穷。我觉得宁海过年风俗最富有中国传统特色,是十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水尤摄

往昔宁海过年,不像今天光是放几天假、发一个红包或一些东西。过年是个盛大节日,就要有个过年的流程。

吃了腊八粥,到了农历十二月下旬,就进入年关了,要开始过年的准备。先是掸尘。将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清爽;接着是送灶,让灶王菩萨高高兴兴到天上去汇报这一年政绩;再接下来就是熬糖淋(汁)、打糖、捣年糕、磨豆腐、包粽子、炒花生瓜子、采办年货……把家中吃的用的都准备充足,以便过年时全家无衣食之虞。

到了除夕,尘也掸了,浴也洗了,大人小孩都换上了过年的新衣新帽,准备吃年夜饭。大年夜,是过年最隆重也是最欢乐的重头戏。先是祭拜天地祭拜祖宗,在披有“天地码”的八仙桌上,供奉三牲六礼,猪头啊、全鸡啊、全鱼啊、瓜果啊、年糕啊……由父亲秉香点烛,我们就持香三跪九叩,感谢苍天风调雨顺,感谢祖宗护佑。然后点燃爆竹焰火,贴春联、年画,送走旧岁,迎来新春。

年夜饭过后,就是守岁。当年宁海煮饭做菜都用老式大灶,烧的是柴草。除夕夜,粽子正在柴灶大锅里煮,供春节吃几天的黄豆炖肉和八宝菜正在锅中烧。全家人就集中在灶后靠在柴草上聊天,让灶火映红每张脸庞,守岁到天明。

就这样,迎来了新春。大年初一,是不作兴扫地的,怕将财气扫出门。年初一夜晚是不点灯的,那是老鼠成亲的日子。早早睡,迟迟起,一连几天可以不动炊。现成的麻糍、粽子、八宝菜、白切肉等食品有的是。

到了年初三,开始走亲访友拜年了。这是表达亲情的最好机会。拎一只贴有大红纸条枕头般的拜岁包大多是红枣、桂圆、荔枝,以图讨个利市。亲友家大都要留饭,还要给孩子压岁钱。有了压岁钱,孩童俨然成了大富翁,可买糖果、甘蔗请小伙伴的客,还可买炮仗、花纸、糖人儿、玩具同小伙伴玩,甚至打游戏机。剩下几个铜板,就玩滚铜板,比赛谁的铜板滚得远,谁的手巧,谁的眼力准……

到了正月十四,则是宁海传统的元宵节了,又掀起一个欢乐的大浪头。除夕,是春节的序幕;元宵,则是春节的高潮。

元宵要扎灯:铜鼓灯、鲤角灯、六角灯……而我们常扎的是毛兔灯。兔身用红蔑扎成椭圆形,头部两个圆形再加耳朵,糊上半透明的皮纸,再用纱线轴作为滚轮,点上蜡烛就可以满地跑了。

米胖堂摄

元宵夜到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廊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纱灯。道地里燃起了“燂址界”的香樟树叶来驱邪迎喜,发出噼里啪啦好听的爆裂声并弥漫出好闻的气息,一时间灯光人影,香烟氤氲。

元宵晚宴宁海时兴吃汤圆、汤包、糊辣羹。这糊辣羹是宁海独特的菜肴,由蛎黄、开洋、肉丝、豆腐干等烹饪在一起,味道特别鲜美,赛过杭州的“宋嫂鱼羹”。喝一碗糊辣羹,真是大快朵颐。

飞红、濯清涟等摄

吃过饭,孩子们一抹嘴就提着灯笼到街上参加联欢了。小城摩肩接踵全是人,连四村八乡也走亲访友一齐来城里闹元宵。一盏盏兔子灯闪烁着嫣红的眼睛,锣鼓与长号齐奏,狮子和龙灯狂舞,万众山呼海啸沸腾。熊熊烛光,伴着一座座鼓亭,台阁在喜乐声中载歌载舞抬过;冲天的焰火和爆竹,炸出满天红屑和烟云,还有民间高手表演的舞钢叉、跳桌角、叠罗汉等;那些脸孔涂抹得像红鸡蛋一般扮成戏曲人物高高站在秋千架上的孩子,正调皮地向观众们扮着鬼脸……

一轮中天明月,万簇礼花齐放,谁能饮着这如酒的氤春氛烟云而不醉?放眼望去,尽是幸福和欢笑,尽是光和色在燃烧,在孩子心目中,今宵今夕,不啻为人间天上。

过年、过年,就图过一回富足幸福、过一回欢乐吉祥、过一回团圆和谐,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那么喜欢过年。

新桃换旧符  又是一年

文/西湖雨

天愈来愈冷,偶尔还下雪,母亲会上城里买好多布料与食材,做新衣,纳鞋底,熬猪油,捣麻糍,包粽子,做豆腐,打冻米糖......

我对小时过年印象至深。

年前要做的事,全凭父母一双手,我们家哪一样都不拉下,也不输别家。所以总感觉母亲没得空闲,那段时间她常说:“屁股都没有搭凳过,就又过年了”。

家里人多,忙是肯定的,尤其是要强的父母。

腊月初就开始忙开了。

请了裁缝师傅来家里,那几天,我们特开心,五个女儿排开一列,前后左右转起来,师傅一边给我们量体裁衣,一边夸赞我们。我们有新衣服穿当然听话的,站得笔挺笔挺,一动不动,母亲说:“麻烦师傅量的大一点,衣服裤子做大一些,袖子、裤腿长了,可以翻卷上去的,孩子们长得快,而且衣服还会缩水,做大一点,今年新一新,明年还能再穿一年”。

为了招待师傅,母亲会在午后做些接力,家里的菜也比往日丰盛。师傅吃得饱吃得好,才能踩得缝纫机踏板“咻咻咻”地转。我们有得吃、有得看,当然这还不是最开心的,把师傅裁衣服剩下的碎布头,拿了来,学着大人包纽扣、做印子,以及用来做鸡毛毽包铜板,那才是最好玩的呢。

做好了新衣,睡前,母亲都会让我们试穿一下,明明上衣盖住屁股一大截,裤腿拖地,妈却说:“好,刚刚好,真好。”

那时的我们,有新衣穿只管开心,哪管大小是否合身,现在想起这些却是一阵心酸。

当大年初一的开门炮一响,走在村口最靓丽还数我们姐妹几个,村里的嬷嬷婶婶们竖起大拇指,“瞧五朵金花来了!像样,真像样!”

母亲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一边应和道:“孩子多,就这么做几件新新,不及你们家孩子穿的好看。”

还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也让村里大小媳妇笑话与佩服的事,年前也不知道爸爸从哪里搞来几张肉票,买了肋条五花肉,肥的切成小块,火烧旺了,熬成猪油,那时候的人家少有搪瓷罐,所以盛入新买的矮脚搪瓷痰盂里,当然是没用过的锃亮的痰盂,表面是上了釉的红色大牡丹或浅蓝紫的紫藤,里面雪白滴滑,装滚烫的猪油最好了,只是一个痰盂放在庎厨里,嬷嬷婶婶们来串门,见了会吓一跳,接着便是笑不停。

笑归笑,吓归吓,还不是学我妈,熬了猪油盛入痰盂里放庎厨,保存起来吃半年。

只觉得年前那几天全村的大人们都在忙,我们小孩也在忙,忙着扎堆,忙着东窜西窜,看杀猪宰鸭,或是搬几把椅子在屋前太阳下一字排开,跪着,半蹲着,或是坐着小板凳,按照现在的说法便是开始撸寒假作业啦,这样年后就可以跟着大人走亲戚,拜岁去了。

转眼就是大年夜了,爸妈开始准备福礼,谢天谢地,祈福还愿,摆在大堂,一整天一整夜。方桌上九个菜,鸡鸭鱼肉,正中一个大猪头,鱼是必不可少,头朝里,还有那长长的番薯面和各种豆制品,以及麻糍和糖果,鞭炮响起,祭祀祈福开始后,我们也会跑到桌底下玩闹,“去去去,一边玩去!”结果被大人们轰了出来。

郭巴、山水尤摄

我们继续闹腾着,男孩儿兜里揣着炮仗花,细细的,火柴梗大小,用力往地上一甩,“噼里啪啦”响开了,吓得女孩儿捂着耳朵疯跑。

到了晚上,吃过团圆饭,我家开始用灶台里面最大的那口镬,煮母亲前几天包的粽子,得煮一整夜,灶膛里不停地塞进一根又一根柴火,我们围在灶膛前,红彤彤的火焰熏得我们红通通的,整个人也热乎了。趁父亲一边给我们讲关于“年”的故事,一边烧火的档儿,母亲已经把我们要换洗的,从里到外的新衣服都摆在床头了,当然也在每个孩子的枕头底下塞了个大红包,压岁。

我们洗漱完,钻进被窝,白天热闹的小村庄开始沉寂下来,只有零星的关门炮此起彼伏,在黑色的夜空中闪闪烁烁,给小村庄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父亲放好关门炮,母亲还在灶台忙着,反正年前那几天,灶台的火就没有断过,那个被烟熏成黑黝黝的灶台,从大年二十四开始,一直烧得旺旺的,父母驴似的围着灶台转,也不知道他们晚上几点睡下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好像是不睡觉的,因为不管我们晚上睡下还是早上起来,父母已在一楼了。

又是新桃换旧符的时候,心绪却不如从前。天天有新衣服穿,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然而,那做新衣、捣麻糍、打米糖……那些浓浓的令人盼望着的年味儿,以及那些忙碌的远去的日子,再也不复返了,再也不复返了,只有那颗徘徊的心,像是被剥离了一样。

实习编辑:璞石

指导编辑:葱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