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命中注定,不过水到渠成
GOOD NIGHT
凯瑟琳·凯利-莱内说,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那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
肯·希尔说,童年是一个从未被遵守的诺言。
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小时候,就听奶奶和姑姑都说过一句话,人,有时不能不信命。
这样看来,仿佛每个人的一生,冥冥之中存在一种定数,那就是命。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句,假若打算认命,好吧,去磕头认干爹,而后等着娶那个臭妖怪。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
这应该是“认命”的出处吧。
知乎上关于“认命”有一个高赞回答:我倒是想问一句,你有能力选择“不认命”么?公众号的推文链接《一个失败的25岁,需要经历5次“不认命”》。
在现在这个“只知第一,不知第二”的普遍认知体系里,他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而他本人也极少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至少大学期间,出现在同学口中的次数不多)。
但是,在大四的时候,他以一种惊艳众人的光芒出现众人面前,先是获得保送直博名额,然后毕业设计挑战三千万吨级别选煤厂设计(跟我们这些几十/几百万吨级别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其计算量也是极其繁琐),之后毕业设计直接申报优秀毕业设计。
研究生期间,仿佛就是开了挂一般,论文、专利潮水般涌来,然后出国,携留学经历博士毕业,直接留校任职,担任副研究员。即使在读博的一众人之间,其优秀亦是难有人匹敌。
但凡谈及,唯有仰视。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在心里也曾想过是否这就是“命”?
现在回想过去,他所获得的这一切,不是一步登天,只是按部就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