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乌江悲风

公元前202年刘邦背鸿沟之约,率军追击项羽。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内),筑垒安营,楚军约有10万人。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约有50万人会师垓下。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用计十面埋伏,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双方僵持不下。

传说韩信遂用巨型风筝载士兵升至空中奏楚音、唱楚歌,地上四面亦如此,楚军因此散失大半(据说有一部分楚军逃到今天的安徽省巢湖之滨的银屏山,现存镇名叫散兵镇,族姓为项)。项羽夜闻四面皆楚歌,难以入眠,乃忼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舞剑和之,曰:“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乃伏剑而亡。项羽大痛,泣数行下,抽起宝剑割下虞姬的头颅,将虞姬的身体草草掩埋于今天的安徽省灵璧县东城(因此得名虞姬乡)。项羽将虞姬的首级随身携带,挂在自己的腰间,欲突围后厚葬之。

于是项羽“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项羽乃复引兵而东,仅有28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羽自度不得脱,无奈葬虞姬首级于今天的安徽省定远县南。《明一统志》卷七记录了虞姬身首分葬的传说:“虞姬墓在定远县南六十里,俗称‘嗟虞墩’。又灵璧县东二十三里亦有墓,相传灵璧葬其身,定远葬其首”。后项羽“杀汉军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项羽遂率剩下的26骑杀出重围,来到了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乌江河畔,欲渡江而东。突见江边沙滩上的蚂蚁在地上爬成了“天亡项羽于此”六个大字,于是仰天长叹,以为天命如此。其实,这六个大字乃韩信派人用蜂蜜涂写在沙滩上的。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死战明志,身被十馀创,刎颈而亡。

此时已在船上的乌骓马见到主人战死,遂滚鞍跳江而亡,据说其马鞍形成了今天的安徽省乌江的驷马山,今天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名亦由此而来。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是非成败任由后人评说,宋代龚相在《项王亭赋并序》中说:“其败者,未必皆非,其成者,未必无可议也”。

韩兆琦在《史记博议》中评论:“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时有龙飞凤舞之姿,有时又愚蠢昏庸的像个暴君;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得令人发指”。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水年年亦相似。回眸历史,2200多年前项羽留下的乌江悲风,已随长江东流水滚滚而逝,了无踪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