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大考古发现!尧、舜、禹之都在大洪水中被一一确立

(作者:赵辉)2020年,对中国、对世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年之初,世界性的大瘟疫新冠病毒横掠华夏大地。在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新冠病毒刚被扑灭,横扫中国南方的洪涝灾害由南至北再次给华夏民族带来了一场世纪大洪水。中国人民又开始了一场与世纪大洪水的斗争。

华夏民族、华夏文化正是诞生于与世纪大洪水的斗争中,4100年前,尧舜禹时期华夏大地同样经历了民族存亡的大洪水。在大禹父子与华夏先民前赴后继的艰苦努力下,治理了大洪水,为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团结了各氏族部落,造就了华夏文化的高速发展。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史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虽然中国文献典籍对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发生的具体位置没有明确说明,但对大洪水发生的情景却有着详细记载。这些对大洪水情景的详细描述,为我们解开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形成的地理之谜,提供了情景再现。

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尧舜禹时期的大禹治水被中国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定义在黄河河洛地区,但黄河流域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大禹治水黄河流域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即使有众多的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利用各种资源为大禹治水黄河流域站台,也掩饰不了华夏文明起源黄河流域说的荒谬与无知!

2020年夏季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世纪大洪水,无疑是对大禹治水、华夏文化起源于北方黄河流域说最好的否定;证明了尧舜禹时期中国大洪水,只可能发生在以淮河为分界线的中国南方地区,而不是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正在发生在淮河以南的大洪水,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灾害,同时也为我们再现了尧舜禹时期大洪水的具体地理位置,展现了尧、舜、禹三个时期华夏文化的中心位置。

天下、中国、鸿水、洪水、尧舜禹、怀山襄陵、五谷不登,包含了华夏文化诞生地的时间、人物、环境、自然、历史、作物等方面的具体信息,是破解华夏文明发源地难得资料。在中国文献典籍中,也为我们留下了毋庸置疑的大禹治水、夏王朝建立的具体地理位置——“夏之兴也以涂山”“禹合诸侯于涂山”;在民俗与考古文化中,也为我们留下了“禹会村”和“禹会考古文化遗址”的具体地理位置,是我们破解尧舜禹三代文化中心的重要研究对象。

淮河涂山南麓的“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紧邻淮河东岸,东临天河,夹于淮河与天河之间。淮河从起源地一路东流,在“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的正北方十多公里处,受到成片丘陵的阻挡而被迫向北流淌,经过“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经过禹会村后在北五公里处,淮河又受到涂山荆山的阻挡,被迫向西绕过荆山西麓,环绕荆山一周后,向东流入东海。因此,“禹会村”与“禹会考古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形成东邻淮河,北临天河,北望荆山涂山,南望丘陵的独特地理环境。

“禹会村”与“禹会考古文化遗址”,南有上尧(窑)、舜耕山,北有涂山禹王庙、荆山启王庙,荆涂之间有大禹“凿山导淮”处,涂山下有鲧庙,淮河岸边有防风冢。这些众多的夏文化遗迹,与尧舜禹有关的历史地名的存在,同《左传》中关于“夏之兴也以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相互印证,足以证明“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是一个与尧、舜、禹密切相关的夏王朝夏文化遗址。

当淮河遭遇几年一遇的夏季洪水时,在“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周围,形成水漫南方的丘陵,淮水环绕荆山的“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的大洪水情景。这与今天2020年淮河“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周边的洪水情景如出一辙、何其相似。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山文化时期的“禹会考古文化遗址”为中国文献典籍记载中的“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所记载的中国上古尧舜禹时期的“天下”“中国”,是尧舜禹时期的尧之都城、舜之都城。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大禹治水成功,消除了“禹会村”“禹会考古文化遗址”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淮河洪水水患,得到了周边万国诸侯的拥戴,成为天下共主。大禹在舜帝去世后,大禹“辞辟舜之子商均”而离开天下之都的尧舜之都城,辟居于北方二十多公里处的夏水四方湖古城。大禹在“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的情况下,“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南面朝拜天之都尧舜之都禹会村,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开启了夏王朝的序幕。

大禹治水成功,不仅解除了天之都尧舜之都禹会村遭受淮河洪水的经常性侵害,造就了大片农耕良田,而且也解除了淮水环绕荆山后,对夏水四方湖古城区域的危害,使得淮水在荆山涂山之间东流入海,减少了淮河流域的水患,成就了夏王朝都城四方湖古城470年农耕文明的稳定发展,造就了华夏文化的高速发展,诞生了“鼓钟锵锵,淮水汤汤”的《诗经》文化、淮河花鼓灯舞蹈代表的夏文化。高度发达的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就此正式确立,成为我们华夏民族与文化的起源地。

天下大雨,造成了天下人民的灾难;天下大雨也造就了天下大禹,成为我们华夏民族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遭受淮河天下洪水侵害“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的尧舜之都涂山禹会村,在大禹们艰苦卓越的努力下,改变了自然,为夏王朝的建立,夏之都四方湖古城的确立,提供了机遇。“禹会考古文化遗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考古发掘,相信不久,一个呈现尧之都、舜之都风采的华夏古城遗址,以前所未见的风貌,展现出华夏文化的辉煌!(作者:赵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