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德斯《德州巴黎》(1984):孤独之王
上海举办了“无尽的行走——维姆·文德斯回顾展”,场面火爆。借此活动,小众先锋将推出一套文德斯作品连载文章。
德州巴黎 Paris, Texas (1984)
文德斯与美国剧作家山姆·谢泼德合作,拍出经典之作《德州巴黎》。这部影片完美融合了叙事和氛围,被称为“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
文德斯通过《事物的状态》,呈现其内心的欧美电影美学之争。一方面是美式电影美学,用彩色片讲故事,另一方面是欧式电影美学,用黑白片记录“时间的历程”。他在1982年写道:“我完全拒斥故事,因为在我看来,它们除了带来谎言,别无所有。而最大的谎言就是,故事总是表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一致性。然而,因为我们对这些谎言的需求又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与它们战斗并把没有故事的一连串影像组合在一起,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故事是不可能的,但没有它们,却不可能活下去。”
这种对故事的拒斥与迎合,成为文德斯相当头疼的一件事,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对说故事欲拒还迎的态度,让文德斯在创作电影时不拘一格,既能拍出散文化、小品化的黑白作品,如《爱丽丝城市漫游记》,又能拍出严谨的、叙事的彩色作品,如《美国朋友》。当重气氛的黑白作品,与重故事的彩色作品合二为一,便产生了这部集以往之大成的《德州巴黎》。这部影片一直被认作是“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巅峰”,意即他在影片中完美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与此前的作品相比,《德州巴黎》的确少了一份松散的格调,在故事性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紧凑。但影片并没有彻底好莱坞化(叙事化),而是将欧洲理念融入进美国故事。按文德斯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协调,气氛与故事的协调。
自《美国朋友》后,文德斯与罗比·穆勒长达七年没有合作。当这位曾经的御用摄影加入《德州巴黎》后,文德斯特别高兴。两人决定不使用任何美学模式,不模仿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的作品,让电影看起来更像电影。七年前的《美国朋友》中,罗比·穆勒用自然光营造了一种风格化效果,充满病态、孤寂的基调。此次拍摄《德州巴黎》,彩色捕捉的只是自然呈现的本来面目,影像回归一种现实主义的朴实之风。不过,仍有少数几处充满风格化效果。如影片结尾,主人公崔维斯独自立在广阔的停车场,夜空漆黑,停车场覆盖一层绿色,之后他驾车离去,远离至亲至爱的两人,霓虹车灯又映照着他开车的身影,黑、绿、红三色的组合,组成一种病态的颜色。
影片从山姆·谢泼德的《汽车旅馆纪事》发展而来,片中注入了诸多典型的文德斯公路电影元素。如沃特带崔维斯回家,崔维斯带儿子亨特去找珍,公路、加油站、汽车旅馆等元素一一得到呈现;而沃特来接崔维斯,乘飞机、开汽车、奔驰在德州还原上的火车,多种交通工具得到展现。而德州小镇-洛杉矶-休斯顿三大位置迁徙,则勾连出美国各式各样的城镇面貌。文德斯就此谈到:“我试着让所有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美国城市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其中开头部分,沃特的汽车与火车并行而去,和沃特的汽车等火车过去的平交道画面,更是文德斯自《公路之王》展现后,尤为喜爱的公路电影元素。
除了上述欧洲理念,带出本片强烈气氛的两大元素来自风景和配乐,它们在片中起着角色作用,共同弥漫出影片荒凉的况味。影片开场,我们看到一名孤独的男人走在德州蛮荒的大地上。那些云团、山峦、黄土等风景成为人物内心的巨大写照,形如人心,荒凉孤寂。
文德斯在拍摄《公路之王》时,沿着东西德边境,自制了一道如美国西部荒凉的地方。外部的风景与人物的内在风景一致,传达着孤独漂泊的况味。将这种况味加深到新的高度的,便是片中的配乐。文德斯一向对电影配乐要求甚高,他的处女长片《城市里的夏天》基本可以算作用电影配乐(摇滚乐)叙事的电影,《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由罐头乐队做主题音乐,《公路之王》中抒情迷人的小调贯穿全片,《美国朋友》中惊悚慎人的配乐时而奏响,至《德州巴黎》,文德斯请来作曲家莱·库德为其配乐。莱·库德看着《德州巴黎》的画面,弹起手中的夏威夷吉他,万古苍凉、悲伤难抑。文德斯引用地下丝绒乐队的话谈摇滚乐:“摇滚乐拯救了我的生命。”他之前的作品,摇滚乐如角色一般重要,但在《德州巴黎》中,摇滚乐得到最为节制的展现,无外是给莱·库德的配乐以最大的发挥空间。
在这种荒凉的气氛下,故事不疾不徐地进行着,一种典型的缓慢欧式节奏。在沃特开车带着崔维斯回家的路上,自然光线的变化传达着电影的时序性。正午白云朗朗、黄昏晚霞一片、夜里两人来到汽车旅馆、黎明再次启程,这种时序性便是文德斯追求的记录“时间的历程”。在《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主角布洛赫前往边境小镇,从搭乘巴士,到日落,到夜色中弹掉烟头的火花,同样展现着文德斯对于真实时间的记录。文德斯迷人欧式电影美学的拍法,为这部讲述美国故事的电影注入欧洲理念——一种影像上的气氛,一种音乐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