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2.4【2016-7-28】
#每日学论语#2.4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到别人言语,就可以分辨真假;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不被规矩束缚,而又不破坏规矩。
【微言微感】
孔子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经历丰富的一生。
孔子三岁丧父,是母亲颜征在手把手教他读书的。少年孔子极其聪慧,又非常好学,很快就把妈妈的那些墨水吸干了。于是,他们搬家到外祖父家,跟着外祖父学习。
但为什么孔子说自己是“吾十有五而至于学”,而不是自小就立志求学呢?
学习和志于学,是不同的概念。小时候的学习,大多是为了讨好别人,没有明确的目的;到了渐渐懂事,开始有了理想抱负,有了奋斗目标,就成了志于学。
12岁的少年周恩来,就曾经说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后来,他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在十五岁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外祖父死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他想去参加殡葬,帮助有白事的人家料理死者后事,以便挣一些粮食帮助妈妈养家。母亲很生气!狠狠教训了他。你不好好读书,耽误了学业,将来如何继承父业,振兴家族?娘的苦不就是白受了吗?
于是,从此,孔子突然长大,发愤读书,立志求学。
也有说,孔子发奋读书是因为受了刺激。季平子宴请士子,孔子以为自己也有资格参加,结果被家奴羞辱了一番,赶了出来,于是开始发奋读书。
如今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一般也要刻苦读书,因为这个时候不是要初中毕业,就是刚上高中。过了糊里糊涂的青春叛逆期,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也正是志于学的年龄。
我十五岁时候,父亲说:“考不上学就回来帮我种地吧!”而我最怕割麦子,或者暑假给玉米地追肥,那是要累死人,热死人的节奏。所以,除了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成为国家人员,别无选择。
第二句,“三十而立”,立什么?成家立业吗?孔子17岁母亲去世,19岁娶妻成家,怎么到了三十岁才算是立?
立,这个词的内涵很丰富。“立德、立功、立言”,都是立。而且是高档次,功成名就的立。
孔子三十岁,只是做过一些小官,权力很有限,学问影响也不大,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里的立肯定不是“立德、立功、立言”。
但是孔子27岁跟着郯子学习周礼,在礼上,见多识广,影响不小。后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三十而立”,是因为孔子成了礼仪专家,成了金牌司仪,
三十岁后四十岁前的孔子,去洛阳拜访老子,出访齐国求职碰壁,回到鲁国开始埋头学习。“惑”,是心里不安定,犹犹豫豫,左右摇摆。孔子碰了几次壁,心更坚定,人更务实,才知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不惑”,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需求,能否踏踏实实埋头苦学。
到了“五十知天命”,孔子学业有成,在国内外都有了很大影响力。这期间,阳虎谋反成功,控制了权利,邀请他出来做官,孔子权衡一下后,果断拒绝了,为什么了?天命不可违,不可助纣为虐。
更多的人以为,孔子说自己五十知天命,是因为他遇见了《易经》。通过对《易经》的学习,他看透了天机,明白了社会发展的形势,知道了天命不可违。
六十的孔子,正是周游列国的阶段。满腹才学,无所不知,真知灼见,安邦定国。什么是耳顺呢?“见诸往而知来者”。好人歹人,看一眼就知道了;难事难题,一接触就明白如何破局。这时候的孔子,可以毫不客气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翘起来。
后来,68岁的时候,孔子结束列国周游,回到了母国。不再奢望建功立业,但是被尊为高级顾问。无欲则刚,听从内心的声音;随心所欲,一切都能超然处之,坦然受之。
人这一辈子,少年轻狂,争强好胜,书生意气,似乎无所不知,结果越来越发现,朴实无华,扎实稳妥,平实长久,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不再横冲直撞,明白了循道而行,无私是大私,无为无不为,不争是大争。
了悟,是看透生死名利;淡定,是不惧生死。
这种状态,就是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