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顾彬:100年后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林盟主'金庸在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世界里相遇,他表示:'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是不一定会看金庸'

这位严肃的德国汉学家,或许自己也没想到接受采访时传达出来的观点会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讨论,跨时空将鲁迅的革命文学与金庸的武侠世界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

金庸《天龙八部》于2005年被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享受了'教科书级别'的待遇。鲁迅文学作品或许是因为其语言理解难度和思想性过高而部分退出了中学教科书。这样的现实境遇也不合时宜地为这场讨论添了一把火。

顾彬,一位喜欢汉文化的德国人,1945年出生,23岁的时候,所学专业从原本的神学转为中文和日本学。1973年,顾彬获波恩大学汉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论杜牧的抒情诗》。

顾彬译著或专著了很多中国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如《中国文学中自然观的演变》、《中国古典诗歌史》、《鲁迅选集》等中国文学作品。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喜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诗。

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诗歌文化评价颇高,对比之下,当谈论起现当代文学,批判之意显得愈加明显。顾彬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语言表达的关注是显著的。

这样看来,'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是不一定还会看金庸'这样的评判出自顾彬也能够理解了。

之后的讨论也不仅仅是'鲁迅'和'金庸'的讨论了,逐渐演变为关于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文学性和故事性的讨论

其实,这不是一道选择题也不是一道判断题。在此观点出现之前,或许也未曾有人会将这两人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毕竟两个人的文学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没有放在一起非得拼个输赢的必要。

笔者尝试从另一个维度去理解这句话,得到一种更为合理的自我延伸观点——'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不一定会看金庸,但一直有人看金庸'。那么,缘何提出'一直有人看金庸'呢?

鲁迅和金庸:严肃或通俗

金庸分析了鲁迅为什么会得到中国人普遍崇敬的原因:我们尊敬鲁迅先生,不单由于他的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

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封建腐败现象毫不妥协的激烈斗争,对中国人性格中萎靡不振、麻木不仁的朽败情况大力鞭笞,那种几乎要呕出血来的痛心疾首。

正如先生刚才所说:他是一个凝视着民众最深层的劣根性,如同严父一样既愤又爱的作家。他好像一个面对着自己身负重伤的孩子的医生,执着手术刀,含泪为之疗伤

鲁迅的作品思想性、文学性和革命性皆让人为之叹服,这么多年,学习者无数,但也未见有人能习得其行文方式和思想力度。

可见,百年之后,鲁迅作品依旧有其生命力和不断学习开发的潜力,它是那个时代拿起来的文学武器,至今仍是学界众多学者的白月光,给现世的生活带来很多现实的思考。

不论是金庸还是整个学界对鲁迅作品都是崇敬的,金庸文学和鲁迅文学风格迥异,本不具有可比性,就像不会有人将说书先生和前线战士放在同一个天平上。

鲁迅的作品,虽然其内容或许取材于最简单朴实的生活,但思想性和文学常高于生活。对于没有一定文学底蕴的普通大众,它更像一种精英文学,需要细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从实际生活举例,读书时总觉得鲁迅的文字艰涩难懂,在指导下,少年时期的我们懵懵懂懂地能感受到其思想性和文学高度的极少部分,跟着指引大喊'牛',往往敬重、欣赏却也难解其意。

成熟时,再回首多读细品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者尚且不能完全懂其意,习得其语言和思想性的百分之一,缺少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的广大读者自然能也难解其意思。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故事性,情节和人物形象简单明晰,对于民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笔者认为,能将故事性发挥到极致,既能完成文学作品'揭露'的意义,也能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扩大文学作品的读者群,进而扩大作品的影响范围。

平凡人的世外桃源

金庸的武侠作品就像平凡人的理想化。不论是杨过、韦小宝还是张无忌初期都是平凡人,因'机缘巧合'不论是武力值还是爱情,有所收获。

不论哪个时代辛苦奔波的平凡人都是常态,需要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而金庸创作了这样一个武侠世界。读者在这些平民故事里寻找现实世界中无法完成的慰藉,获得力量和希望。'武侠'是中国味儿很浓的一个元素,它有其成长的土壤。用通俗的语言,故事性极强的情节来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金庸的群像是写的好的,一本关于江湖儿女的故事,群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有人喜欢一件事深究到底的智慧,也有人喜欢广泛涉猎综合万物的广博,有人喜欢独白,有人喜欢群像。每一种存在都会他成长的土壤。

我们会被鲁迅文学中的思想性和战斗性震撼,也应该允许平凡众生于浮世中偷得片刻桃源。雅俗共赏,兼容并包。

知人论世与表情达意

'知人论世',对任何文学作品的评价都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现实背景。所谓'乱世出英雄',好的作品往往来源于现实,升华于苦痛。古往今来皆如此,只是表现方式在不断革新。

确实个人看来,现当代文学创作有不甘寂寞,过于求成,目的性多过文学性的嫌疑。深厚的苦难造就深厚的文学,鲁迅和杜甫都是时代环境里,在苦难中用笔革命,用诗歌呐喊的战斗者。

向来文学创作在外界压力、经济压力和创作者自身选择、文字讲述能力等因素影响下,往往形成歌颂容易,批判危险、有深度的缺乏土壤,没深度的裁剪粘贴的奇怪境地。这些都应该引起思考,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文学创作环境在变化,当今时代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和个体话语权的解放,文化下移,越来越多的人运用文学创作来'表情达意',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逐渐进入全民皆可为创作者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但并不是人人的创作都是文学。

在和平和发展主题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战斗和揭示的武器,它的内容被不断扩充,文学的包容度让它去不断吸收、接纳并进行自我革新。如今,文学创作也成为人们表情达意、传递观点、反映社会现实,思考事件的一种方式。

金庸的作品很显然属于通俗文化,但不是庸俗,严肃文学也不是故作深沉。发人深省,语言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性固然重要,但能通过语言和作品思想性达到发人深省的程度,往往学得四不像,常常华而不实。

何不试试用通俗的语言,讲故事的方式来'揭露'、去战斗,能将故事写好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好的故事可以完成思想性和通俗化的完美结合,能够让人寻找慰藉,也能让人思考现实。

会一直有人看金庸

100年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一个未知数,100年学界在变化,读者也在变化,文学创作也是随之更新的。文学世界瞬息万变,也有迹可循,溯源循环,融合革新皆有可能。

每个时期都会有他生存的土壤,多年后我们确实可能会更加能够读懂鲁迅,我们不会一直停留在只能读懂的金庸的时期,但总有人处于那个时期,而且通俗文学的读者基数是不可估量的。

100年后我们会读鲁迅,100年后也会有金庸新的生长方式,或许确实不读'金庸'但以金庸为代表的一类武侠通俗小说会更鲜活的表现方式,武侠小说也会有更符合时代风貌的故事设计。

这些故事会以新的面貌、新的语言表达出现,也会有更鲜活的读者基础。当然,创作可以多样、文学兼容并包,雅俗共赏,但文学作品的普世性、文学性、思想性、读者接受再生产程度都是其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大多数皆为平凡,在通俗文学这片沃土里,不缺少养分。

100年之后,学界不一定会看金庸,但一定会有新的'金庸',会一直有人看'金庸',也希望能看到更加鲜活更具文学性、普世性、思想性的'金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