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民间故事之 起来了
很久以前,在平遥超山的山腰上,住着一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勤勤恳恳,日出日作日落而息。
一家人最大的心愿,是像其他庄稼人家一样,翻修一下自家的院子,可是几十年下来,不是赶上年景不好,就是这个病那个痛,加上官府的盘剥,一年到头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房子年久失修,夏天下雨,屋里四处漏水,冬天刮风,水缸里都得结冰,眼看着是没法再住了,一家人一筹莫展。有一天,从沁源过来一个道人,路过这户人家,借一碗水喝。天色已晚,于是户主老汉便挽留道人在家里留宿,还把家里的白面都拿出来,给道人做了一顿精干油地的切疙瘩。
第二天道人早上起来,绕着屋子转了一圈,跟老汉说:你家这风水挺不错的,日子不应该这么差啊,我送你一件宝贝,保证你家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老汉问道人其中道理,道人说:天机不可泄露,三年以后自见分晓。道人送的不是金,不是银,而是一盏灯,老汉按照道人的吩咐,做了一个灯笼,每天早上三更天,就挂在门口,直到天亮以后再灭灯。三年以后,这家人的日子果然大有起色,老人孩子都不病了,粮食也有了积余,修葺房子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这一天,沁源的道人又路过,主人赶忙又热情地把道人迎到家里,把道人当神仙一样对待。道人哈哈大笑,告诉了主人挂灯的缘由:原来在山前不远,就是平遥往南的官道,经常有来往客商路过。这些客商经常赶路,往往天不亮就出发了,路过此处,总能看到山腰上亮着的灯,无不感叹的说:\"你看人家这家人,早就起来了。\"\"起的好热恶早”“我起的就够早了,没想到有人起的更早”。。。。。。平遥人约定俗成,“起床”二字简化为“起”,而这“起”字,又有兴起,旺起的意思,于是这过往客商年长日久“起来了”的碎碎念,便让山腰上的老汉一家转了运气。
老汉家里从此便有了挂灯的传统,后人移居城内,为了”起的更早些“,干脆天一黑就掌灯,挂两个灯笼在门前。邻居们一打听,原来挂灯还能转运,便一传十,十传百,许多讲究的人家晚上灯都不熄了,成为一种传统。后话:只是一个有趣的传说,没有宣传封建迷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