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蒸馒头

作者:李广生

我的家乡,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不管家境如何,多多少少,总要蒸几个。如果不蒸,街坊会说闲话:瞧这家子,连馒头都蒸不起!不蒸馒头争口气,农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越穷,骨头越硬,越怕人看不起,咬紧牙关,打肿脸充胖子。

现在,各家各户自己蒸馒头的,并不太多,即使农村,也比较少见。买几个,是个意思而已,也图个吉利——“蒸馒头”的“蒸”,象征“蒸蒸日上”。

想跟大家介绍的,是我姥姥家的一种特殊的食品,俗称“mǐn饽饽”。姥姥家是山区,小麦种植面积有限,过年时,不蒸馒头,蒸“mǐn饽饽”。我不知道是哪个mǐn字,凭感觉应该是“糜(méi)”字的谐音。糜子,原名:稷、黍,禾谷类作物。糜子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mǐn饽饽”的原材料,确实为黄米面。

这是一种和馒头形似的食品,色泽金黄,通常包有豆馅。但制作时不需要发面。蒸好的“mǐn饽饽”,放到一个大缸里,缸一般放在背阴的地方。天气寒冷,“mǐn饽饽”冻得邦邦硬,带着白霜和冰碴儿。吃的时候,放到热锅里嘘一阵子,软腾腾,热乎乎,掰开后,一股热气冒出,香味扑鼻。亲朋好友来访,不仅用它来招待,临走时,还要捎上几个。如果蒸得太多,吃不了、送不完,就堆在缸里。来年春暖花开,气温升高,“mǐn饽饽”自然发酵,撒上大把的盐,就是酱。佐餐调味,就酒下饭,酱是农家必不可少之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位列第五。

无论是蒸馒头,还是蒸“mǐn饽饽”,在我们这里,都是很有讲究的。蒸时,通常关上屋门,谢绝客人造访,说是怕蒸锅漏气,其实是担心,“蒸蒸日上”的好运被冲撞。还有就是,切忌口无遮拦,犯忌讳。“蒸坏了”“没蒸好”“面没起”,这样的话,决不能说,说了要掌嘴的。蒸得好坏,代表这家女主人的厨艺。厨艺的本质,则是人品。人品好,厨艺自然高,厨艺高,则说明人品不错。蒸得好,又大又圆又喧腾,正中点上一个红点儿,孩子拿到街上啃食,或左邻右舍送上几个。街坊啧啧称羡,女主人满脸放光。不一会儿,就会听到邻家男子训斥自己的妻子,“你瞧瞧人家的馒头!”还会听到女子的反驳:“人家好,你上人家吃去呀。”一墙之隔,那边相互埋怨,这边心花怒放。喜庆的节日,因此色彩斑斓。

馒头,据说发明者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他讨伐孟获,凯旋班师至泸水,风起浪涌,兵不能渡。孟获说,这是水神作怪,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拜,方能风平浪静。悲天悯人的武侯,怎能做荼毒生灵之事?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和面擀皮,包上肉馅,塑成头形,投入河中,假冒人头,祭祀河神。不久,风浪平息,大军得以顺利渡过。馒头,即“蛮头”——蛮夷之人头也,也做“瞒头”——瞒骗河神之头也。留传后世,可能人们因为“蛮头”过于血腥,“瞒头”略显狡诈,于是就把这种食品称作“馒头”。《文史知识》杂志2016年第一期,曾维华撰文《馒头、包子和蒸饼》,详述馒头的历史:古时的馒头有馅,馒头即为包子,包子也是馒头,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

“二十九,蒸馒头”,这一风俗流传至今,其实还是那句话,不蒸馒头争口气;也还是那点心愿,好日子蒸蒸日上。

 [过年那些事]

腊八腊八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煮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