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读写第六课预告
“创意读写”课程越来越难,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也在我的计划之内。有人好言相劝,并提醒我这将失去很多“粉丝”。这挺可怕的,虽然最开始我从未以聚拢“粉丝”为目的,但做到现在如果人去楼空只剩下我一人独舞,也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于是,我意识到自己面临一个很艰难的选择:是迎合还是坚持?
究竟难在何处?很简单,就是从思绪过渡到了思想。第一课谈思绪,第二课谈情感,第三课谈主题,基本上都是围绕思绪做文章,注重个体的、感性的体验;第四课让人物开口说话,渐渐地由思绪向思想过渡;而第五课和它一起去旅行,则直接指向思想,引导参与者对旅行和阅读进行深度思考。难就难在这里。旅行,谁没去过几个地方?阅读,谁没看过几本书?写一篇游记,或是一篇读后感,对一般的人来说不在话下,但是把这两样东西有机的融合到一起,确实难度不小。
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是件好玩的事情。也正因为它有难度,才更加好玩。玩到一定程度,不上点难度,其实就不好玩了。旅行是动,阅读是静,一动一静,不是很好玩吗?旅行是身体的出走,阅读是心灵的放飞,身体和心灵的结合,不是很好玩吗?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和万里路融合,不是很好玩吗?旅行感受的是现实世界,阅读体验的是虚拟世界,现实和虚拟的结合,不是很好玩吗?旅行通常是一群人,阅读只能是一个人,喧嚣与孤独的结合,不是很好玩吗?打开思路之后,还会发现更多的好玩之处。但是,阅读习惯于浏览,旅行习惯于观光,都像蜻蜓点水一样,在生活的湖面上各自泛起一圈浅浅的涟漪,还没等融合便已消失殆尽,非要融合就只能牵强附会——好玩因此变得不好玩了。
世间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味的迎合和固执地坚持似乎都不明智,在二者之间寻求一条折中的的途径,于是我调整了课程计划,“创意读写”第六课“点亮思想的火花”由此诞生。
思想从何而来呢?这似乎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许多老师埋怨孩子,因为他们写出的文章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牵强附会,缺少思维含量、缺少思想深度。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束手无策。在我看来,其实很简单。无论多么复杂的深刻的思想体系都是由一个个的明确的观点构成的,它们就像构建思想大厦的一砖一瓦一样。所以,暂且不要强求思想体系的建立,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思想性,把平日里灵光闪现的观点收集起来,日积月累不断坚持,思想便会不断丰富、不断深刻。那些平日里灵光闪现的观点,我称之为“思想的火花”。就像我在本课中所说的那样:那光芒万丈的思想火炬竟是由无数微弱细小的思想火花汇聚而成。没有微小的思想火花,就没有伟大的思想火炬。也许我们真的没有能力举起思想的火炬,但是我们真的有能力点亮思想的火花。相信自己!
如何点亮思想的火花,在这节课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勤于思考,二是不断追问,三是及时记录。表面上看,这三点均与“如何写”无关。我想再次重申:“创意读写”课程绝不是简单的教你写作的课程。开始,它想激发你读写的兴趣,比如那只神奇的铅笔;然后,它想唤起你美好的情感,比如关于爱的故事;再然后,它想影响你的生活方式,比如和它一起去旅行;现在,它想带你品尝思考的乐趣,领略思绪的魅力,比如这节课“点亮思想的火花”。
写作中的“写”,充其量是个体力活,功夫在“写”之外。所以,在这节课我又给朋友们介绍了几本书,包括《双城记》《沉思录》《月亮和六便士》《瓦尔登湖》,都是值得好好品味的经典。如果你学习完本课,对“写”没有兴趣,却对我介绍的几本书产生兴趣,那也是我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课的作业很简单,说说你对“幸福、恐惧、善良”的理解,用一段话,表达你明确的观点。为什么谈“幸福”呢?很简单,幸福关系到人生的终极意义,你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就是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谈“恐惧”呢?很简单,恐惧是力量的源泉,因为对贫穷、饥饿的恐惧所以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和自然;为什么谈“善良”呢?因为这是全人类公认的美德,但时至今日全人类还没有就善良的标准达成共识。
西方一个哲人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活;中国的老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管用。听谁的好?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创意读写”第六课“点亮思想的火花”将于8月15日(周一)早晨6点钟准时在“教育人生”微信发布,欢迎大家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