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陈余粮 : 持脉之道,虚静为保
前言
在脉学研究方面,方法论比具体的脉象更为重要,方法论是指导一切技巧的思路。
当我们有了正向、开阔的思路,才不至于钻得进去而出不来,才能居高临下地看待古今论述的正误,才能打开脉学大门一窥脉学乃至中医殿堂的瑰丽。那么,提高诊脉效果的基础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起初我对此的认识是,在诊脉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集中。后来我翻看了一些资料,也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
虚,本来是指大土丘和空的意思,而这两个意思在《老子》中也被体现出来,稳静、空灵无欲。
《老子》:“致虚极。”
《尔雅》:“虚,空也。”
《说文解字》:“虚,大丘也。”
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医者要保持一个泰然入定和宁静不动的状态,才能真正地看到脉如大海,波涛似象。
对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言:“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在脉诊上也辉映了“虚静为保”、“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那么,这样微妙的变化,如果医者不能空灵,不能虚静,不能无欲,不能泰然不动,又如何能够体察呢?因此《内经》才说“虚静为保”。
这也恰好说明了医者在诊脉的过程中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必须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诊脉的过程,不能去思考其他,要无私无欲。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保”,其原字为一个人背着孩子:
而后世有人将“保”写做“宝”,其意义也就变了。那么这个“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甲骨文字形上看,一个人背着一个孩子,其意义为“负之者为保”。(唐兰《殷墟文字记》)
那么也就是说虚静是持脉的基础,更引申为虚静是持脉的基本保障,没有虚静这个基础的背负,就不能准确地完成诊脉。
因此,持脉要泰然空灵,宁静清洁,状若虚怀,心如明镜,虽可照见,但终不为外物所动,如此才能象为真象。
而其并非简单指的是医者和患者在持脉时要尽可能做到没有情绪的变化或者讲话等行为,以免干扰脉的变化,造成误差。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不主张先问诊就是担心先入为主,造成主观去体会脉象,而使得结果不准确或者不全面。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看到某些医者,患者一来先问了很多,然后自己心里就有了定见,而后才进行脉诊。
有的就会主观体会脉诊,有的是用脉诊来基本验证自己的推测,如果相符合了就按照自己的成见去治疗,如果不符合了就比较踌躇,到最后只能在病人身上试方,如果没效,病就治得很困惑了。
照片摄于正安《古典中医私塾》课堂
所以,即便是先前有了问诊、望诊等信息,在持脉的时候还是要暂时摒弃先前所得到的认知,慢慢地体会脉的信息,最终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当然,要达到虚静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锻炼,因此古代很多的医家都会日常修炼一些静坐、导引等功夫。
在虚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必须使得脉诊维持一定的时间,要尽可能多的采集脉中的信息,最后得出一个从大体质到疾病到证型到症状的全面结果,这才能称得上真正全面地完成了脉诊的过程。
《正安古典中医私塾》课
学经典、明人事,
教把脉、懂开方、会扎针,
构建古典中医思维;
在老师一年的陪伴和指导下,
养成良好生活作息、改治疗为护生,
把内心调频到时时清明虚静的状态,
面对临诊,更应用于生活的日常。
▼
【 相关课讯 】
陈余粮老师在正安
即将讲授古典中医私塾课程(第五期)
欢迎来到大咖云集的中医讲堂!
针灸、伤寒论、脉法,学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