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岁女孩摔了一跤,却获500万点赞:有韧劲的人生,到底有多棒?
前几天,微博上疯传一个视频,标题是“八岁小女孩短道速滑摔跤最终却得冠军”,获得了网友500多万的点赞。
在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中,发令枪响,8岁的参赛者马子惠连忙起步。
可是,她刚起步就不小心摔倒。她毫无犹豫,立刻爬起来追赶前方对手,一路拼尽全力,咬牙坚持,最后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越。
最终小女孩在决赛阶段,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许多人,都为小女孩不服输的精神所打动。
谁说只有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弯道超车的机会,属于每一个咬牙不放弃、拼命争取的勇敢者。
马子惠的夺冠告诉我们:孩子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拥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耐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厚积薄发,弯道超车。
壹
拥有抗挫折的能力,孩子才能赢到最后
Professor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有个小学生连当了三年班长,因为成绩不够突出,第四年竞选时落选了,同学们都不叫他“班长”了。
这样的“打击”让小男孩一时无法接受,产生了心结,他自己说:“竞选连任班长失败了,很不爽。”
后来,小男孩开始闷闷不乐,闹脾气、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直接休学了一年,接受心理治疗。
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所谓“扛得了事儿”,就是指一个人具备很强的抗挫折能力。
在心理学中,抗挫折能力又被称为“逆商”,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曾提出,指的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承受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
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可以一直成功。挫折和困难,是孩子生命中必会面对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如果说“智商”决定了孩子能走多快,那“逆商”就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在平时的教育中,父母应关注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学会认识失败,适应预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并且积极调整自己,重整旗鼓、继续努力。
贰
逆风反盘的前提是学会延迟满足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分享自己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时提到,一个人成材需要持久的努力,他说:
“努力几个月或半年,很多年轻人可以做到,但是20年的奋斗,期间面临身体、家庭、婚姻等重重考验,没有一个理想的支撑,没有雄心壮志是很难实现的。”
他说自己昔日的同事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几乎废寝忘食,光是草稿纸就累积了几个麻袋。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坚持。
坚持的关键在于学会延迟满足。
李诞在《奇葩说》中这样解释“延迟满足”:“曾经有两种人,一种是采集文明,他今天饿了,他一伸手一个果子,他当时很快乐,但这种人被淘汰了。”
而最终在进化中活下来的,正是当时那些“不快乐”的人。他们选择了压抑自己当下的欲望,春天播种,细心照料,秋天收获,获得长久的物质安全,这就是延迟满足。
掌握延迟满足能力的人,能够为了实现更有意义的长远目标,甘愿放弃眼下的即时性满足,可以在较长的努力周期里约束自我。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教会孩子延迟满足,在每次出发前,做好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抵挡住前进路上的各种诱惑,才能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笑到最后。
叁
不抛弃不放弃,是成长的必修课
Professor记得在facebook上有一段很火的视频,数百万网友都为视频里的主人公,一个叫“凌”的日本小男孩点赞。
“凌”要转学了,学校为他单独举办了一个“一个人”的毕业典礼。
他的毕业礼物是一次大挑战,在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挑战他从来没有成功过的十级跳箱。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助跑,不停冲向那个远高于他身高的跳箱,虽然每一次都狼狈地摔在跳箱上,但他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擦干眼泪跑回起点,再次起跑,跳跃。
几次失败后,凌已经抽噎不已,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给凌吧!”
凌的小伙伴们纷纷跑上台来,大家肩靠着肩围成一个大圈为小男孩打气,齐声呐喊:“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
同学们散开后,小男孩再次鼓足勇气,奋力冲刺,一下子越过了跳箱!会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看过这个视频的人,都为小男孩坚韧的性格所触动,同时也被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深深打动。
当孩子失去信心时,来自周围人的鼓励,将是孩子产生信心和勇气最大的底气。
面对困难,绝不轻言放弃,不懈地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这个最质朴却又沉甸甸的人生道理,的确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不要害怕他们暂时的落后,而应该培养的耐性和意志、延迟满足的能力,以及面对低谷时,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勇气。
让孩子拥有这样的品质,他们的人生将充满“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Professor点评: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同时,在到达终点之前,谁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成功逆袭。
只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永远掌握转败为胜的人生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