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
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
一、 连贯性。
我们还是看大家已经很熟悉的李白的这首作品。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采用的布局方法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着首颌颈尾联。
大家注意,七律五律作品的大部分是这个布局。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层次分明,笔墨平均,更能体现律诗庄重典雅,严整工稳的特点。
1、 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起,“青山、北廓、白水、东城”,它们均为地点。
一横一绕,突出了此地与其它地方的不一样。
也使四个死板的地名灵动起来了。
这是李白送别朋友的地方。
在起的基础上的承,李白使用的字,很简单,一点不复杂。
很轻松的使用了“此地”二字。
此地指的当然就是起的内容。
特别是四个地点的最后一个“东城”。
此地就是说的东城。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东城”和“此地”的关系,是非常连贯的,连贯到近乎重复的地步。
其连贯性,紧密到不能再紧密。
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不必动脑筋费事去猜测。因为 作者写得再清楚不过。
然后,在“此地”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开来。
所以,起承之间在连贯性上,做得很到位。
2、 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接着看承和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承,颌联,最后三个字是什么呢?是“万里征”。
我们注意一下“万里”,这个是个空间的概念,
表示距离远、空间巨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景物,可以达到万里之遥呢?
可以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行万里呢?
云,是不是其中一种?当然是的!即使是今天的云也是这样。
一天行万里,对云来说,不需要人为的动力,没有什么难度。
因此,李白所写的“浮云”,完全符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不仅唐朝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地球存在一天,这种现象就会存在一天。
所以,李白,使用的“浮云”,表面上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物,但实际上是按照律诗格律的起承转合严格来做的。
“万里”与“浮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没有一丝一毫的断裂,和起承之间的连贯性相比较,是完全一致的。
征是什么意思?
《尔雅》的解释:征,行也。
浮云的特点是什么?
动,飘动,也是一种“行”。
我们可以注意到,连贯的两个方面,
一个是颔联的句尾(万里征),
一个是颈联的句首(浮云)。
这点,请大家特别的留意。具体说来,连贯的时候,不可以句尾接句尾,也不可以句首接句首,
一定是一尾一首。
更具体的讲,
承转之间的连贯,就是在颔联的后三个字中与颈联的前二个字中,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去完成连贯性。
3、 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现在接着看转与合之间的连贯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根据刚才讲的,尾首的连接。
这里,我们可以同样清楚的看到,前分句的尾“故人情”,其突出的,是一个“情”字,与人有关。
尾联的前二字,是“挥手”。
挥手这个动作,当然是人做的
。如果不是人,只能是“挥爪”或者“挥前腿”什么的。
所以,挥手,没有疑问,是与人有紧密的关联的。
通常情况下,无论古代或是现代,挥手这个动作,表现出的是距离略远,告别的时候常用的一个动作,
包括国外,说good bye也是一样的挥手,肯定不是挥拳头。
这就是人之常情。这,就是人情。
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与前分句最后的“故人情”关联很紧密呢?
当然是的。所以,我们看到,李白在转合之间的连贯性,依旧完美,没有任何瑕疵。他是严格按照格律中起承转合的要求来做的。
4、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这个连贯性,就不如前三个连贯性,那么的明显。
通常,我们把这个连贯性,叫做 “照应”。
特别说明一下,有的网络学校,这个连接称为“扣回起句”。
他们说:历史上,并没有人或哪本书,对此下一个定义,也没有谁对此有过解释。所以扣回,都带有强烈的今天的语言色彩。原因在于,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扣回起句”(扣回),是今人的提法,但大都在这么用。
我觉得“照应”二字更能体现这种关系。
我们具体看作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说的是“别”,
是送友人的最后动作,
是前六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是对题目、主题和前六句总的照应。
再看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
整首作品的起是“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我们注意看,“班马”是什么?
是离群的马。在这里,有三种可能。
A、独自上路的马。--友人独自上路;
B、回程的马。作者单独回程;
C、送与被送者所乘的所有的马。
如果是回程的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里的马,自然就是往“东城”去。
另外,“班”字除了分割、分离,还有返回的意思。
咱们分析一下,这里是作者一个人乘马去送一行人,自然,这一行人也是乘马的。这个班马,就是回程的马,是李白所乘的马。
送别朋友后,作者独自一人乘马返回东城
通过尾联我们看到的是,李白不仅简单、且非常清晰的照应到起—东城。
至此,整首作品,非常连贯一气呵成。品来没有任何断裂之处。
我们知道,连贯,当然比断裂美丽,不连贯当然就不好看。
一条马路,断断续续的,车开在上面,也不舒服。
学习 二天打渔、三天晒网,同样不连贯,效果自然就难以如意。
诗理如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 独立性。
刚才,我们欣赏到了李白的诗篇,欣赏了起承转合的连贯性。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独立性。
1、 起的独立性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我们看起,首联写了四个地方,其主要的内容,就是交代地点,说明所处的环境。
表面上不带有其他不相干的物或感情色彩。
其中的色彩,是隐藏着的,表面上不明显。
解释一下,这个暗藏的色彩。比如,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看武侠小说,经常看到说“青山不改,后会有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样的话。
古代呢,这个“青山”,就有后会有期的含义。
李白是送别朋友的。那么,与朋友分手之后,难道不盼望将来再会吗,难道不希望还有重逢的一刻吗?
当然盼望、当然希望。“白水”,在古代也常用,自汉朝到清朝,这两个字,通常有“发誓、誓言”之类的含义。
李白用在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我们一定会再见面。
我们看到,整个起的两个分句,无论物或是隐藏的含义,与承转合,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同于其他三个部分。这,就是起的独立性。
2、 承的独立性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从这一联中,我们看到,作者已经完全、彻底、干净的离开了起句的物,
走向了更为开阔、广阔的视野。
无论是“为别”,或是“孤蓬”“征”,就其义而言,已经与起句的四个景物,完全不是一码事。
区别非常明显,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把读者,带向更为远大的空间。
别、孤蓬、征,构成了承句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谁都能够一眼看到,与起的区别,很清楚,犹如楚河汉界。
3、 转的独立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一个“转”字,已经清楚的说明了这个句子的要求。
转,是话题和意境上的转折、转移,自然不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
李白所阐述的,无论是“意”或是“情”,都是将要分别的朋友真实的心理写照。
“意”者,心音也;
“情”者,心动 。
古人说人的心动 , 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
这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不是一回事,无论意或是情都是与心有关的。
之所以强调“意”与“情”的区别,
是为了说明,李白并没有合掌。
这个转从景语到了情语,其独立性与起与承的区别较大,就不必多罗嗦。
4、合的独立性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班马的鸣,不仅是声音 ,更是送别双方的心情。
这个心情与转的心情各是各的,同样区别明显。
整个合,与前面的三个步骤相比较,其独立性一目了然。
无论怎么看 相对于前三个部分而言,是完全的独立。
综上所述,李白,在连贯性和独立性方面,表现得都是一样的强大。作品的格律是非常的严谨。不愧为诗仙的称号。
要求大家平时阅读唐诗,就是要求大家在平时直接与唐朝的顶级高手们对话。需要说明的是:
“连贯性”与“独立性”,二者并不矛盾。不仅不矛盾,并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的关系,相互依赖。一定不要以为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和谐的统一体。
我们再来看一首七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的布局也是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首颌颈尾四联。
先看连贯性
1、起承之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联写的是杜甫登高所见,一回事,自然连贯紧密。
且看他起连贯作用的字:
鸟飞回--无边
有必要分析一下“回”这个字。
回,本义:回旋;旋转,回来的意思则是引申出来的。
联系上文也可以看出,这里的意思就是盘旋。
大家说,盘旋有个具体的边吗?
所以,回—无边。这个连贯性是明显的,也是以后我们学写诗词时可以借鉴的,操作性很强的。
2、承转之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滚滚来--万里。
对于长江,说滚滚来是万里而来也不为过。
3、转合之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台--艰难。
登高是艰难的,况且还是“百年”、“多病”之身。
4、合起之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首诗没有离开一个“我”字:
首联透露出来的是作者的悲凉、犹豫;
颌联透露出来的是作者的无奈、激愤;
颈联透露出来的是作者的凄苦、潦倒。
第七句,艰难苦恨繁霜鬓,
作者实写了自己悲凉、犹豫、无奈、激愤、凄苦、潦倒成了什么样子。
是对前六句和诗题及主题的总照应。
最后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放开一笔,作者写了自己穷困潦倒的一个具体场景--新停浊酒杯!停杯,不是戒酒,是被迫的,没有酒资了
这“新停”是来登高之前的事情。
这就是说,登台前已经没有酒了,这对杜甫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悲凉、犹豫、无奈、激愤、凄苦、潦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一句和第七句一样,是前六句和诗题及主题的总照应。
还有一层,身上无酒而登台,身临着风急天高的处境。
所以,新停酒也是对风急天高的照应。
大家注意,一首诗的连贯性关键就在于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因为,
起承之间本来就是一个话题,承是对起的具体化、深入化、提高化。
转合之间也有专门的铺垫。
他们的连贯性容易解决。
而承转之间是话题和意境的转折和转换,容易断裂。所以更要在用字上注意联系,以达到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一般情况下,是以颌联的后三字和颈联的前二字实现连贯的。
再看独立性。
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所见,这一联是远景。
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所见,这一联是近景。
与起自然还是一个话题,但一个远景,一个近景,独立性还是明显的。
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是描写作者自我的境况,是虚写。
与前两联已经不是一个话题,更不是一样的意境。
独立性自不待言。
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也是是描写作者自我的境况,但这一联是实写。也能看出各自的独立性。
如果要说独立性注意些什么,那就是起承之间,因为起和承是一个话题,一个意境,容易混淆。容易把起承写成一个样子。所以必须引起注意。
起,引起话题,或者创造一个意境;==引领。
承,是对起的扩展、提升或深入。==进一步,深一层,上一个台阶。
转,话题和意境的转折和转换。==另一个话题或意境,往往是主题所在。
合,关合全篇。==照应全篇,照应起,留有余味。
要写出起承转合们各自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