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一重大规划公布,赢家是谁?输家是谁?
当下上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既然是纲领性文件,一定需要更详细补充内容才能落地,这不,马上来了。
9月1日市规划资源局公布了《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文请见规划资源局官网)。
大家重视这个规划,一个是因为方向更细化了,更重要的是决定了接下来的政策、资源流向——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政策的背后都是钱。
政策、资源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大水漫灌,LD引流到哪里,哪里可能就会有新的机会——当然有时也不能只听他们怎么说,得看他们怎么做。
所以我们要做的重点就是研究一下原文,结合一下实际,回顾一下过去,判断哪些区域才是“应许之地”。
01 钦定北外滩
金融业一直是上海的骄傲,也是提升上海地位的重要筹码。2020年上海金融中心排名超过香港,首次跻身世界第三。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融业的扩张,已经租掉上海三分之一的甲级写字楼后还不满足。
嗅到机会的区域很多,有段时间前滩要打造第二个陆家嘴,董家渡要打造金融中心,徐汇滨江拍了180万㎡地王要打造西岸金融港。
然而这些区域在规划中提都没提,钦定的金融中心就陆家嘴-外滩-北外滩黄金三角。
这个黄金三角有多重要呢?《规划》中提到的第一个区域名词就给了这里。
外滩是金融业的精神地标,其实商办体量不大;陆家嘴已经饱和,不断驱逐低端产业,现在只有向北滨江扩展;能大拆大建的区域只有北外滩。
其实北外滩之前发展并不顺利,2005年前后就开始大兴土木,然而只开发了东大名路以东窄窄的滨水一线以及大量住宅。
北外滩建成区域
当时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拆迁困难。虹口是传统的居住大区,人口密度一直高居上海第一,在数人头的年代拆迁成本自然高的吓人。
另外虹口缺乏产业,财政收入一直不太理想,所以拆迁推进更为困难。
更重要的是上海这个老母亲之前一直忙着打造陆家嘴、打造副中心、打造大虹桥,现在终于能腾出手提携一下北外滩这个亲儿子了。
这里地段优势太明显了,不能再被忽视,市级力量注入后开发自然顺利得多。
北外滩的位置
北外滩拆迁已经提速,新的控详规划出炉,480米地标正在规划,现在又将承接陆家嘴外溢金融产业,腾飞之势渐已大成。
02 浦东大满贯
上海除了金融业还有什么?《规划》中给了明确的答案: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金融业领头羊自然是陆家嘴,国际贸易双中心是临港和大虹桥,航运中心是北外滩、陆家嘴 - 洋泾、吴淞、外高桥、临港 - 洋山、虹桥、浦东机场,科创中心核心区是张江。
如果将上海比喻成一个朝代,浦东真的达到了权倾天下的程度,权势丝毫不让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
当然给了浦东这么多东西,自然需要浦东承担相当的责任,原文的描述是:驱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和发动机。
工科生出身的环二一眼就发现了这是一个病句:引擎不就是发动机吗?
然而作为某大学“国学会”成员,环二也懂一些修饰学道理:同义词叠加表示强调,传达了小作者无以复加的激动心情。
这句话有多重要呢?
现有城市格局已经固化,想取得增量已经非常困难,比如南京西路的外企总部很难继续扩张、恒隆广场的奢侈品销售将面临瓶颈、宝钢江南造船厂等国企越来越趋向守成,上海想取得进一步突破靠谁?
靠浦东啊,上海这艘火箭燃料即将燃尽,新的发动机就是浦东。
意味着浦东一旦垮了,大家都得歇菜,所以还不要什么给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共同富裕尚未实现,怎么能停止奋斗?
当然浦东承担的不仅是上海的期待,更重要的是中央的期待,甚至是全国的期待——这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什么是引领区?就是引擎、发动机的同义词。浦东不仅是上海新的发动机,也是全国新的发动机。
当然浦东也圈了重点: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浦东枢纽。
房地产市场被打压后新城开发放缓,上海上半年仅有的几个新增规划就是张江扩容、上海东站商务区等等。
现在看来这些本来就是棋局中的关键几步。
上海东站周边原本是一片工业用地,现在浦东被赋予新的使命后,果断调整为商办、住宅用地,能级立马提升。
东站商务区规划
张江更不用说,规划面积直接由95平方公里扩大至220平方公里,翻了一倍还不止。
现在的张江有多大?张江已经涵盖原张江、唐镇、周浦和康桥的全部,御桥和川沙的大片区域,以及花木、北蔡、航头、新场的部分区域。
野心勃勃,昭然若揭。
现在新的规划出来,上半年一切的动作我们看的更加清楚,浦东引领区几乎承载了上海全部的希望。
03 再提大虹桥
这种场合当然少不了大虹桥的身影,顶着“国家级”规划的高帽子谁都得给三分面子。
《规划》中大虹桥将与临港共同承担国际贸易中心的角色。临港背靠浦东机场,要引入大量外资科创企业,“国际”两个字非常容易理解。
虹桥机场航班以国内为主,高铁线路以长三角为主,引入的企业以各色开发商为主,“国际”两个字就显得有些突兀。
大虹桥在《规划》中出现了两次,另一处的描述就容易理解多了。
”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如果将大虹桥作为长三角中心,定位就清晰多了。
所以虹桥国际枢纽,可以适当调整为“虹桥长三角枢纽”。
长三角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国家级战略,不过只有一个问题:“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时候刷屏的?
关注时政的朋友一定清楚现在最高频的词汇是“共同富裕”,是“三次分配”,是“内循环”,是“科技创新”。长三角地带,浙江现在是“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三次分配试点区域。
上海是科技创新中心,是内循环的关键节点,浦东更是“引领区”,江苏是什么LD还没跟我们讲。
各有分工,各有任务,所以看起来暂时还不能一体化。
至于大虹桥真正的作用不宜多说,听其言观其行,看看最近大的动作就清楚了。
04 宝山、金山首当主角
一位宝山的朋友看了《规划》很开心,LD终于想起来这个有些遗憾的主城区了。
金山的定位很明确,“上海制造”,上海不会像北京一样放弃第二产业,承载这些产业的地方就是金山。
到处都在打造副中心,到处都在开发新城,这些核心地带无一例外的定位AI、互联网、芯片、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制造业只能一路远退,退到金山。
金山的朋友,你们再等等。
宝山定位就更高一些,搭建“上海北部科创中心”,宝山有望摆脱黑色金属冶炼为主的老旧业态。
选址宝山也是出于无奈。浦东定位这么高,也不能完全放弃浦西,而且北上海一直发展不顺,也需要力量注入。不过闸北、杨浦、虹口空地不多,承担不了这些重任,只好退到宝山。
而且这次定位非常清晰,直接细化到南大、吴淞,市级力量注入后,南大可能真的要发展了。
吴淞是宝山原中心,一直是宝山重点打造的区域,南大则一直得不到关怀,可惜了这样绝佳的位置。
现在南大智慧城来了。
巧合的是金山、宝山刚好处于浦东发展带,让人产生更多的遐想。
再一看,这条沿海发展通道,不正是上海东站主要的铁路走向吗?
上海东站向北以沪通铁路为主,向南以沪乍杭铁路为主,基本就是沿海展开。
沪通铁路
沪乍杭铁路
如果将金山、宝山视为浦东起飞的链条之一,出现在这样重量级的规划中就自然得多。
05 失落的普陀
通读《规划》全文,正文中“普陀”两个字出现次数为0,普陀下辖区域出现次数为0。
当然静安黄浦也没出现,因为这些区域被统一归为:中央活动区,统一被赋予“带动辐射”的重任。
而且对“中央活动区”的强势地位进一步总结,各种数据也不断突出这里的优势。
而普陀不同,这里的真如还在大力打造“海纳小镇”,这里的桃浦还要全力打造“智创城”,非但没有“带动辐射”的能力,尚需大量资源注入。
这样一个嗷嗷待哺的区域,仅间接涉及了一下:以城市副中心带动中外环发展。
普陀是有副中心的,很早以前真如就被赋予这个重任。时至今日,副中心的数量已经扩大至9个,真如只是芸芸众生。
更让人意外的是,桃浦智创城明明与南大智慧城一街之隔,提了南大却忽视了桃浦——深深的伤害了普陀人民的感情。
普陀,到底该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