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胸部高张力肌肉的能量技术

1.背阔肌、下斜方肌及胸腰筋膜的等长收缩后放松(PIR)肌肉能量技术

目的:缓解肌肉过高的张力,延展背阔肌,降低胸腰筋膜的张力。

背阔肌与胸腰筋膜的PIR技术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上方手臂前举过头双膝蜷曲使腰部平直,从而牵拉背阔肌。治疗师双手握住前臂远端。

动作:操作者施加将手臂进一步前举的力,要求患者从背阔肌在骨盆的附着点处施力进行对抗。随后让患者放松,操作者将手臂上举至新的阻力点并施力,再次要求患者进行对抗。重复以上延展操作,循环数次。操作方法为从上方施加将患者拳头压向其体侧的力,并要求患者进行对抗。

2.中、下斜方肌的感觉认知与收缩-放松(CR)技术

目的:提高感觉认知,强化中、下斜方肌。下斜方肌经常无力,导致肩胛骨向头侧偏移,肩带的基础稳定性丧失。本技术帮助患者学习怎样有效地使用这块肌肉,提高肌肉的力量,促进对肌肉的感知。

下斜肌的CR技术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抬高手臂至两个不同的位置。首先,针对斜方肌,可要求患者将手臂摆在“T”形位置,即向上够天花板的动作;接着,针对下斜方肌,可要求患者将手臂摆在“Y”形位置,即肩外展接近135°,手掌面向患者的耳。

操作者一只手置于患者前臂远端,另只手置于肩胛骨内侧缘(针对中斜方肌)或下缘(针对下斜方肌)。

动作:操作者施加将患者手臂向前推的力,要求患者对抗5秒。轻触目标肌纤维,并提示“感受这块肌肉的发力”,以促进对这块肌肉的感知。治疗需在“T”形位置与“Y”形位置分别完成。R技术的操作方法是施加将患者手臂往后拉的力,要求患者对抗约5秒。

3.缓解胸部竖脊肌高张力的CR MET技术

目的:缓解胸部竖脊肌过高的张力,缓解胸腰筋膜的紧张。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上臂前举过头至“T”形位置,手掌与地面相对。双膝蜷曲以放平腰部,从而牵拉竖脊肌与胸腰筋膜。操作者一手置于前臂远端,另一手置于竖脊肌表面。

降低胸部伸肌张力的CR技术

动作:操作者施加将患者前臂向前推的力,要求患者对抗约5秒。告知患者对抗时不允许弓起腰部。

4.用于菱形肌CR和PIR技术

目的:降低局部过高的张力,延展菱形肌并牵拉肩关节后侧的关节囊。

菱形肌的CR与PIR技术

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手臂放松置于胸前。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肘部,一手接触菱形肌表面。

动作:操作者施加将手臂推向对侧胸部的力指导患者进行对抗。保持施力与对抗5秒后,要求患者放松,随后可保持原位重复以上动作,也可将患者手臂进一步推向对侧,将肩胛骨前移,以牵拉菱形肌。

患者放松时,用指尖将菱形肌推向头侧,同时将肘部推向骨盆约2.5厘米。在使用PR技术后,可对菱形肌使用R技术。具体方法为将患者手臂向外拉,要求患者进行对抗。此方法可促进胸肌收缩,从而抑制菱形肌。

5.用于附着在肩胛骨上的肌肉的CR技术

目的:缓解肩胛骨附着的肌肉的过高的张力。

肩胛骨附着的肌肉的CR技术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保持胎儿位。操作者将双掌置于患者肩胛骨两侧。

动作:要求患者分别在4个方向上对抗约5秒。操作者的施力方向包括:

①将肩胛骨推向头侧以降低下斜方肌过高的张力。

②将肩胛骨向下拉,以帮助放松上斜方肌与肩胛提肌。

③将肩胛骨向前推,以放松中斜方肌及菱形肌。

④将肩胛骨向后拉,以放松胸大肌及胸小肌。

在完成MET后,可对肩胛骨进行环形松动。

6.用于肩胛提肌的PIR技术

目的:缓解肩胛提肌过高的张力,并延展该肌。

在侧卧位对肩胛提肌使用PIR技术

体位:患者于侧卧位保持胎儿姿态。操作者手置于肩峰,另一手置于乳突位置。

动作:要求患者向枕头方向轻微旋转头部,随后一手将肩胛骨向足侧拉动至组织松弛消失另一手施加将头部压向枕头的力,并要求患者对抗。保持5秒后让患者放松,数秒后再次将肩胛骨拉离头侧,重复以上CR牵伸循环数次。

7.用于膈肌、肋间肌的CR技术及胸廓松动术

目的:缓解膈肌、肋间肌过高的张力,增加呼吸量。膈肌可以向上抬肋骨下部,增加胸廓前-后及内-外侧活动。

膈肌与肋间肌的CR技术,以及胸廓松动术

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足置于床面。治疗师以45°面向患者,双手接触患者骨下部两侧,手指置于肋间隙。

动作:对肋部施加温和的压力,要求患者缓慢深吸气扩张肋部,对压力进行轻微的对抗。患者吸气时,操作者通过腕部尺偏动作抬高肋骨前部,重建肋骨的泵柄运动。

随后,要求患者呼气并充分放松,操作者对肋部轻度加压,将空气挤出并松动肋骨。重复以上步骤数次。在对慢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在3~4次循环后,可在患者吸气中段快速放开双手,促进胸廓回弹。

位置调整:此技术可进行细微调整,在患者侧卧位进行抗阻吸气。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的肋部后侧,另一手置于胸廓前外侧,在患者吸气时施加阻力,在患者呼气时施加轻度压力以挤出空气。在这个位置的操作中,不需要加入腕部尺偏的动作。

8.用于横突棘肌群的CR技术

目的:缓解横突棘肌高张力状态,尤其是多裂肌过高的张力。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胎儿位。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上背部,另一手置于腰骶部。

横突棘肌群的CR技术

动作:要求患者向后转动躯干,操作者双手施力进行对抗,保持约5秒后放松。重复以上步骤数次。注意,相比于对抗操作者的施力,患者主动向后方旋转对多裂肌的激活效果更好。

RI技术的操作方法为操作者一手置于肱骨头前方,另一手置于髂前上棘,要求患者轻微向前旋转,对抗治疗师施加的向后的旋转力。

9.背阔肌的长度评估

目的:评估背阔肌的长度,圆肩姿势和肱骨内旋都常导致背阔肌短缩。

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双足置于床面。

背阔肌的长度评估

动作:要求患者倾斜骨盆,将腰部放平于床面然后将双臂上举过头,尽可能保持上臂贴近头部。背肌紧张会导致手臂处于抬高位置,无法在床面上完全放平。胸小肌紧张会将肩胛骨前拉,也可造成手臂无法放平。

10.背阔肌的仰卧位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技术(CRAC)

目的:延展背阔肌。如果背阔肌长度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手臂无法舒适地平放于床面,收缩-放松-拮抗收缩会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疗技术。正常的背阔肌对维持躯干直立姿势非常重要。

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髖关节、膝关节屈曲双足置于床面,手臂上举过头至舒适界限。操作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一手稳定其上臂。

背阔肌的CRAC技术

动作:要求患者收紧腹肌,放平腰部,从而拉长背阔肌的下方附着区域。随后,患者对抗施加在前臂远端压向床面的力。保持5秒后放松,要求患者自行将上肢置于新的受限位置,再次放松后,要求患者再次对抗压向床面的力。重复以上CRAC步骤数次,此技术可在双侧同时进行。

(0)

相关推荐

  • 物理振动排石的未来与发展趋势

    物理振动排石的未来与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体外物理振动排石得到兴起,其通过物理简谐振动波主动促进结石排出,很能好地解决了部分尿石症患者的排石问题,常常被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及所有腔内微创手术术后残石的排 ...

  • 超声检查患者各种标准体位图示

    超声检查是通过探头与患者体表接触进行的.针对不同的检查目的.不同的检查部位或靶器官,为获取最优声像图像,检查操作者需根据患者身体的"声窗"条件,来选择形状大小和频率最为适合的探头. ...

  • 物理治疗,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基础

    什么是MET? 肌肉能量治疗的起源于Dr. FredMitchell, Sr.(1909至1974年).他在1950年间介绍这技术.肌肉能量治疗技术MET是针对软组织.肌肉.骨骼系统紊乱,由治疗师精确 ...

  • 肌肉能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流程

    MET的定义 MET是整骨疗法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形式,在应用MET时,患者应根据要求从精确控制的位置对抗在远端施加的反作用力并向特定的方向主动收缩肌肉. MET在其应用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患者可以提供 ...

  • (MET)肌肉能量技术

    康养社: 优康直聘: 扫码关注后回复"招聘"进康复招聘微信群!找工作进! 康复知音: 扫码关注后回复"康复"进康复学习交流2微信群!康复治疗师进! 一.MET的 ...

  • 肌肉能量技术(MET)

    一.MET的起源 肌肉能量治疗的起源于Dr. FredMitchell, Sr.(1909至1974年).他在1950年间介绍这技术.肌肉能量治疗可用于减轻疼痛,伸展绷紧的肌肉和筋膜,减低肌肉强直性, ...

  • 肩部肌肉能量技术

    盂肱关节肌肉长度和被动活动度的评估 盂肱关节外旋活动度的评估 目的:为了到达全范围的外旋,内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及前关节囊必须要有正常的长度. 评估盂肱关节的外旋活动度和内旋肌的长 ...

  • 小腿、踝及足部肌肉能量技术

    用于急性踝关节疼痛的收缩-放松肌肉能量技术 目的:收缩和放松跖屈肌和背屈肌.这个收缩-放松循环将废物和肿胀处过多的液体从受伤区域泵出,增加营养物质交换,并有助于正在愈合的纤维重新对线. 注意:这种类型 ...

  • 髋关节肌肉能量技术

    治疗急性髋关节疼痛的肌肉能量技术 1.治疗急性髋关节疼痛的收缩-放松肌肉能量技术 目的:急性髋关节疼痛时,屈肌最常受累.使用收缩-放松肌肉能量技术来帮助降低屈肌过高的张力,并帮助关节减压. 体位:患者 ...

  • 治疗颈部疼痛的肌肉能量技术

    治疗颈部疼痛的肌肉能量技术

  • 肌肉能量技术在肘部、腕部和手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

    肌肉能量技术在肘部、腕部和手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