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能买到幸福吗?高分纪录片刷爆B站,击中千万人泪点

发布时间:2021-08-03

文:蔡尖尖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500元可以买到幸福吗?可以”| 9.5高分纪录片刷爆B站,击中千万人泪点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钱,能买到幸福吗?

如何拥有幸福,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

一个节目组,提出了一个设想: 500元现金,不限制使用条件你会如何让自己尽可能的幸福呢?

他们找了9个不同行业的人,“过气”歌手、北漂导演、外卖小哥、心理治疗师、古琴老师......

每个人给500元钱,记录他们寻找幸福的过程。

一开始,所有人都在怀疑: 钱能买来幸福吗?

就算能,这也太少了吧?

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家还是一起完成了这部真人秀纪录片: 《500元的幸福》

它既没有旁白,也没有解说,但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某个时刻的自己。

亲情,是我最大的肌肉爆发力

咬盼,女泰拳手,也是赛车队里年龄最小的女赛车手。

铁骨铮铮的女汉子。 来京北漂,前两次都以灰溜溜的回家告终。

直到第三次,才终于混出了点名堂,有了一个安放自己的角落。

500块钱,她能做什么? 她想起那些年和奶奶吹过的牛,要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她给奶奶一张从兰州到北京的飞机票

和奶奶打电话,前一秒还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却在奶奶一声“谢谢”后红了眼眶,哑了喉咙。

 

在她被生活摔打出来的坚硬外壳里,永远护着奶奶这块最柔软的肋骨。


在外奋斗的人,想要兑现诺言,终归是需要点经济基础的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幸运的完成逆袭。

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逃避、拖延、最后慢慢遗忘。

甚至“子欲养而亲不待”。 但其实,我们可以试着用另一种方式遵守承诺:

让亲人体验一下你的日常生活,看看你正在过着的生活。 也看看已经打磨出独立。 

他们在意的,可能并不是你有没有赚大钱。

而是,你究竟能不能好好照顾自己。

于是,一位银发慈祥的老人家,出现在了咬盼的小屋里。

第一晚,祖孙俩窝在床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接下来,奶奶跟咬盼一起体验她的生活:

  • 看孙女穿上厚重的赛车服,她脸上又担忧又骄傲;

  • 和孙女一起爬上擂台,体验泰拳,她才发现泰拳并不只是斗狠;

  • 陪孙女做婚礼主持人,看到她生活的多姿多彩。

看到之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天安门,吃着以前从没吃过的食物。

咬盼最挂记的人,一直是奶奶,因为她总是无条件包容自己。

而咬盼的第三次北漂,动力也来自奶奶: 她要让奶奶看到,自己有能力把生活过好。 她做到了。

亲情可能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情感内核,也是一个人自信,安全感的原始根据地。

就像电影《头脑特工队》里的莱莉一样,可以任性,也可以淘气,安全又放肆。

再叛逆的孩子,家里只要有一位深爱且无条件相信他的人,基本上都不会走歪。

因为他始终会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而亲人,也因为参与过我们的生活。

想念的场景变更具体,牵挂也就变更清晰。

过气的歌手,不过气的幸福婚姻

你可以不知道胡杨林,但你一定听过《香水有毒》。

一曲成名后的她,与东家解约时却被诬告违约。 对方甚至还搞出山寨“胡杨琳”,疯狂敛财,同时拉低她的咖位。

尽管最后,胡杨林艰难地打赢了官司,却错失了自己发展的最好机会。

所幸,如今的胡杨林,不但和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达成了和解,还拥有着幸福的婚姻生活。

每每提到丈夫江建民,她的眼里都有光。

“我先生喜欢漂亮的厨具,还希望得到一个'最佳先生奖’”。

于是,她决定拿这500块,给先生准备一份惊喜。

一个“最佳先生奖”。

收到奖杯的江建民,高兴得哇哇大叫,像个孩子一样欢喜。

他看向胡杨林的眼光,温柔而敬佩。

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让人想起了《下一站天后》中的歌词: 其实心里最大理想,跟他归家为他唱。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中,将爱情分为3个纬度:

亲密,激情,承诺。

三者相互循环,维持着高质量而稳定的亲密关系。

这里的承诺,很多时候与物质无关,而是相互懂得和及时回馈

婚后,激情不可避免地会逐渐消弱。

平淡如水的生活里,相互的信任、包容和支持,才是幸福的关键。

梦想,是一个需要解开的情结

一个男人,47岁,还在北漂。

做流浪歌手,收入仅够维持日常开销。

任谁都会感觉,不靠谱。

但史世亭不这么觉得。

兴趣变成了谋生,虽然不赚钱,但换个角度看:

“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做出成绩。

就像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的:

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史世亭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流浪歌手,他最想要的,是自己的歌能更多人听到

出唱片,开演唱会,听见掌声,收到鲜花。

拿到500块钱后,史世亭有了一个想法:

要不让梦想提前到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他选择,举行一个小型演唱会。 

说起来容易,可场地、音响、布置、宣发……每件事都不容易。

但他尽力去做。 每一个表演细节,他都在脑海中模拟过。

在这个过程中,史世亭也收获了不少小确幸:

喜欢音乐的人,其实很多,他们中的每个人,也愿意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梦想实现的体验,很奇妙。

演唱会举办的那天,不但气氛很好,还有一个小伙子,特地赶来为他送花。

如果说梦想是一个需要被完成的心结。 

那么,先小小地体验一下成功的感觉,已经是一个标志性的抵达。

更重要的是,梦想被尊重的幸福感,会给我们重新上路的勇气。

文学家罗曼·罗兰也曾鼓励过每个努力生活的人: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此刻的史世亭,就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和死去的爱情,做个告别仪式

“我能问最后一个问题吗?”

“爱过。”

这是一个梗,也是很多人翻不过的山。

分手也许很容易,但放下却很难。

  • 有时,感情会在冷暴力中无疾而终;

  • 有时,分开的“仪式”,只是一条微信;

  • 有时,甚至只是一个误会。

没有好好告别的爱情,就像潜伏在体内的病根,经年不愈; 还会时不时发作一下子,在没法预料的某年某月某日。

世界小姐余薇薇,也遭遇了感情困局:

先提分手的她,却一直没能放下。


尽管不知道分手内情,但这段感情确实已经终止了。

长时间的反刍思考,让她痛苦不堪。

也让她明白了自己需要走出来,需要一个正式的告别仪式,让自己接受分手的事实,停止内耗。

这其实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

在完形主义理论中,人都会对缺陷,有某种想补充完整的倾向。

而这个告别仪式,代表的是: 对创伤性事件,情感上接纳和结束

她选择用这500为他买一份礼物,托朋友送给他。

然后,她静静在角落,看看他。

那一天,她穿着他的衣服,喷着他的香水。

明明转身就能触摸到心心念念的人,但她忍住了。

这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再见,也是一个盛大而庄重的告别。

虽然对两个人的未来已经没有了期待,但还是希望看一眼曾经的爱人。

“这一眼之后,我就要勇敢起来了,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你要幸福,我也一样。

写在最后

4个人的故事,4种真实人生。

或许你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

但我更希望的是,你可以看见做出和自己不同选择的人。

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说:

幸福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状态。 

确实。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缺这500块钱,而是缺少这样的一个契机。

去真正审视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其实,每个当下,是我们能享受到的,力所能及的最简单的幸福。

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其实500元不过是为了验证:

你正在被爱,或是爱着某个人,或是爱着自己。

有上限额度的幸福目标,最后,反而能让我们集中去办最渴望、最触手可得的事。

因为,你得到幸福的契机,不是缺少钱,而是缺乏去把它实现的勇气。

所以,不妨现在就试着想想: 拿出500块钱,去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愿你得偿所愿。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bilibili网站纪录片《五百元的幸福》第一季。
2、马一波 钟华. (2006). 叙事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蔡尖尖,二级心理咨询师,品牌专栏作者,写温暖深刻的心理解析,尖尖而立,保持独立思考。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