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
基于创新实践行为激励的校本教师
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一、成果概要
中小学教师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探索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以创新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各种形式教师培训的目的就是为推动和强化教师持续创新实践提供专业支持,以有效的培训机制激发教师在教育教学行动中落实从理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实现教师培训成效服务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和重大难点。本成果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教师培训的这一重大难点,以切实推动教师创新实践落实在行为中为宗旨,针对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培训时心动激动,返校后一动不动”的普遍现象,设计了“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聚焦教师培训助推行为转化的路径、方向、动力等要点,破解让教师创新“从不动到行动”的关键问题。
“主题引领”是为教师创新实践探索确立价值目标和方向,选择合适的主题做为创新实践的理论和理念载体,让理论和理念具象化、任务化,解决了教师愿意接受新理论新理念但不知如何落地的问题;“双微机制”是微任务与微团队的有机结合,“微任务”将“主题引领”所确立的任务分割为系列小目标,解决了教师在创新实践中因难度大、风险高、耗时太长而不愿意冒险的问题;“微团队”根据管理学规律组建小规模(不超过10人)、高效能、异质化的学习共同体,解决了团队管理中因责任不明晰、团队涣散、相互依赖而阻碍创新实践的问题。
本成果所在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拥有我国第一个教师发展与管理硕士学科点,学术力量强大;同时该团队是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重点教师/校长培训基地,实践推广基地资源丰富。本成果从2012年开始研究,并于2014年将成果在近200所学校推广,试验学校覆盖广东省/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名师工程、教育部领航基地名校长7省8市和教育部领航名师基地9省和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贵州省等,促进教师发展多达上万人,创新实践成效显著。在香港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成果推广,国内外同行对本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解决的问题
推进立德树人过程中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培训时“心动”到工作中“不动”的效果不佳问题。
通过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解决教师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问题。(1)通过“主题引领”的微任务,将理念解构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以主题式的项目和任务作为理念的具体载体,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落地保障教师发展方向;(2)通过“双微机制”驱动校本发展路径和团队动力。将中小学教师发展置于学校场域,理论专家深入学校场域指导,寻找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寻找理论在实践中扎根的路径; 把教师发展大目标化为连续递进的小目标和系列微任务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改革安全感;微团队提升校本教师发展的核心动力支持,实行共进共赢。
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根据双微机制实施方案,构建创新实验行为激励的微团队和分解教师发展总目标形成系列微任务。
通过专业团队指导、工作室核心微团队引领、推进学校发展改革微团队创新实践,驱动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双微机制推进周期为2年,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为先导,沿着“方案研制——动员团队组建——诊断分析——学习研讨与研究反思——评估反馈—总结交流”行动阶段,层层推进,实现预期目标。过程分六阶段六目标,每个阶段有各自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及达标验收指标。
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双微”驱动促进教师发展。根据机制设计原理,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由价值链、流程、组织、能力、管控形式、激励等构成。
价值链是“核心基础、思维课堂”主题统领方向;流程是愿景-目标-任务-行为分解;组织是功能互动的微团队(专家微团队、工作室微团队和学校发展微团队);能力是提升微团队成员在授课能力、示范领航能力、诊断能力和同行指导能力等促进校本教师发展;管控形式是通过微团队系列目标对时间点驱动,通过系列微任务对事件驱动;激励教师有动力有目标。组建“微团队”形成主题引领下的骨干团队推动教育改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实践者在合作共同体中践行。构建“微任务”,分解微任务降低风险与增加自我效能感以适应改革发展遵循稳步推进的人性特征,让实践者在安全感与愉快体验自我效能感中前行。
三、成果创新点
1
本成果在理论方面对教育领域的延展
将机制设计理论运用到院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在院校合作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延展。建构了“双微机制”的价值链、流程、组织、能力、管控形式、激励等。根据教育改革实际,选择学以致用的“核心基础、思维课堂”主题统领的价值链、愿景-目标-任务-行为分解的流程设计、微团队以及不同微团队的互动式的组织、以主题引领的微团队执行系列微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机制;通过微团队系列目标对时间点驱动,通过系列微任务对事件驱动的管控形式;有动力有目标的校本教师发展激励。
2
本成果在促进教师校本发展的实践创新
增强学校主体发展的动机性、动力性和动作性。“双微”机制通过主题分解愿景为小目标,让小目标转化为可见的任务,强化了主体变革的动机性。通过构建一支推动价值引领的专业化执行力的微团队增强了主体发展的动力性。通过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为素养并很快转化成能力,强化了知行合一的转化与行为动作性,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只有心动没有行动的问题。
3
提供了一种促进校本教师发展的院校合作范本。
通过构建一个把愿景转化为平台的操作路径与生成系统,让不可能转化为可能,让不可行成为可行。双微机制促进中小学教师校本发展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立德树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范本。
四
本成果在本单位实践检验始于2013年天河区4所中小学微团队项目和广州市开发区小学和开发区中学等8所学校微团队促进学校发展项目、顺德区微团队项目、以及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领航基地领航名校长工作室试验学校。方案设计经过5年的试验探索和应用推广,逐渐形成了一套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机制与体系,2015年成果在全国7省8市教育部华南领航校长基地工作室微团队进一步推广,影响所辖辐射学员一百多所学校,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基于“核心基础 思维课堂”主题的校本教师发展“双微机制”》于2017年3月参加香港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作为主题发言,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双微”机制基于“核心基础、思维课堂”主题,结合各校实际进行专题行动研究变式改革进行价值引领领,围绕技术支持模式、理念引领模式和综合模式等思维课堂实施三位一体任务驱动指导,实施微团队互动与“微任务”推进、合力同向,在目标管理中进行流程再造、保障项目设计目标有效达成。
1
主题统领的价值链是达到学以致用目的的“核心基础、思维课堂”,在院校合作的校本研修中和领航校长微团队领航示范中,都把“核心基础、思维课堂”价值理念化作微任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领航支教辐射。
2
微任务通过课题驱动推动行动研究。
鼓励团队申报立项课题,实施的微团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试验行动研究,形成相关研究报告。通过行动研究在当地示范领航,传播双微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3
专家微团队推动学校改革理论与实践指导。
实施目标倒推到路径选择和成果呈现体现管理的流程性和成果的目标倒推性。多路径目标突显流程性、任务目标突显绩效性。研学微团队发挥助研与宣传作用。
4
微任务促进思想提炼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校长有一系列课题、论文和专著。办学思想专著有自己的相关办学观点、系列主张和思想体系。在校长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教师、学生获得了进一步成长。
5
“双微”机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效果。
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课程整合效果、教师课题探究等方面,对试验区(校)观察显示,应用“双微”机制对相关区校的教师发展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作者 | 王红 童宏保 童汝根 崔世泉 郑海燕 吴少平(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