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林运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学术经验

高老临证善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于此,以飨同道。
1.关于四逆散

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高老以为,方中“四逆”是由于气机不畅、肝阳之气郁滞于里,不能宣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证的阳气衰微致四肢厥逆有着本质区别。四逆散之四逆病位在肝;而四逆汤之四逆病位在肾。因此前者用四逆散宣散气血之郁滞,后者用四逆汤以温通肾阳。仲师将四逆散放至少阴病篇中,特设鉴别,以示辨证论治。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和甘草四味药组成。充分体现了经方方简而意深,药少而效著的特点。其中柴胡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枳实行气散结,增强疏肝理气之功;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药性。四药辛、苦、酸、甘、寒,升清降浊,既有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之能,又具缓急止痛、调和气血之功。四逆散从方名来看,是治疗以四肢不温为主症的方剂, 但在临床上, 切不可拘泥于有无四肢不温症, 运用时着眼于调理肝脾和气郁的病机。应用时用枳壳易枳实,枳壳与枳实功效虽然相近, 但枳壳性较柔和, 行气而不伤正。

2.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2.1病因病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来源于胃及十二指肠的症状,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如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呕吐”等病证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忧思导致肝失疏泄、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胃胀、胃痛、纳差、嗳气、恶心等诸症。病机是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

2.2辩证施治

现将具体经验概况整理如下:

肝胃不和证辨证要点:胃脘胀满、胸闷喜太息、恶心嗳气、痛引胁肋、自觉咽中异物感、心情抑郁,纳呆、舌红苔薄白,脉弦。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姜半夏、厚朴、茯苓等以和胃降逆。

肝郁脾虚证辨证要点:胃脘胀痛或不适,烦躁易怒,嗳气反酸,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便溏不爽,失眠多梦,舌胖大,脉弦细。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加炒白术、茯苓、党参、炒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

肝郁湿阻证辩证要点:腹胀脘闷、两胁胀满、嗳气、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加陈皮、茯苓、厚朴、姜半夏、砂仁、薏苡仁等健脾燥湿之品。

肝郁胃热证辨证要点:脘胁满闷、灼热疼痛、吞酸嘈杂、嗳气、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加陈皮、厚朴、姜半夏、丹皮、栀子等以理气、清热之品。

3.验案举例

病例1:李某,女,27岁,学生,2011年10月17日初诊。诉:反复胃痛半年,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与情绪波动相关,嗳气,纳差,失眠多梦,便溏,小便调,舌胖大,脉弦细。患者未婚,平素性格内向,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10月2日,5天干净,量色可,无腹痛及血块。证属肝郁脾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方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2g,炙甘草10g,党参12g,炒白术15g,茯苓15g,厚朴10g,广木香6g,姜半夏10g,炒山药30g。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饭后半小时服药约2/ 5, 晚上临睡前服药约3/ 5。服药6d, 停药1d。嘱其注意饮食,调情志。10月24日二诊,胃痛发作频率减少,余症同前。舌胖大,脉弦细。守上方,去广木香,6剂。10月31日三诊,胃痛减轻,纳渐佳,夜休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继用上方去广木香,柴胡调整为6g,6剂后,胃痛愈。

病例2:白某,男,52岁,个体,2011年11月10日初诊。诉:反酸嘈杂,口苦口干,双下肢午后肿胀,大便偏干,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胃郁热,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2g,生甘草6g,姜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5g,丹皮15g,郁金10g,栀子6g,厚朴10g,薏苡仁30g。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饭后半小时服药约2/ 5, 晚上临睡前服药约3/ 5。服药6d, 停药1d。嘱其注意饮食,调情志。11月17日二诊,口苦消失,口干减轻,余症同前,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栀子,守方继服6剂。11月24日三诊,口苦、双下肢肿胀消失,排便通畅,舌脉同前。继用上方去郁金、栀子,再给6剂以固疗效。

按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病初以肝郁气滞为主,继之以肝郁脾虚、肝郁湿阻、肝郁胃热为多见,久病则出现痰瘀互结等证。其中脾胃中虚是病理基础,而气机不畅则是病机关键。因此“健脾理气、通滞和胃”则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而四逆散的运用体现了高老“治胃不疏肝, 其功不过半”的治疗指导思想。

来源:http://my.xazyy.com/Comment.aspx?TypeID=9&ID=193&deptid=3

时间:2013/6/1916:44:34 作者:季艳丹 裴瑞霞

发表于  陕西中医,2013年第34卷第2期2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