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能抓到犯人吗?官差:看看“通缉令”最后一句话就懂了

在古装剧,我们通常都会看见这一个情节,官差在街上贴了通缉令,上面不仅有犯人的画像,还有对他们的年龄和性别,装束打扮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周围有不少老百姓在围观,议论。那么,大家就会想到,当时科学技术也没有现在发达,不能通过监控摄像头去寻找犯人的踪迹。

而古代的通缉令上,画师所画出的犯人长相,实在有些抽象,即使看到了犯人也不能够确定是不是对方。如此,真的能够抓到犯人吗?这不免令人感到很怀疑。其实,每一个时代,在抓捕犯人时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发达,但仍然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去区别普通人和犯人。汉代,普通老百姓从出生已经开始进行户籍登记,不管是什么人,一旦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都要办理一个叫“传”的出行证明,若在外出时,没有这个出行证明,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对于犯人来说,他们绝不敢去官府办理此证,因此很快就会露馅。就连居住客栈,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等到唐代时期,对这种外出管制度就会变得更加严格,不仅要有身份的证明,还要连随身的物品也要进行一定的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写上外出的理由,不能有一丝的差错。

官员的身上,也会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在宋朝有鱼袋,明代有牙牌。所以,看到当时出入的措施,大家就会知道,只要贴了通缉令,抓捕到犯人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官差也不会担心抓不到犯人,因为通缉令的最后通常都有一句话:抓捕此逃犯者,能得悬赏金。

只要有银两可以拿,百姓举报犯人的概率也会变得大很多。还有一项政策,能保证一定抓得到犯人,那就是包庇者与犯人同罪,甚至会被判重刑。这样一来,大家在看到犯人的时候都会去举报。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受罚或者坐牢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古人充满智慧。能够利用有限的条件,去创造出更利于抓捕犯人的机会。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学会多去思考,这样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朝代之所以能够存在几百年的时间,保持长期的繁荣,那就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善于思考,对国家和人民有着一定的管理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