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葵丘之盟看齐桓公政治理想,虽伟大却只能四百年后由秦始皇实现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4)
主笔:闲乐生
据《孟子》一书记载:关于齐桓公与列国诸侯葵丘之盟的盟约内容,一共有五条。
第一条:诛不孝,无障穀,无曲防,无贮粟,无遏籴,同恤灾危,备救凶患;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所谓障穀、曲防,就是当初楚成王对宋国干的缺德事儿。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自身安全,或是为了加害邻国,经常在流经本国的黄河、淮河、济水等大河筑起堤防,堵塞河流,这超损人的!因为如果上游国家筑堤,下游国家便会断水爆发旱灾;反之如果下游国家筑堤,上游国家便会积水淹没良田。
所以齐桓公提议,大家以后不要再这么干了,驱水为害,损人利己,非君子所为也。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同治水,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团结,加强各国的凝聚力。
“反对障穀,黄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河!”齐桓公带着诸侯们一起高喊,气氛很热烈。
口号谁都会喊,但问题是当今诸侯国各自为政,都有自身的利益,只要天下尚未统一,齐桓公说的再好听,也永远只是空话而已。春秋尚好,到了战国时代,“障穀”问题越演越烈,几至不可收拾。
比如《战国策·东周》就曾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
再看《史记》的记载,公元前332年,赵与齐魏作战,竟将黄河河堤决溃以浸淹对方。
另外的证据,还有《孟子》一书中孟子责备魏相白圭的话:“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吾子过矣!”
最后是谁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呢?秦始皇。他一统天下之后,就“决通川防”,从此治水一事,终于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了。
这说明对于以大河贯穿天下的中国来说,中央集权远比邦国联盟制度要好。最后还是秦始皇实现了齐桓公的理想。
而所谓贮粟、遏籴,就是积储粮食、不对外出口。由于春秋时国家普遍较小,一有自然灾害则往往是全国性的,而且当时农业生产技术与仓储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很容易爆发饥荒,这样就得求助于邻国,若邻国不救,便会有举国无炊的危险。这样就难免会爆发纠纷与战争。
关于这一点,十余年后的秦晋风波很能说明问题。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以渭水运粮,大举援晋;而由于仓储技术落后,秦国把余粮都给了晋国,自己就没了战略储备,而恰巧明年轮到秦国饥荒,晋国却见死不救,借机搞封锁,于是秦晋之间爆发大战,秦国大胜,晋国割地赔款。
显然,这个问题,同样只有天下一统后才能得到彻底解决,而齐桓公却寄此希望于盟约与邦交,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吧。最后也得是秦始皇才能实现齐桓公的理想。
另外“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简单来讲就是要维护宗法秩序,禁止“废嫡立庶”与“改立夫人”,不要让庶子做国君,不要让小老婆变成大老婆,不要让后宫干涉君位继承;这些都是春秋时代之最大乱源,数十年来已引起无数诸侯内乱与国际纠纷,就连上任周天子周惠王都差点犯下此等错误(注1)。所以齐桓公才想要摆脱周天子与诸侯另立盟约,在中原重建起统一的政治秩序,确保各国不因内斗和纠纷牵扯精力,大家都文明一点,规矩一点,紧密团结在齐国周围,共同对付北狄南蛮,不好吗?
葵丘之盟约第二条: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这条简单,无非就是培养人才。但从齐国的情况来看,自管仲鲍叔牙隰朋这代老一辈贤臣之后,齐国年轻一辈中几乎没有贤才,可以说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显然齐桓公这些年虽霸业鼎盛,但在人才问题上有所忽视,所以管仲特意将这一条加入盟约之中,希望引起齐桓公与其他诸侯的重视。
葵丘之盟第三条: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尊老爱幼,还有善待各国来使,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需多言。
葵丘之盟第四条: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意思是:士人的官职不得世袭,官员不能身兼多职,要录用有才之士,国君不得擅自诛杀大夫。
春秋时期的政治体制主要还是贵族共和制与世卿世禄制,但在这条公约中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与管仲希望对其弊端进行部分改革,以改善官僚系统的流动性与专业性;比如规定只有大夫的官职可以世袭,低一级的士则不能世袭;另外春秋以后国家政治开始变得复杂,并出现了将相分离的官制,而将事权分开、专人专职,这对政局的稳定与避免专权是有积极作用的。此外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而明文法又未建立,导致各国都有很多臣子任意弑君、君主随意杀臣的情况,这也是齐桓公坚决反对的。
当然,要完全解决世卿世禄的诸多弊端与礼崩乐坏的政治混乱,实现完备的专业官僚体系、明文法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还是得靠四百多年后的秦始皇了。
葵丘之盟第五条:无有封而不告。
封赏大夫采邑必须公告天下,让天下诸侯来监督你。(或者也可以解释成要报告霸主齐桓公,得到齐桓公批准才行。如果是这样,那么齐桓公就等于变相获取了中原各国的人事权,在制度上建立起了齐国主导的权力秩序)
五条盟约之后,依照惯例还有一句套话:“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成语“言归于好”源出于此。)完了杀死牺牲,将牛血涂在嘴巴上,称作歃血为盟,然而再把盟书藏好保管起来,这会就算开完了。不过据《孟子》:“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以及《谷梁传》:“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看来诸侯们并没有按照规矩举行宰牲与歃血仪式,只是把盟书放在牛身上宣读一遍即罢。为什么?因为春秋时代耕牛非常贵重,就这样杀掉太可惜了,而且也显得相当野蛮、不文明,齐桓公这也是对会盟制度的一种人性化改革。
不过说实话,歃血也就一形式而已,真正有心歃不歃都无所谓,若是无意遵守盟约,就算宰一万头畜牲、把嘴巴涂成鸡屁股都没用。
总之呢,齐桓公想要通过葵丘盟会维护政治秩序,加强诸侯联盟关系,改善经济合作环境的政治理想,注定只能成为一大堆不切实际的空口号,纯粹面子工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难实现,诸侯们也都对此不以为然,只有齐桓公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他玩的还不过瘾,竟然又想着更上一层楼,率领诸侯去泰山搞什么封禅大典,这让管仲很头痛。管仲是商人出身,在他看来,有名无实,有害无利的事,都不值得去做。
所谓封禅,其实应该分开来讲,叫做封泰山、禅梁父。五岳之中,泰山为首。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封禅大典是周成王搞的,此后数百年,没有一个周天子敢封禅,因为功业不够,然而齐桓公身为一个诸侯,却想僭越礼教而行封禅,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也是齐国尊王事业的大倒退,真要搞起来,必定会造成诸侯离心、群起而叛齐的不利局面。
齐桓公真想封禅,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他舍霸道而行王道,废黜周天子,代周而王之。(所谓王道,即以超凡入圣的仁义道德感动天下,最终感动得天下人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来归附,最终成为天下共主,比如尧舜禹汤)
但这是不可能的,齐桓公还远没有那样的威望、德行与实力。硬要实施只会自毁大业,将好不容易初建的天下秩序彻底打破,到时候天下大乱,齐桓公和管仲就是千古罪人。
孔子曾责管仲“器小”,只能辅佐齐桓成就霸业,而不能使之实行王道,殊不知春秋社会形式与三代之时大有不同,所谓“王道”已然不合时宜了,孔子是个怀念过去的人,管仲可不是。以当时之局势,谁都不可能王天下,只有四百年多后秦始皇雄才伟略,累秦百年之功,兼并天下,不行王道而成帝业,才能封禅泰山,成千古一帝。
总之不管怎么说,齐桓公再伟大,离封禅还是远的很,至少,南边的楚,西边的秦,北边的晋,就绝不会让齐国得逞。所以管仲苦口婆心,劝齐桓公收手。
然而此时齐桓公已被自己膨胀的野心烧的热血沸腾,根本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说:“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主持共申诛伐之会三次),而乘车之会六(又称“衣裳之会”即主持敦睦盟好之会六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如此功业,三代之圣王也不过如此,何以不可封禅?”
管仲见齐桓公说了不听,只好从另一个方面来劝阻他:“可是封禅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黄土高坡产的优质黍禾做供神的祭品,江淮地区产的三脊菁茅做拜神的席子。还得事先有祥瑞之兆,什么东海的比目鱼啊,西海的比翼鸟啊,还有什么凤凰啊麒麟啊嘉谷啊,林林总总共要出现十五种祥瑞才行。现在什么征兆还都没有,荒草乌鸦倒是一大堆,这样就去封禅,得被皇天后土笑掉大牙的。”
齐桓公一听原来封禅这么麻烦,顿时傻眼,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其实管仲所言,虽是推托之语,但句句倒是大实话,古之封禅,的确需要祥瑞降世才能令天下信服。比如说黄帝属于土德,所以有黄龙和大蚯蚓出现。夏朝得木德,就有青龙降落在都城郊外,且草木长得格外茁壮茂盛。商得金德,所以山中竟流出银子来。周得火德,便有红鸟之符瑞。现在齐桓公啥德啥祥瑞都没有,当然不能封禅。
不过齐桓公还算是挺淳朴的,后世帝王想封禅没祥瑞怎么办?好办,自己造,随便抓头鹿化装一下说是麒麟,在地里随便埋个鼎挖出来说是上古宝鼎,随便挖几个坑说是仙人足印,左右糊弄一堆小民而已,这还不简单!
注1:所以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