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遂安)故城在汾口舒翠
新定(遂安)故城在汾口舒翠
东汉(三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定山越,始分丹阳郡之歙县立始新(淳安县)、新定(遂安县)、犁阳、休阳(休宁)四县,合黟与歙为县六,置新都郡,治始新。晋太康元年平吴,改郡曰新安,而县改新定曰遂安。1958年10月,遂安县撤销建制,并入淳安县。明清及民国旧志之营建志和古迹记载,新定(遂安)县治旧在木连村溪北,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迁县治于五狮山之麓(狮城),故城废而址存。木连村溪北县治前后400多年。
旧志所载新定(遂安)县治旧在木连村溪北。这里的所谓木连村,是新定旧治的参照系,然而,这木连村现在已经不存,旧志也没有具体记载,所以遂安故城遗址在何处,也成为历史研究之迷。根据笔者多年搜集和掌握的相关资料,现在似可推测,新定(遂安)故城在汾口舒翠村一带。
一、古城里在龙津乡指向遂安故城在中洲汾口
明清遂安旧志记载,明朝以前遂安县置龙津等六乡。龙津乡旧管里五,曰永昌,曰明霞,曰清化,曰古城,曰奉先。原辖十至十四都。都的概念深入人心,范围至今仍然比较清晰,汾口、中洲区域即遂安十至十四都(十五都属新安乡)。旧时的所谓里,现在虽然模糊,但“古城里”在龙津乡,这“古城”之名当有含义,喻示遂安古城在龙津乡。
二、康塘洪氏宗谱之洪绍墓图标示遂安故城在汾口
姜家康塘村保存了《洪氏宗谱》,内载洪氏迁遂安、淳安始祖洪绍墓图,图上标示有遂安旧县基。据此余名声、詹建功老师曾专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初步结论,木连村在中洲徐家月山一带,遂安旧县基在汾口仙居、石畈一带。洪绍为东晋兵部尚书,义熙十三年隐居木连村,卒葬中洲洪塘坞。这一墓图亦载在淳安洪氏宗谱。《洪氏宗谱》为研究遂安旧县基提供了基础史料,成为证明遂安古城在汾口的最有力证据。
三、郭村詹氏宗谱排除遂安故城在仙居
郭村《东源詹氏宗谱》记载,詹安墓在揽管(琅琯)岭下浪苑牛皮形(墓志铭称永昌之故里)。詹仪之父亲詹棫墓在十二都龙翔寺前黄龙奔江形(墓志铭称永昌龙翔寺西,注墓碑存寺殿前)。据此,琅琯岭至寺下,古为永昌里,笔者还发现中洲叶村的《叶氏宗谱》也称叶村为永昌里。既然十二都龙翔寺(寺下村以上)及十三都叶村为永昌里,而不是古城里,那么,根据洪绍墓图推测遂安古城在仙居、石畈一带或不准确。
四、汾口水碓村(舒翠村)有古城畈和古城小学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民国创办学校列表中,水碓里创办有古城初级小学。又台鼎书院学租列表中有田地在古城畈,与水碓里相邻。学校和田畈以古城命名,也当有所依据。
民国县志所载的水碓里,原先叫舒翠村,后改名水碓里,现又恢复叫舒翠。宋祁余氏宗谱里居图上标为水萃里。现在人们还习惯叫水碓里。
这古城畈就在汾口舒翠村一带。川南郑氏宗谱就有《汝璋公徙舒翠里记》记载,郑宏赦,字汝璋,世居川南,后徙川北,见古城北坂土沃地宽,山灵水秀,豁然开阔,舒一方之翠色,因卜筑此土,以舒翠名里。
五、洪绍墓图再思考
而仔细分析洪绍墓图,该图采取的是透视画法,近大远小,近详远略,近实远虚。主要是标示木连村、洪绍墓及风水要素为主,其他标示为当地主要标志性建筑。遂安县旧基也是标志之一,在图中绘在在龙翔寺东北方向。这个方向除了山水,再无其他文字标记。若以平面图展开,加上龙翔寺为永昌里,那么延伸展开,遂安故城可能就在龙翔寺东南方向,即在武强溪北舒翠一带的古城里,这也是合理的。
再者,现在的武强溪流向,自中洲流入汾口大致为北南走向,自威山(三底)始呈西东方向。据对汾口当地姓氏宗谱分析,武强溪南北姓氏,除了部分余氏、宋氏(宋祁)在唐代迁入,其他多在北宋以后迁入。唐代以前,以木连村洪绍官衔最高,为东晋兵部尚书,因此武强溪当时很可能就称作木连村溪。果真如此,那么,以舒翠村的位置,称作旧治在木连村溪北,在地理方位上就能得到合理解释。而仙居、石畈一带只能称作木连村溪东南,不能称作溪北。
六、水碓考古遗址是遂安故城遗址的佐证
新安江水库建设之前,淳安、遂安进行了古文化考古。遂安县就有水碓古文化遗址,位于汾口镇水碓村(舒翠村)西北侧,属春秋战国至晋时的文化遗址。出土有红陶“丁字形鼎足、回字纹、米字纹及有“∽”形装饰的麻布纹陶片。器形为罐、坛等,还发现钱纹砖及泥壁水井一口。
新定县始设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晋太康元年改遂安,旧治设于木连村溪北,至唐武德四年迁狮城。水碓遗址文物遗存,在时间上,与新定(遂安)故城存在对应。
根据以上旧志、宗谱、考古资料,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新定(遂安)故城(旧县基)在汾口舒翠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