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绍兴之“雅器”
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
古城绍兴的名字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
绍兴府城
连宋高宗都不会想到,八百多年前的这一改名,绍兴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圈,成为文人墨客的心之远方。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南宋在绍兴留下了一笔光辉璀璨的文化宝藏。
时至今日,绍兴的南宋文化遗存和历史痕迹仍然比比皆是,从城市名称、城市建筑、古迹文物都可以看出绍兴城市充溢着南宋的精致风雅韵味。宋韵文化一直流淌在绍兴人的血液里,造就绍兴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绍兴博物馆
今天,我们就去绍兴各地博物馆的馆藏中,探寻雅器里的宋韵!
藏于绍兴博物馆,二级文物。生活用瓷。器形类似汉代漆安盒。炉身作筒状,直口微敛,宽沿,沿面微凹,直腹,平底。底部均匀分布三兽蹄足,腹部上下各饰弦纹一道,四面贴'佛像'四尊,图像较为模糊。内外通施青袖,轴色均匀,轴层较厚。龙泉窑青瓷器。
藏于绍兴博物馆,二级文物。造型仿陶鬲。圆口,平唇宽沿,圆颈,鼓腹。垂状乳三足,中空。施豆青色釉。该器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莹润光亮。龙泉窑青瓷器。
藏于新昌博物馆,三级文物。梳妆用器,圆形,子母盖,盖面模印菊瓣纹。盒内及底不施釉,釉色青白,胎质白细。
藏于柯桥区博物馆,一级文物。外壁素面,内壁剔刻折枝荷叶、荷花,游鱼,浪花等纹饰,构图精巧,线条简练.形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写意画。釉色青绿,莹润可爱。
藏于新昌博物馆,一级文物。敞口,外卷唇,高颈,扁鼓腹,圈足,底中心点有旋削留下的乳突。胎色白质细腻。梅子青釉,施釉均匀,釉色透明,圈足露胎处呈紫色。龙泉窑青瓷器。
藏于新昌博物馆,一级文物。方锥形。印面正方,刻有阴文篆体'盧淵'(淵字实为走之底)二字,刀法古朴苍劲,笔力雄健。印纽为仰天鹿。印质莹润,色米黄。
藏于新昌博物馆,二级文物。文房用具。共两件,相向成对。均阔口露齿,高鼻、两眼圆睁,鬃毛蓬松略卷,形象生动。底平。乌石质。
藏于诸暨博物馆,一级文物。和'一'字形墨池,刻线流畅,制作工整,石质细腻润滑,砚岗右侧近砚池处有石眼。
藏于诸暨博物馆,一级文物。外缘不规则, 形似假山,高低起伏。内琢一椭圆形水池,有盖,盖面正中为龟纽,龟昂首顾盼,四足蜷屈,背纹刻画流畅,雕刻精致,形态逼真,盖的一端镂一小孔,作出水用。通体黝黑,石质细腻光亮。
藏于诸暨博物馆,一级文物。文房用具。略呈圆形,边缘不甚规整,砚体呈紫黑色。砚面呈自然平板状,以乳白色为主,伴以青色和淡黄色,石质细腻润滑,砚面一侧阴刻隶书'碧玉子'三字。
藏于诸暨博物馆,一级文物。制作精致,通体琢高低起伏的山峰32座。中部山峦拔地而起,边缘随势绵延起伏,显示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绵延起伏的雄姿。色黝黑,石质细腻润滑,磨制光亮。
藏于诸暨博物馆,一级文物。文房用具。共两件,大小造型一致。呈卧伏犀牛状,四肢蜷曲,昂首突目,头部长一独角,向后倾斜,口鼻上翘,两耳耸立,作警觉状,体态匀称,造型生动,琢工精细,石质细腻,通体黝黑,表面有铁锈色沁斑。
藏于诸暨市博物馆,一级文物。器身扁圆,光素无纹。子母口,宽平唇,唇面与口缘镶金箔,器表面有灰白色沁斑。盒居中镂一圆孔,将盖与底上下贯通,使呈环式。
藏于绍兴博物馆。银质,由座、托和盖三部分组成。座为兽首三足盘,子母口圆形托器,馒头形镂孔盖,为燃香出烟处。该器造型素雅大方,玲珑奇巧,工艺精湛。
藏于诸暨博物馆,二级文物。折沿,敞口,深筒腹,平底。口沿一侧开槽口流,沿面焊接提梁。器素表无纹,呈灰色。
南宋的气息,弥漫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河渠山野;南宋的气息,深深烙印在绍兴人的根脉之上。这份亘古弥新的宋韵,如经冬之古树,若不息之河流,与城市长相伴,永相依,形成了绍兴独特的文化品位,构成了绍兴城特有的人文精神,成为绍兴文化的又一源头活水。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