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③ | 你什么性格,就什么命运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辛峰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秦始皇》。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读到了秦始皇登上王位的过程,以及商人吕不韦与秦始皇的身世之谜,还有秦始皇登基后处理后宫之乱。那么,在此之后又会读到什么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合纵还是连横
在天下趋于统一的大势下,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人们并不是因为秦始皇的出现才认为天下会被秦国统一,实际上早在这之前就有这种看法了。
秦始皇的父亲子楚还在赵国都城邯郸当质子的时候,秦国就曾多次派兵包围了邯郸。秦国国君明知攻打赵国会让子楚没命,却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了。
赵国危难之际,齐国的鲁仲连找到魏国的大将新垣衍,劝他带兵去增援赵国。
“万一秦国打赢了赵国变得比现在还强,就遭了。秦国这种野蛮的国家越来越强,对于整个天下不是什么好事。”
经过鲁仲连的再三劝说,新垣衍终于同意出兵退秦。如果秦国真的和赵国动起手来,子楚和尚且年幼的秦始皇必死无疑。
救了秦始皇一命的人除了吕不韦,还有唯恐秦国变强的人们——例如鲁仲连。
鲁仲连说:“秦国不懂礼数,是根据在战场上斩获的人头来论高低的野蛮国家,不仅用强权威胁官员听命于己,还把百姓当作奴隶一样使唤。”
他还补充说:“如果不幸让秦国得到天下,我决不做这种国家的臣子。与其臣服于秦国,我宁蹈东海而死。”
也就是说,要是让他为秦国办事,他宁愿走进海里淹死自己。
秦国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位居强国之列,被众人视为争夺天下的强敌。在当时所有人的眼里,秦国一旦得到天下,自己的末日就要到来了。每个国家都试图削弱秦国的国力。
就这样一个名为说客的群体活跃起来了。
说客在各国之间奔走,为国君提供外交和谋略方面的建议。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苏秦和张仪,二人师从鬼谷子先生,习雄辩术,于七国之间游说。
苏秦在秦国以外的六国游说,提倡“合纵”之策:“六国各自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不如齐心协力,联合抗秦。”秦国则派张仪去各国宣传“连横”之策:“六国何不分别与秦国结盟,借此机会休养生息?”
一种是鼓励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另一种是宣扬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策略,“合纵连横”针对的目标是秦国,而其余六国因担心秦国太过强大会对自己不利,开始在合纵与连横之间摇摆。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因为主张不被采纳而离开楚国,最后在绝望中跳汨罗江自尽了。
当时的秦国就是强大到令人绝望。但是,强国在不同的国君手中也有不同的命运。或许是因为秦始皇当上了秦国的国君,加速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的到来。
利字当先
秦国是新兴国家,地处西北,相较于一直处于中原的各国,因侍奉周天子获得伯爵侯爵之位,被授予封地,秦人则是因为护驾有功才得以跻身诸侯国之列。
西北之地不过是因为秦人擅长畜牧,周天子就随手分封给了秦国。
也就是说,秦国原本带有许多游牧民族的特色。所以秦国的国君也具备鲜明的游牧部落首领的特征。与后来出现的成吉思汗还有帖木儿有几分相似,都是绝对的独裁者。不允许别人违抗自己的命令。
秦国也有这样的倾向,秦始皇的每一位祖先都是独裁者。而在秦国这个国家所感受到的游牧部落的特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利字当先。只要他们认为一个东西好,才不管是否名正言顺,统统都收为己有。
而且秦国和成吉思汗时期一样,任人唯贤,广纳人才。比如那位有名的孟尝君。他身为齐王的侄子,是宗室贵胄,颇有名望,手下云集了各种人才。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想将孟尝君收为己有,孟尝君便带着手下的人来到了秦国。
但秦昭襄王身边的人十分嫉妒,便挑唆秦昭襄王打消这个念头:“孟尝君可是齐王的侄子,恐怕来秦国是别有用心,实则为齐国牟取利益。”
秦昭襄王觉得这话有道理,但也不想就这样放孟尝君回国。这样的贤才如果不能为己所用,还不如杀了他,别的国家也别想得到。所以,不久孟尝君就被抓了起来。
孟尝君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开始思考脱身之计,在此过程中还发生了非常戏剧化的一件事,人称“鸡鸣狗盗”。
为了营救孟尝君,他手下的人思前想后,决定从秦昭襄王非常喜爱的女子入手。这位女子要求的报酬是一件狐白裘。
狐白裘是用狐狸腋下的白毛制成的披风,要一千只狐狸的白毛才得一件。孟尝君把这件披风带到了秦国,却已经献给了秦王。
孟尝君手下有不少能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狗盗”的神偷,“狗盗”的名声源于他擅长模仿狗叫。为救孟尝君,这个人把献给秦昭襄王的狐白裘偷了出来,又转送给那位女子,孟尝君也因此得以释放。
重获自由后,孟尝君连忙启程回国。谁知秦昭襄王反悔了,命人去追孟尝君一行人。孟尝君一行人逃至函谷关,正赶上半夜城门关闭。按照当时的规定,要等鸡打鸣了才能开启城门。
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不仅有神偷,还有模仿动物声音的人。这个人灵机一动,模仿鸡鸣的声音。守城的士兵听到鸡叫声打开了城门,孟尝君就此顺利逃脱。
只要有用的人才我都要用,如果不能为我所用,我就要杀了他。这就属于游牧部落那种利字当先的行为。
秦始皇其人
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和游牧部落的独裁君主非常相似,百姓也愿意接受这种独裁者的统治。并寻求统治者的指示。秦始皇也正能满足百姓的这种期待。
据《史记》记载,秦朝建国由尉缭计划,李斯执行。尉缭是大梁人,他曾为秦始皇相面:“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也就是说,秦始皇这个人,高鼻梁,细长眼,有鸷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处于穷困潦倒的时候能甘愿为人之下,得志时也容易反过来咬你一口。
有人说尉缭姓尉名缭,也有人说尉缭是一种官职。但《史记》中称秦始皇非常中意尉缭,常让他陪伴在自己左右,准许尉缭的吃穿用度都和自己一样,并对他非常谦逊。
秦始皇为一个外来的大臣做到如此地步,尉缭虽十分感谢秦始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仍觉得秦始皇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卑躬屈膝并不代表这个人很老实,正相反,他若是得势就要“食人”。他可以向你下跪,也可以残忍地杀害你。
他可以谦逊到尘埃里,也可以狠狠地把你踩在脚下。想到这里,尉缭丢下一句“不可与久游”便想速速逃走,但是秦始皇又拦住他不让他走。
尉缭想逃走,一定是因为发现了秦始皇现在对自己客客气气,将来也有可能翻脸不认人。他或许还预感到秦始皇会因为这种特质,变成整个天下的统治者。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因为秦国的强大,六国在与秦国的相处过程中所采取的“合纵连横”的策略。还有秦国这个民族源自游牧民族的利字当头的思想,以及秦始皇的为人和他的性格特点。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会读到什么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每本传记我们都会从留言中选出3-5个人赠出精美书籍哦!听书拿好礼,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吧。
今日互动
读完了今天的内容,你如何看待秦国统治者利字当头的思想行为呢?欢迎在文后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