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太极之“神”“气”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练习套路要做到这一点,打手技击也要做到这一点。做到“神宜内敛”,你的意图就不显于外,一切动作都是纯以意行,外形不露痕迹。如果做不到神意内敛,意图劲力都显于外,就会硬碰硬,造成顶抗。另外,“神宜内敛”能够使动作灵巧敏捷。这是因为精神专注;神不散漫,注意力集中,动作就会敏捷,感觉就会敏锐。

在“精神内敛”的同时,内气还要鼓荡。“气”和“神”是两个方面。神是内在的东西,气是外在的东西。拳论说:“皮毛要攻。”这个“攻”的意思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把内气集中到皮毛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提高“听劲”的灵敏度,另一个是提起精神,不至于形成呆笨、拙滞的状态。做到“气宜鼓荡”,就像充足了气的皮球,有弹性,没有凹凸之处,运转灵活。如果内气没有鼓荡,就会瘪,就没有弹性。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时时刻刻精神内敛,内气则要运行到皮肤、汗毛上来,精神不萎靡,劲力饱满不软塌,整个拳势动作大气饱满,沉实稳健。这样,在技击中就不会出现滞点,就不容易为人所制。

我认为,“神意”实际就是一个轴,它在体内越小越好,越灵活越好。而“内气”的鼓荡,则是越充足,越圆满越好。这样,整个身体就像充足了气的车轮,遇到外力,就能够运化灵活,不着一丝力。这就是人们形容的“搭手如翻板,处处如轴承”,使对手感到如陷漩涡当中,处处不得力。假如神意和内气不分开,精神不内敛,而是散漫,内气也不鼓荡,那么,人体这个球就瘪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技击效果就都不会体现出来。如 果长时间如此练习,人的精神就会蒌靡不振,松懈倦怠,不利于健康。太极拳虽然讲究松,但不是松懈;讲究柔,但不是弱;而是讲究在精神意念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求松静。所谓的“松静”,就是气要饱满,但不要出尖出头,也不能凹瘪。太极拳仿效的是大自然的运动。自然天体的运动都是螺旋形的,轨迹是弧形的,如果有凸凹断续的地方,或者轴滞住了,就会运转不灵活。所以,内气和神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练习太极拳时,要把神意专注于脊柱,让它来指挥全身的运动,同时,要把内气运行于皮肤、汗毛上,这就像一个运转的车轮,轴要灵活,轮胎里的气要充足饱满,这样就能够运转灵活。

做到“内气鼓荡”和“神意内敛”,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常年练习,默示揣摩,才能逐渐体会到这一点。自己练习是很难掌握的,必须有正确的师传,还要从思想上、哲理上认识清楚,要在实践中去体会、感悟。这种感觉,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体悟,学力浅薄者是感觉不到的。

“气宜鼓荡”的气不是指呼吸之气,而是内气,是一种能量,不能理解为把呼吸之气鼓荡到皮肤上去,这样做会造成拙力僵劲。当然,也不是没有力,而是处于二者之间。在推手时,双方的接触点一定要有力,就像轮胎和地面接触要有摩擦力一样,这样才能运化灵活,控制对方。

太极拳要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些都是强调神意。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我们练拳,要在意念上求,不能在力量上求。在力量上求,你是求不到太极拳的真谛的。练习太极拳时,要用意不用力,每个式子要先想后做,先看后行,在神意上下工夫。太极拳论还说:“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也就是要求我们练拳不要总想着内气的运行,要在神意上下工夫。有了神,就有内气。一个病体虚弱的人,要让他做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先通过站桩和缓慢地练习拳架,涵养精神,培植内气,使内气充足,经络通畅,最后达到气足神旺。

所以,神和气是相辅相成的。经络中有滞点和不通畅的地方,要想做到神意内敛和内气鼓荡,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周身练得通畅无阻,练得灵敏了,能使自身和自然界相合相通,才能做到“神宜内敛,气宜鼓荡”太极拳论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意思也是如此,要求你反复地练,一招一式地练,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练习,招法熟练了,渐渐地就会有一种感悟,能体会到老师所讲,也能体会到老师没有讲的,就能达到“懂劲”阶段。懂劲之后,再加悉心揣摩研究,最后达到神明阶段。在“神明”阶段,就能做到“精神内敛,内气鼓荡”——招招式式,神都敛于内,不出体;内气在体内周流,有一种鼓荡感觉。鼓荡劲,实际是一种弹性劲。练拳之所以能够健身,是由于四肢、肌体反复缠绕折叠,使经络肌腱柔韧通畅,就使身体有一种弹性劲,也就是鼓荡劲。在推手技击时,触之即旋转,触之即弹簧。

做到“内敛”和“鼓荡”,要先从外形上练,然后揣摩内气神意的运用,才有可能进入神明阶段。现在,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不注意这些,只是每天听着音乐打几趟拳,不重视神意和内气的锻炼,不研究招法,不讲究劲力,推手时总是丢匾顶抗,这就是由于没有做到“神意内敛”和“内气鼓荡”。神意和内气是内里和外面的关系,是阴和阳的关系,处理不好这两个方面,也就练不好太极拳。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实际是个松。这种松没有止境。要不断提高松静的难度,不断提高松静的水平。武禹襄把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总结为“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这是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提纲挈领的总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