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徽州晒秋,这个季节最靓丽的一道景色。
秋的诗意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秋风飒起,带着风韵渐入舞台。无论是十里红枫的惊艳,还是各地丰收稻米和瓜专果的香气,一年四季属中,再也没有哪个季节如同秋天这般绚烂夺目,这般地叫人陶醉与沉迷。
它是童年午后放肆的阳光,是村口懒洋洋眯着眼的大黄狗,是妈妈在院子晾起的大棉被,散发出暖烘烘的太阳味。以前听说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干大事一定要在下半年,因为下半年都是重要的日子。
下半年是大丰收的时间段,难怪有中秋节、重阳节等。下半年也是秋收丰收的季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满了各种颜色的农产品,可谓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颜色了。
丰收之后都会首先放在自家院子里,进行第一次晒,这个晒叫做脱水的环节,然后就是暴晒,直到晒干,晒干之后还会有一个自制的大风车,将没用的碎屑之类的清理掉,这个环节一般只有玉米和稻谷以及黄豆等能用到。
除了谷子、玉米之外,还有辣椒,以及一些干菜,这些都是乡里人自己储备好的相当于过冬的食物。
对于晒秋,人们最深刻的是,每年这个时候中秋节,都会回家,要么是帮忙一起去背玉米,要么就是在家里晒东西。
它本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农俗,只因一个不小心,误闯了诗人的眼,挠痒了摄影人的心,成了人们心中,最诗意的秋景。
在古居深山的篁岭,每当天气转凉,秋意渐浓,他们都要捧出层层叠叠的簸箕,将红的辣椒,黄的皇菊,橙黄的孔雀草,--晾晒在秋日里。
深吸一口气,漫山遍野作物的芬芳沁入心脾,盘桓着,仿佛万物同太阳之间,那亘古悠长的呼唤和应答。
村民们日出晾晒,日落收藏,赶上什么晒什么,山里种的,地里长的,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豆角,紫的茄子,还有稻谷,南瓜,芝麻……晒的都是他们劳动的成果,丰收的喜悦。
晒匾里的主角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宁静的屋顶,依旧鲜艳,那是大块张力四射、五彩缤纷的图画,是喜悦,是富庶,是妩媚,是热辣。
走过村落,还会看到每一户农家院落里,一串串玉吊坠似的玉米、白菜,簸箕上切得层层叠叠的南瓜片。阳光满院,空气中弥漫着作物的芳香。
人们忙前忙后,不紧不慢,在这里,人们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方式,岁月仿佛静止一般,简简单单,秋收冬藏,远离尘嚣,怡然自得。
相信谁也没有想到,这样流传下来的习俗,随后也会演变成各大菜系中的一个分系--蒸菜,晒好的干菜以及熏干的腊味会成为蒸菜的主要食材,但是晒秋的景色是永远无法忘记的,因为它是这个秋天,最靓丽的风景线。
篁岭的人们也许不知道,山外流传的一幅幅照片和画作,一个个游人美丽的梦,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他们以房为布,粮为色,把眺窗当做画板,将支架用作画笔,绘制出中国最诗意的秋天。
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间,白墙黛瓦,黄红两色点缀其间,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美景。
到了夜晚,小村灯火闪烁,每一扇窗里,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没有刻意的摆布,没有精心的设计,村民们随着自己的心意,在屋顶上挥动着曼妙的画笔,他们吐露了大地的心事,让秋天,无处可藏。
黄橙橙,红彤彤,这鲜艳的“大地色彩”,绵延了村庄的整个秋天。
在这里,身心能得到最直接的富养,在这里,能拥有难得的自由空间,张开双臂,思想在山水间神游,能让人暂逃世俗的喧嚣。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