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回 众人分御酒 宫内齐打歌

  第131回 众人分御酒 宫内齐打歌

文/阮  镇

  老郑走到那人面前:“我就是。”

  那人高声:“皇帝口谕”,

  一听“皇帝口谕”四个字,大伙条件反射地一齐跪倒在地。

  就连酒庄的人,还有食客,也都全跪下了。

  老郑高声:“草民听谕。”老郑的这一句比蒙照源的那句“我听着呢”,顺耳多了。

  那人高声:“皇帝口谕:值此团圆佳节,特赐酒一坛,钦此。”

  老郑也高声:“领旨谢恩。”

  这一回,大伙记得跟老郑一起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的人也在高呼“万岁”。

  那人叫大家平身后,一挥手,兵士抬着用红绸盖顶的一个大坛子进来了。

  那人把坛子交给老郑后,就离开了酒庄。

  老郑打开红绸顶盖,还有一层封口的皮质物件,揭去皮质物件后,一股醇香扑鼻而来。大伙立马围拢御酒坛子。

  围拢来的人中,不单单是自己人,包括酒庄里的所有人都围拢过来了。

  老郑冲其他人叫了起来:“你们围过来干什么?”

  内中一老者,音调也老高:“来领御酒啊。”

  老郑说:“这是皇帝赐给我们的御酒,不关你们的事。”

  老者说:“不对,你记得皇帝口谕吗?”

  老郑说:“当然记得啊。”

  老者说:“那劳烦你重复一遍吧。”

  老郑就高声重复了一遍:“皇帝口谕:值此团圆佳节,特赐酒一坛,钦此。”

  老者说:“请问,皇帝没有说只赐给你吧?”

  有人附和:“就是,这是赐给大家的,见者有一份。”

  老郑急了:“那差官不是指名交给我的吗?”

  老者不紧不慢地说:“那是交给你分给大家品尝,你明白了吗?”

  看着群情激愤的架势,老郑也只好装出一副识时务者的姿态:“兴许是我理会错了。既然是皇帝御赐给大家的酒,那就见者有一份。老人家,你言语,怎么分这御酒?”

  老者说:“既然是官差把御酒交到你手中,那就由你来分给大家。一人一碗,分完为止。”

  老郑说:“大家听到了吧,一人一碗,分完为止,那就请大家排好队吧。”

  话音刚落,人们首先奔后厨取碗,接着就排队。

  老郑一看,那队排了一条街。他们的人掺杂其中,有的排到了最后面。

  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五条街八条巷,人们纷纷涌到金凰酒庄,分御酒来了。

  老郑附在老者耳边说:“老人家,一人一碗怕是不够。”

  老者说:“你提醒的在理,御酒不在多少,人人都想沾一点皇帝的恩泽。”

  这时,又进来了两个老者。外貌、穿戴、举止、言谈极为相像,老郑仔细分辨,才看出些许差异来。

  第一位老者,眉毛有些细,第二位老者眉毛有些长,第三位老者眉毛有些翘。

  细眉老者说:“两位胞弟来得正是时候,我仨活到这般年岁,第一回碰到这事。”

  老郑一听,这三老者原来是三胞胎啊。

  长眉老者说:“我听说皇帝把酒赏赐到金凰酒庄来了?”

  翘眉老者说:“还说见者有一份。皇帝这么大的恩泽,说什么我也得沾上一点。”

  金凰酒庄掌柜的,是位圆滚滚的中年男人,他赶紧凑过来:“三老都在,快拿个主意吧。”

  老郑看出来了,这三老是金凰井拿得住事的人,就不再说话,听听此事怎么处置。

  细眉老者说:“这是破天荒的事,处置不当,必然会出乱子。”

  包括老郑在内,都点头认可。

  长眉老者看看翘眉老者,翘眉老者微微点点头,长眉老者这才开口说:“胞兄咋说咋好。”

  细眉老者说:“掌柜的,你的酒庄遇到过此等事吗?”

  掌柜说:“没有没有从来没有。”

  细眉老者说:“那太监传的皇帝口谕,是不是冲这位郑师傅说的。”

  掌柜连连点头:“是是是,是冲这位爷说的。”

  细眉老者说:“可是,为了能沾上皇帝的恩泽,我硬说皇帝口谕是对大家说的。这位爷虽说有些不悦,可最后还是认可见者有一份,实属一片好心。”

  长眉老者说:“这么说来,这御酒只是赐给这位爷的了?”

  细眉老者说:“正是。”

  翘眉老者说:“真是荒唐,真相大白,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细眉老者说:“此事胞兄我是做得不地道。”转向老郑说:“郑师傅,你们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恩赐呀?”

  老郑就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细眉老者说:“原来,你们是沾了你们主子的光了。你刚才说,皇帝称你们主子什么?”

  老郑说:“皇帝称我们主子大唐样备诏主啊。”

  细眉老者说:“大唐样备诏主,大唐样备诏,你们听听,是不是很入耳?”

  众人又点头又说是,很入耳。

  细眉老者突然想起,问:“你们的主子是不是叫做样备诏诏主蒙照源啊?”

  老郑一怔:“是啊,你老人家是怎么知道的呀?”

  细眉老者说:“我乡下一亲戚,就是随样备诏诏主蒙照源,去南蛮安家的。”

  老郑说:“哦。”

  细眉老者说:“这诏主算得是位仁义之人,难怪他手下的人也这般仁义。”

  掌柜说:“是是是,这位爷仁义,好商量,那这事怎么个处置恰当呢?”

  细眉老者说:“郑师傅仁义,我们也得讲仁义。我想这么办,把御酒还给郑师傅。”

  有人不乐意了:“不行,皇帝口谕明明是说赐酒一坛,没有说赐给谁,不赐给谁啊?”

  有人附和:“是啊,为什么说还给他们呢?”

  老郑说:“依我说,我们也喝不了这么多,尝尝什么味就可以了,还是大家品尝吧。”

  掌柜说:“这么多人,就一坛酒,怎么品尝啊?”

  细眉老者说:“难得郑师傅这么说,那我就拍板了。大家都散了,回家取一个酒瓶来,按金凰井的人户分御酒,你们认为可行否?”

  大家表示同意,就都回家取酒瓶去了。

  老郑的酒席是三桌,细眉老者让老郑从酒坛子里取酒。

  老郑取了三瓶酒,一桌一瓶。

  翘眉老者说:“少了。原本就是你们的酒,多取些。”

  老郑说:“够了够了,见多分少,给大家多分点吧。”

  长眉老者说:“果然仁义,果然仁义啊。”

  细眉老者让掌柜为大家公平分御酒。

  老郑说:“三位老人家请入席,让晚辈敬三位老人家一杯。”

  三老者谦让一番,说着:“盛情难却”,就分别在上首坐下。

  人们陆陆续续取来酒瓶,高高兴兴捧着御酒回家品尝去了。

  金凰井一户不拉,全分到了御酒,皆大欢喜。

  特别开心的是掌柜,他像圆球一般滚到细眉老者面前说:“今天这事,你老有什么说法?”

  坐在邻桌的翘眉老者说:“此乃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段佳话,是得有个说法才对。”

  长眉老者从邻桌站起身来,踱到御酒坛子旁,拍拍酒坛子:“掌柜,这是个宝贝,这是你金凰酒庄的镇庄之宝啊。”

  掌柜兴奋得手舞足蹈:“我把这御酒坛子供奉起来。”

  翘眉老者说:“这就对了。胞兄,你给书上‘御赐团圆酒’,这就齐了。”

  细眉老者眯着眼睛想了一会,一拍大腿:“有了,掌柜啊,我给你换个庄名,保你生意红如火把花。”

  掌柜也不问换的庄名叫什么,立马叫小二拿出纸笔,摆放桌上。

  小二磨好了墨,细眉老者站起身来,叫小二端水来洗了手,这才踱到桌边,拈起毛笔,在砚里慢慢搅动着,突然挥笔,一气书出:“大唐诏主酒庄”。

  在侧之人,无不赞誉有加。

  掌柜连连叫好:“真是笔精墨妙,笔精墨妙啊。”

  细眉老者又隶书“御赐团圆酒”,掌柜又连连叫好:“好好好,这下就齐了,齐了。”

  老郑没有想到,细眉老者竟然用大唐诏主做酒庄庄名,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翘眉老者说:“掌柜,你真是撞上大运了。”

  长眉老者说:“没想到,你这酒庄还出典故了。”

  老郑结账,掌柜死活不肯收钱:“你们给我带来了鸿运,我岂能收你们的钱?”

  临走,掌柜还送老郑一小坛金凰酒。

  老郑他们回到皇家驿站,正准备赏月的果品,来了几个官府的人。

  领头的也是不男不女的嗓音:“谁是郑师傅?”

  老郑迎上前来:“草民就是。”

  那不男不女的嗓音又尖又细:“皇帝口谕”。

  这是一天中第三次听到这四个字了,大伙习惯性地跪倒在地。

  老郑:“草民听谕。”

  尖细的嗓音说:“皇帝口谕:郑师傅带上全体人员,即刻进宫赏月,钦此。”

  老郑应声:“草民遵谕,立马就走。”

  大伙听说进宫,一高兴,把高呼“万岁”这事给忘了。

  尖细的嗓音说:“郑师傅,那就走吧。”

  老郑领着大伙跟在尖细嗓音的身后,七弯八拐,来到了宫中。

  尖细嗓音说:“上面坐着的就是皇帝,见礼吧。”

  老郑率大伙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一挥手:“平身。”

  老郑率大伙起身站立一旁。

  皇帝很年轻,也很随和:“你就是郑师傅吧?”

  老郑说:“是。”

  皇帝说:“唐九征平息了吐蕃的侵扰,功不可没。为庆功和缅怀先烈,在样备诏的竹林寺旁立了铁柱。派你在样备诏守护铁柱,而大唐诏主蒙照源把你奉为师傅。可见蒙诏主十分重视中原文化,你要当好师傅才是。其实,乌蛮也有许多值得中原学习的地方,你同时也要当好学生才是。今夜的月亮好圆啊,我们同是大唐人,要像这圆月一样团圆才是。郑师傅,你在样备诏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半个乌蛮人了吧?乌蛮人能歌善舞,今夜就尽情狂欢吧。”

  这时,天已经黑了,明月高照,特意为蒙照源准备的篝火也燃烧起来。

  皇帝和蒙照源手牵手来到篝火旁,老郑们早已经围着篝火打起了歌。

  皇帝也加入了打歌的行列。

  大臣们见皇帝兴致这么高,也融入到打歌的人圈中。

  打歌调欢快的旋律,在宫中回荡,这是史上唯一一次大唐皇帝和大唐样备诏主一同打歌。

  一直到深夜,狂欢才结束。

  蒙照源们回到皇家驿站,兴奋得一夜没睡。

  男的围在蒙照源身边,问这问那。女的围着瓦是男,打听这,打听那。

  老郑说:“诏主,我以为让我当你的翻译呢。”

  蒙照源说:“宫中翻译什么语言的人都有。”

  提起皇帝御赐团圆酒的事,蒙照源也来了兴致。

  蒙照源说:“皇帝一点架子也没有,跟平常人一样,与我无话不说。他说,太宗手上第一次酿造出葡萄酒。宫廷中酿造的名酒有酴醾酒、凝露浆、桂花醑、李花酿。他让太监领着给你们送去一坛子酴醾酒。我说,你们在金凰井金凰酒庄设席,皇帝就叫直接送到那里去。没想到,竟然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老郑说到“大唐诏主酒庄”一事时,蒙照源说:“由他去吧,不必管那么多。”

  客师傅问:“皇帝给你们吃什么月饼?”

  蒙照源说:“我带了一些回来,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提到月饼,皇帝说,他们打江山的时候,用饼解决了军粮难题。有了饼,才有大唐。想出这办法的那天,恰巧是八月十五。于是,大唐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订为节日。包含纪念,庆功,圆满的意思。八月十五正好是中秋,就定名为中秋节了。”

  老郑说:“皇帝怎么想起乌蛮打歌,还烧起了篝火。”

  蒙照源说:“前些天,只顾逃命,我不是让大伙丢下驮子,马匹不要了吗?为这事,我们和门卫发生了冲突。为了缓解和门卫的关系,我们不是烧起篝火,打了一夜的歌吗?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在用膳时,皇帝就提出,要我们在宫中搞一次别开生面的篝火打歌,以助兴。”

  老郑说:“幸亏诏主已经吩咐我们全都换上了乌蛮服饰,要不然真的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蒙照源说:“你们都看到了,皇帝那份高兴是真心的。”

  绵泡蛮憨憨地笑着说:“没想到,我们乌蛮打歌打到了皇宫里。”

  蒙照源感慨万千:“我们不白来这一趟,真是开了眼界,我们原来真是井底之蛙啊。”

  瓦是男那边,多半是些“吃什么菜”,“见到皇帝娘娘了吗”,“娘娘穿什么呀”的事。

  第二天,唐九征又来“皇帝口谕”,蒙照源高声:“臣大唐样备诏主蒙照源听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