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故宫文物藏品有赝品
前几天发现故宫一件关于徐悲鸿的藏品不太对,于是仔细地扒拉了几天,最终确定,此件为赝品,水准中流的赝品。
思来想去,还是在自己的公众号吐槽一下,
如下:
链接: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0545.html
自题:“卅七年重阳悲鸿。”钤“悲鸿之画”朱文方印。右下角钤“困而知之”朱文方印。
卅七年即指民国卅七年(1948年),徐悲鸿时年53岁。
图绘旷野平坡处,一匹骏马欲行又止,正回首张望。
“悲鸿之画”
“困而知之”
一、“困而知之”
这枚“困而知之”的印章是陈子奋先生在1928年之前为徐悲鸿先生所刻,在福州市博物馆内有幅《伯乐相马图》,正是徐悲鸿先生赠予陈子奋先生的,上头也有钤印着“困而知之”。
将落款处印章放大,如下:
对比《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中的“困而知之”,如下:
陈子奋先生治印严谨,与徐悲鸿先生交游多年,其最钟爱的几枚章皆是陈子奋为其刻制,如“悲鸿生命”“秀才人情”“见笑大方”等,当然还有“困而知之”这枚。徐悲鸿对陈子奋所治印章评价极高,“实超过彭汉里先生之作(彭作已极佳)”“皆至善尽美,均系鲜见之杰作。”
除了陈子奋为其治印,徐悲鸿先生踪迹遍及大江南北,与国内印人皆相往返,所以所用之印多出名家之手,件件皆为精心之作,异彩纷呈。用印的考究程度可以说是徐悲鸿先生与其他名家不同之处,可见资料中,闲章鲜有重复,具有唯一性。徐悲鸿的印章不仅为名家所治,于1939年9月于新加坡百扇斋钤拓两册,册子上徐悲鸿题记,并逐一注明作者、印文或者印石材料。2003年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其一印刷出版为《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困而知之”在第七十一页。
《徐悲鸿绘画精品选集》,P127
对比:
网站上放大截图所以比较模糊,但总体轮廓还是清晰的,
两相对比,治印水准之高低就十分明确了。“鸿”字的差异十分明显,三点水的最后一笔与“工”字的距离完全不同。
因为资料有限,“悲鸿之画”这枚章出自于谁人之手还未考证出,但此印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2012年9月,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福建博物院、徐悲鸿纪念馆编的《徐悲鸿绘画精品选集》,画册后几页也刊登了馆藏印章钤拓,“悲鸿之画”在第127页。
1.创作时间
按照题款,这是徐悲鸿先生在1948年重阳节那天创作的作品,即1948年10月11日。1948年10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北平还未解放,人心惶惶,徐悲鸿与北平众名人在为如何和平解放千年古都之事奔走。认真搜寻了几本权威的徐悲鸿先生的资料,这一天也许他正在中南海开会,又或者与齐白石一起,安慰他。总之是人心惶惶之秋,创作的可能性不大。
2.纸张
(用电脑屏幕看非常明显,手机可能看不清晰)
徐悲鸿将西画的写实与传统的没骨法相结合,加上他曾解剖过马匹,为此笔下的马匹“一洗万古凡马空”。笔法上有魏碑汉隶之意,马匹的骨骼和肌肉都十分明确,且张力十足,并非死板的二维视觉效果,其早期作品福州市博物馆的《伯乐相马图》就是典型的画法。马鬃、马尾硬笔一笔带出,流畅、飘逸。除了鼻孔、马蹄清晰之外,马匹的关节也是十分清晰,而绝不模糊不清。
细观故宫藏之《骏马图》中的马匹,尽管鼻孔、蹄子线条也流畅,确有徐先生笔意,遗憾的是头腿比例略有失衡,头略重,马匹胸肌扁平,腹部肌肉线条混乱,左前腿上部关节与躯干交接处交代不明,马尾鬃毛笔划反复痕迹最为败笔漏迹之处。
四、总结
文物鉴定的原则是一处错,就假,来不得半真半假。更何况,钤印的两枚印章都错,这幅画真伪显而易见。
文物征集打眼,是赝品,会导致国家财产损失,由于征集一定有繁复的手续,一般由多个人一起鉴定入藏,所以,出错往往都是集体错误。国有博物馆藏品出现赝品后,是否认同质疑、修正;目前并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也未看到相关的处理情况的新闻。一旦发现明确的赝品后,国有博物馆该如何处理呢?确实是个大问题。若是一级文物少了一件,对于管理者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但总不能赝品还不认,毕竟博物馆专业的权威性也是政府文化信任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故宫博物院是以收藏皇家珍宝为主的建筑遗址类博物馆,专业人员对古代字画的熟悉程度应当高于近现代的字画。这幅徐悲鸿《骏马图》的入藏经过如何,在网站上是不得而知的,若因早年的文物商店划拨而出现的问题,那就很正常。但博物馆文物收藏的系统化是否要考量一下根据不同博物馆的馆藏特色,对所征集的文物要有针对性和倾向性,个人理解,故宫的藏品还是以系统收藏古代宫廷画为主才妥。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文物征集往往会给鉴定人带来员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从事相关工作研究者往往心思细密,对自己要求严格,就比如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据说抑郁的其中一个原因就与文物征集相关的;后来,马先生以选择跳楼自尽的方式来告别世界。
事关重大,但既然发现了就说说,也无法投稿任何学术期刊,独自牢骚罢了。故宫官网上一共27件徐悲鸿的作品,继续学习,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