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志》探究(五)

正本清源的《州志考异》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编纂的《德县志》,对清代旧志的史实记载进行了通盘梳理。书中一再提到乾隆末年州人李有基的《州志考异》,称此书为校正乾隆州志之误的重要参考。因为是“考异”,不免吊人胃口:乾隆《德州志》中哪些记载有“异”?这些“异”是如何考的?考异经过了哪些过程?此书目前是否还存于世?这些疑问困扰着不少州志研究者。

百年珍藏 留一孤本

从《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得知,《州志考异》本名《德州新志考误》,如今世上仅存一部孤本,收藏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中国方志界有一学派,认为方志为地理之书,所以中国地理研究最高机构收藏方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2001年夏,笔者来到该所方志特藏部,在管理员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本《德州新志考误》。但因其是孤本,不允许复制,只好查阅抄录。

这部孤本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又是如何被藏入研究所的?笔者在书中发现了两枚钤印,上枚印文“从修堂原氏”,下枚是“杭州王氏九峰”。虽遍查资料仍不知原氏、王九峰为何等人士,但正是这几位人士的珍惜收藏,才令《德州新志考误》孤脉不绝,流传至今。

作者曾遭罪连及全家

《德州新志考误》的作者是李有基,乾嘉时德州人,字黻升,号东圃,是康熙《德州志》主编之一李源的曾孙,三代进士。旧志人物传称他少员异才,博涉经史,多识掌故之学。古文效法唐贤,有西汉文学之气韵。性格沉毅简默,好见义勇为。乾隆三十年(1765年)考中山东举人第一名,四十六年(1781年)中进士,《德州新志考误》就是他中进士后编写完成的。后授福建连城知县。兴利除弊,除暴安良,连城百姓称颂他“政简刑清”。

不幸的是,李有基上任不久便引祸上身,招致家庭日后的不幸。原来,李有基上任时,前任知县欠赋粮款不能偿清,上官不肯放过前任知县。李有基怜原知县贫困,就慨允代偿。其实李有基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只是敢于担当罢了。岂料欠款尚未偿清,李有基就病故于官。省巡抚便扣留李有基的两个儿子李锕、李録做人质,力逼父债子还。兄弟俩累日泣请于巡抚衙门外,巡抚方令李锕回乡筹款,李録仍被扣为人质。李锕回乡后东借西凑,变卖房屋家产,三年时间才凑齐,赎回弟弟。当知县最终却落得家破人 亡,令人唏嘘。

屡修屡废的乾隆州志漏洞百出

《德州新志考误》不是一部独立的志书,它是因乾隆《德州志》中存有太多的问题而考误编撰。因此,在介绍《德州新志考误》之前,有必要先说下乾隆《德州志》。

乾隆《德州志》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知州王道亨总修,习称王志。此书是经三督五促才修成,这在康乾之世人文兴盛的德州颇为异常,但其实正是由于德州人文尤盛,历史文化研究甚深,百家活跃争鸣,才使官方难于编出一部认识一致的高水平州志。康乾盛世,德州名人蔚起,特别受程先贞、田雯、宋弼私撰州志的影响,有志文士争相搜集德州百科资料,探究德州历史,私撰州志书稿,为家乡立言寄志。陆续又有葛枝挺、吴楚椿以及在德州做官的常熟许朝、太仓孙筠亭等编撰出的德州志稿,为官方修志备足了资料。官方修州志应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然而官方几次开馆修志,但由于对历史重大问题的争议,无人能驾驭其上,以致屡修屡废,尽管上官一再督促,德州却屡交白卷。时驻德州的山东督粮道葛正华,身为副省级高官,感到压力很大,难脱督导不力之责。于是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道亨刚接任知州之际,首先力促纂修州志,并且请来与他同科中进士的浙江秀水张庆源来执笔。

张庆源那时正在为生计为难,或许有求过葛正华,接到德州的邀请后,他兴冲冲地拉上他的弟弟、举人张庆浩前来履职。张氏兄弟对于德州敏感的争议问题不是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而是标新立异,甚至不顾志书体例,首设“沿革辨误析疑”专章,就二十一个焦点问题向德州史志界开战,推翻众论,自立新说。无奈张氏兄弟功力不足,或许过于仓促,新说露出破绽,只好不惜篡改碑文来自圆其说,这些都难免招致非议,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

李有基编《考误》为之正本清源

李有基考中进士后在家候选授官,由于他的学识和威望,也被邀参与修志,然而仅充当采录员打打下手,无缘参与修志要务。李有基对于主笔的臆断孤行很有看法,于是善言规劝,但主笔对他置之不理。因考虑到志书影响重大,不能置之度外,于是李有基边做修志事务,边对志稿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考误辩证,编章目与志稿一一对立,最后一统计,竟找出了162个问题,遂组成一部书,命名为《德州新志考误》。州志编竣,《考误》也成,于是李有基将《考误》一书呈总修王道亨参考,力图挽救。王道亨感到问题严重,认为志稿应该重修,但他此时已在调任济宁之际,重修已无时间,只好在序言中说明,感叹修志必须借证于当地人士方能周知其故。这是修志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教训,也是对德州志界的理论贡献。同时,对问题严重的章节“立命削刊”,以致乾隆《德州志》初印就带有明显的硬伤。例如,卷十一“从记·祠庙”十页与十一页内容就不衔接,且十五页重复,如此混乱,皆是被知州下令改版所致。

势单力薄 《考误》流传甚少

由于乾隆《德州志》存有严重问题,李有基的《德州新志考误》为指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考误而做,因此,两书形成了互相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须将两书对照来读,才能得到史实真谛。但两书并没有一同刻印、配套发行。当时的乾隆州志刻印数量大,发行广,至今全国各大图书馆大多有它的藏本。《德州新志考误》却是另外情形,书成之后没有刻印,仅为稿本,在庞大的乾隆州志大军面前,显得势单力薄,根本形不成抗衡之势,遂使乾隆州志得势而以讹传讹。

尽管如此,德州有识之士仍发现了乾隆州志中存在的问题。有人听说李有基有《德州新志考误》一书,于是借李有基在京候选福建连城知县路过家门之机,一边祝贺,一边求阅《考误》。李有基只好命子侄辈分头抄写,以满足众人的请求。无奈数人抄书难以应付众多友人的愿望,于是征得李有基同意后,将书刊印。但因私人出资,刊印不多,流传不广。

由于两书数量、流传范围的巨大差距,导致光绪末年德州编纂《德州乡土志》就全盘继承了乾隆州志之说。到了1935年,随着《德县志》的编印,才使得其中的一些谬误得以刹车。

如今,乾隆《德州志》对于今天研究德州历史文化依旧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书中内容的鱼目混珠,李有基《德州新志考误》一书的存在,为读者起到了提醒辨析的作用,这也是搜求此书的意义所在。

(0)

相关推荐

  • 晏非:《保德州志》考补举隅

    <保德州志>考补举隅 康熙.乾隆<保德州志>作为了解保德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时远事湮.史料有限所致,难免出现一些记载错误以及州志范围内遗漏的史料,作为后人阅读时当小心求证.笔 ...

  • 李南晖楷书《程子四箴》

    李南晖楷书<程子四箴> <程子四箴>,宋代儒家理学名篇.孔网交易存档信息显示,2020年11月18日,藏家以1.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买走李南晖楷书程子四箴六条屏的清代老拓片( ...

  • 河北安国刁氏

    家谱自序 刁包 乾称父,坤称母.则凡长乎我者皆兄也,则凡少乎我者皆弟也.四海之内皆同谱而必谱.吾家不亦小之乎.言谱也哉,虽然仁民爱物端自亲,亲始夷亲于民,夷民于物,墨氏之学也.是故百世一本,其内谱乎万 ...

  • 白塔抹烟——人文之美景

    白塔抹烟--人文之美景 威远白塔位于威远县城城东.威远河左岸岸边的文笔山上.清乾隆<威远县志--地理志山川>记载:"苏庄台,在县东三里,宋景氏七进士故宅,因苏家溪山有三台,故名& ...

  • 折遇兰生平事迹简考——折茂德

    摘要:折遇兰为山西乾隆年间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又是清正廉洁的官员.文章以折遇兰<正宁县志><看云山房诗草>和清乾隆宫廷档案.清道光<阳曲县志>为主要依据,旁徵折遇兰 ...

  • 秦观裔孙---明代名医秦昌遇传考注

    编修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的<乾隆上海县志>始有<秦昌遇传>(卷之十人物.艺术),其后<上海县志><南汇县志><川沙县志>等志书的秦昌遇 ...

  • 《德州志》探究(四)

    鲜为人见的<州乘余闻>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 ...

  • 《德州志》探究(三)

    弥足珍贵的康熙<德州志>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 ...

  • 《德州志》探究(二)

    明万历<德州志>折射人文鼎盛的德州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明万历<德州志>是明代的第二部德州志,在德州失传已二百余年.明万历<德州志>原貌如何?它记载了哪些内 ...

  • 《德州志》探究(一)最早《德州志》之谜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记.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记录这些史实 ...

  • 遼陽州志卷十五

    遼陽州志卷十五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戶口志 ○戶口 [ 里社附] 民者國之本也古曰司徒獻民數於王拜而登之天府何其重歟孔子式負版亦重民數之義也遼陽蒙我國家招徠戶口撫循安集生齒漸繁若再加 ...

  • 志·礼乐志(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陈秉荣||写在《保德州志译注》出版之后

    写在<保德州志译注>出版之后 文\陈秉荣 由陈秉荣翻译注释的<保德州志译注>一书在政协保德县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于2020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大16K精装本,一函 ...

  • 志·刑法志(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