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为何如此稀少
青金石的原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来自拉丁语Lapis Lazuli,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佛教称为吠努离或璧琉璃,佛教界常使用之,其工艺品称“青金”,古称“金碧”、“点黛”或“璧琉璃”。
Lapis-Lazuli代表的青金石是指蓝色的矿物群集合而成的,其中包含Lazurite——纯蓝色青金石(天蓝石),Hauyne——蓝方石,Sodalite——方钠石(苏打石)和Nosean——黝方石。其中Lazurite的含量越多,蓝色就越鲜艳。含有金色的青金石,就像是幽深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一般。而金色则是共生的Pyrite——黄铁矿。这种金星散布蓝色的色彩不会出现在其他矿石上,也让古人认为青金石是天神的智慧、神之眼,具有降魔辟邪的力量。
自古,青金石就作为财富、地位的象征,深受帝王、贵 族的青睐。据统计,在过去的2-3年里,青金石的价格,至少涨了3倍。从2013年开始,青金石几乎每各月都要涨价,且涨幅较大。极 品的老矿无金紫料帝王青,更是一珠难求。
青金石鉴别的方法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包括:颜色、质地和裂纹等。
青金石是一种舶来品,但相比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却要早很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金石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青金石容易混淆的有方钠石、蓝方石、蓝铜矿。冒充青金石的赝品和代用品有着色碧玉、着色尖晶石、着色岫玉、料仿青金、染色大理石。相似玉石特征如下:方钠石(又称苏打石),呈粗晶质结构,颜色均一,硬度5.5-6,密度2.15-2.35,折光率1.483-1.487,质地不如青金石均匀,有橙色和粉红色荧光。蓝方石,橙红色荧光,密度2.44-2.5g/cm3,折光率1.49-1.504。蓝铜矿,硬度小,为3.5-4,折光率1.73-1.83,性脆,无大的致密块体。着色碧玉(又称瑞士青金),用玉髓等假料人工着色而成,硬度大,为6.5- 7,折光率1.54-1.55。着色尖晶石(又称着色青金),用钴盐人工着色而成,硬度大,为8,折光率1.71-1.72。着色岫玉(又称炝色青金),浅蓝色,见不到黄铁矿,油脂光泽强,硬度2.5-4,折光率1.56-1.57。料仿青金,用玻璃仿造,由着色的深蓝色硫磺或玻璃构成的,见不到黄铁矿,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性脆。染色大理岩,硬度小,小刀容易刻动,遇有盐酸反应明显。
中国第 一篇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就记载了从夏代起帝王们使用青金石的实例。当时,青金石被赋予了特别优雅的名字:“天青”、“帝青”、“兰赤”、“金璃”等,足以想象它在当时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