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人到中年,过好自己的日子

公元(731年),30岁的王维状元及第,任太乐丞。这个官职并不高,从八品,掌管宫廷礼乐方面的杂物,虽说官职并不高,但一来是有编制,从此也是国家人了,二来,这个官职要做的事与王维的专业很对口,所以王维没什么不满的。

该请的客,该收的红包都顺顺利利的收了。

按照王维的本意,自己的业务能力还不错,又有玉真公主这个人事部大咖照着,用不了几年就能出人头地。

应该说,这个计划是很切合实际。

如果不是王维忽略了一点——天时,那么一切就会按照王维的机会走下去。

可惜,一向擅长做计划的王维却忽略了这一点。

新工作还没来及熟悉,就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无非是一些势力小人见王维春风得意好不羡慕,羡慕之余,心里便涌出了几分恨意。

“小样儿,看你嘚瑟得,我要举报你!”

要说,王维的运气的确差了点,人家刚说举报,王维就主动送上门了。

当时的太乐署的艺人正在广场上舞狮子,舞狮子有问题没有?

答案是没有!

但你不能用明黄色。在大唐,黄色是高高在上的,普天之下,能用的只有皇帝。

唐高祖时就曾“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有了这两座大山,后面的皇帝早早就用法律条文规定了明黄色乃皇家专用,谁敢用那就是僭越,是藐视朝廷,是要问罪的。

这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维有些措手不及,尽管他业务还没熟悉,尽管这次舞狮不是他一手操办的,尽管理由很多。

对不起,错了就是错了,再多的理由也挽救不了你的错误。

你是领导,你必须担负领导的责任。

于是还没来得及熟悉长安的王维就被赶出了长安,到济州做司库参军。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说济州司库参军也不错,还不是一个从八品的官。

的确如此,但一个在长安,一个偏远的济州,一个是随时都能升值的太乐丞,而另一个则是无人问的管仓库的库管员而已,就算你每天勤勤恳恳地做好笔记,每年将仓库的账目做的丝毫不差,也没人在乎。

什么是差别,这就是差别。

换做一般人,未必能适应这个落差。

前一秒还是万人羡慕万人敬仰的政坛红人,下一秒就是扫把星,有多远走多远。

但王维却适应了。

小小的司库参军他整整做了四年,直到张九龄执政,他才被拔擢为右拾遗。

右拾遗听着是不错,其实也只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

此后的他落在他头上的头衔很多,监察御史,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多是名字听着不错的小官。

6年的光阴足够磨出一个的雄心壮志,他本是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一身才华横绝天下(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任凭谁都看得出,他未来不是梦。

只因为一次偶然事件,他掉队了。

曾经肉眼可见的未来,顷刻间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触手便破了。

回想当初写下,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何等的热血沸腾,如今想来是多么的可笑。

什么宏图伟业,什么王侯将相不过是一场虚空而已,人到中年,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实在。

这次突如其来的遭遇,渐渐改变了王维内心,曾经那个锋芒毕露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圆润温柔的中年汉子。

此后他的官职一变再变,但我们很少看到王维在政务上有多大的作为。

提起王维,上平台的评价多半是他的才华。

即便是他自己似乎也是忘却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雄心,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似乎也在问:“雄心,我有过么?”

没有吧!

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夜里,青山绿水一片宁静,不用加班,这样的日子最舒服了,春天的早上,阳光升起,偶尔拨开树枝,顿时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什么是生活,这才是生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大好的深山幽谷看不见人,美好的落日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这样的景象,往日哪里能看得到。

人到中年何必要那么多呢?

为了彻底过上中年的生活,他干脆断了做官的念头。

公元744年,挂职的王维在蓝田买了一座别墅,开始过自己的中年生活,这本是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宅,坐落在蓝田的辋川山谷中,院子里拥有完整的园林、湖泊和亭台楼阁。

起先,王维是不习惯的,这里太安静,这里太宽阔。

可日子久了,他慢慢发现,人生到了这个年纪,似乎已经不喜欢热闹了,曾经的踏马观花,竟是如此肤浅可笑,而今他的最喜欢的无非是三五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常常能坐一坐,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屋,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这才是最正经的日子。

正因为明白,王维才写出了那首悠然自得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没有日后的变故,这种心态也许王维会一直过到老。

只可惜,这种少年老成的悠然自得的生活与历史,与大唐而言,与王维而言实在有限浪费。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王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战事的确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李白、杜甫、王维大唐的三大诗人都饱受其害。

和李白拼命从乱世寻找机会投简历不同,王维几乎是被迫的参与了这场战事。

他本是个官场局外人,历史偏偏用一场战事将他带入了局中。

当安胖子的大军打进长安的时候,悠然自得的王维还没来得及跑,吃泻药装痢疾,甚至装死。但安胖子依旧没有放过他。

你病了也好,死了也好,从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囚犯,我到哪儿,你得跟到哪儿。

极少出门的王维被带到了洛阳,同时被抓的还有我们的大诗人杜甫,只可惜,杜甫当时名声不显,人家看不上。

但王维却不一样,红了将近30年的诗人、作曲家、音乐家几乎没人不认识的,这样的人,如果归顺了我,对瓦解大唐官员的内心可想而知了。

于是,历史多了一副有趣的画面,画面的主角是王维与安禄山。

一个清秀俊朗,一个肥胖丑陋,一个不想当官,一个非要让对方做官。

是个人都知道这官是做不得,不用说人精王维了。

他极力拒绝,甚至想过越狱,但没能成功,最终为了活命,他选择了屈服勉强做了一个给事中,正五品的官儿,比自己当年的官职大了半级。

人到中年,可选择的地方太少,太少了!

按说做就做吧,反正我也没想升迁,过好小日子就好。

偏偏安禄山不争气,转年唐肃宗光复了大唐,开始清算投降派,王维作为一个有历史污点的人,怎么说都逃不过一死。

但他迅速从怀里掏出了一首诗证明了自己的向着大唐的心一直在线。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菩提寺私成口号

你看,大唐到处都是难民,皇帝和百官都跑了,我想跑可是没跑成,这个能怪我么,我也是没办法才接受了安胖子的官。

这首诗写得很真切,将中年人的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展现得淋漓尽致,唐肃宗看到以后顿时生出恻隐之心,再加上弟弟王缙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王维才保住一条命。

经此一事后,王维彻底放弃了自己内心的那点雄心壮志。

尽管他没能逃过官场,但过的却是白天按时上班,晚上回家礼佛,不吃肉,也不应酬,甚至,连碰上加班这样的日子,他能躲过去就躲过去。

日子过得平静如水,毫无起色。

但王维却觉得挺好,人嘛,到了这个年纪,又何必在意那么多,过好自己的日子,其他管那么多干嘛。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些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预感到要不行了,便让仆人摆好笔墨纸砚,给自己的弟弟写了一封信,然后从容离去。

纵观大唐这么多历史大咖,算起来王维是走得最从容,最安详,也是最幸运的一个。

从那次舞狮事件后,他似乎早早就明白了,人到中年,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