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1)

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庐知天下事

颐和园长廊彩绘“诸葛亮大破魏兵”。

杜甫咏怀古迹之五写道: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对于诗人杜甫来说,诸葛亮的声名纵贯宇宙,为万世景仰。三国鼎足的功业,不足以完全展示诸葛亮平生才学,尽管是功绩赫赫,对诸葛亮不过轻若一羽。

杜甫对诸葛亮评价之高,后人亦不乏跟随者。如宋代词人刘克庄写道:“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杜甫)发之。”

这话是说,人们对诸葛亮非常推崇,认为他完全可以与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功臣,如殷商的伊尹和周朝的吕尚相媲美,而西汉的开国元老萧何和曹参根本不值一提。

诸葛亮是琅邪阳都(今天山东沂南县)人,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诸葛珪,字君贡,是汉末太山(即泰山)郡丞。诸葛亮父亲去世较早,诸葛亮跟着叔父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荆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后来在南阳隐居。

叔父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以种地为生,安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地方,诸葛亮称之为“隆中”。诸葛亮喜欢吟诵《梁父吟》,常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具有济世之才,被人称作“卧龙”、“ 伏龙”。

当时,曹操已经消灭了北方的袁氏兄弟,占有河北四州,北方大半部分和中原地区都在曹操治下。马超、韩遂则占有西边的关中和陇右,刘表占有南方的荆州,孙权占有东南方的江东。

初平元年(194年),刘表由何进推荐任荆州刺史。刘表对东汉皇帝“不失贡职”,采取保境安民的措施,自初平元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去世,近二十年间,尽管中原和关中地区迭遭变乱,荆州却比较安定,很多北方人逃难到荆州。刘表虽然能够保境安民,却胸无大志,不敢开疆拓土,而对于投奔荆州的北方才学之士只能够给予赈赡,却不能任用他们。诸葛亮、徐庶、庞统都是一度荟集在荆州的俊杰之士,刘表却一个也没有任用。

官渡之战时,刘备在袁绍帐下。袁绍派他到汝南收编当地的黄巾余部,扰乱曹操后方,同时与刘表取得联系,夹击曹操。官渡之战后,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遂南奔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对刘备的声望有些忌惮,不敢用他,但又想依靠他抵御曹操,就让他屯驻新野。新野在汉水北,与襄阳隔水相望,是荆州的北方门户。

初闻“卧龙”之名

按照白寿彝《中国通史》的观点,刘备屯驻新野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有“卧龙”或“伏龙”之称的诸葛亮,这成为刘备成就三国鼎足功业的转折点。

刘备最先是从司马徽那里听说“伏龙”之名的。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为躲避刘表部将蔡瑁的谋害,马跃檀溪遇到隐士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号称“水镜先生”,刘备由童子引至水镜居住的庄院时,庄内传出弹琴声,遂侧耳驻足倾听。这时,琴声忽然止住,一人笑着走出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这人正是司马徽。

司马徽遂问刘备从何而来,刘备谎称偶尔经过。司马徽点破刘备必是逃难至此。

司马徽说,明公大名,如雷贯耳,至今如此落魄,皆因没有人才相助。如今天命有归,龙向天飞,都应在刘玄德身上。他说,对于需要人才的刘备而言,天下奇才如伏龙、凤雏都在荆襄之地。

当晚刘备歇息后,颍川人徐庶也来到庄上,向司马徽陈说投奔刘表失望而回的过程。司马徽有些责备徐庶,说他身怀王佐之才,却不识明主,还去投奔刘表。他说,明主(指刘备)就在眼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徐庶连忙称善。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谒见刘备,刘备很器重徐庶,延为宾佐。这时,恰好遭遇曹操部将夏侯惇、于禁引军来攻,徐庶当即为刘备画策,自烧屯粮,出城南走;夏侯惇与于禁以为刘备怯战,麾兵急追,不意伏兵四起,掩击一阵,杀得夏侯惇等七零八落,收拾残众逃回邺中。

刘备见识到徐庶的本领,但徐庶却说自己的本领尚不及诸葛亮,于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希望徐庶去请诸葛亮过来。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往驾顾之。”这话是说,诸葛亮不是一般人,必须刘备亲自登门拜访,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请到的。

这样,诸葛亮人还没有出现,名声已经深深印在刘备的心上了。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志》中描绘的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

在隐士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下决心登门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相助,完成心中匡济天下的志愿。

建安十二年(207年)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寻访诸葛亮,不凑巧的是,诸葛亮已经出门了,三人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得知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第二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时令正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而降。尽管刘备事先打探消息,诸葛亮这次又临时出游了,他们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寒暄并交谈一阵之后,只好留下一封信托诸葛均转交。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刘备更衣备马,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刘关张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未出茅庐 已知天下三分

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

午睡醒来,诸葛亮问童子有无访客,回答说刘皇叔在外面等候多时了。诸葛亮忙到后堂整顿衣冠,出来迎接刘备。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好似神仙。

刘备与诸葛亮二人叙礼完毕,分宾主坐下,童子献茶。

刘备对诸葛亮说,眼下汉室倾覆在即,备不量力,想施展抱负挽救天下危亡,苦于自己才疏学浅,至今没有任何成就。希望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这个抱负。

(0)

相关推荐

  • 真实的三国历史,读黎东方的《细说三国》

    春节假期闲赋在家不能外出,于是利用这段时间拿出久违吃灰的Kindle,下载了几部历史类书籍.其中<细说历史>系列之前就一直想读,这次就从最感兴趣的三国开始.利用两天左右时间读完,读完确实收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三)

    (紧接上期)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 汉朝时男子以二十岁"弱冠"为成年的标志,就可以通过举孝廉(由郡推举).茂才(即秀才,由州推举,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为茂才)等朝廷设立的举荐 ...

  • 年少不懂诸葛亮,如今方知丞相痴

    公元234年秋,天地肃杀,落木萧萧. 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在军士的搀扶下,来到军营操练场上. 望着那雄武奋发的士卒,他仰天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 这老人便是有着" ...

  • 从史料上来看,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属于现今的南阳还是襄樊?

    "襄阳说"令人啼笑皆非的二十四个学术笑话(14-24) 十四,"襄阳说"认为,<草庐对>中诸葛亮说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2)

    诸葛亮初出茅庐 赤壁建功 赤壁之战示意图 当时,曹操平息北方,中原已大致统一,关中诸侯也顺服曹操,征荆州.下江东开始提到日程上来,遂召集武将商议南征. 夏侯惇进言说:"近闻刘备在新野,每日教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3)

    借箭借东风 诸葛亮神机妙算 颐和园长廊彩画之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刘备为曹军败于长阪,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只身随鲁肃过江,遭到东吴一班名士的诘难.诸葛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4)

    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 演绎千古佳话 武侯祠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云: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5)

    诸葛亮治蜀 道不拾遗 风化肃然 成都武侯祠的诸葛亮殿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自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佐蜀汉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6)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其中第四次,孟获骑着大红牛,率领蛮兵呐喊着冲向蜀军营寨,结果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全跌进陷阱里.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7)

    诸葛亮北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 诸葛亮像,清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圣贤画像,纸本设色,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在228年至234年间发动的对曹魏的战争,前后共五次,未取得成功:曹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9)

    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上) 诸葛亮收服孟获 诸葛亮是智慧化身,贤相楷模,被人们尊为圣.崇为神,一生文治武功,忠义彪炳,死后谥封"忠武侯",这是古代作为臣子的最完美谥号. 诸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10)

    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下) 唐太宗称赞诸葛亮 唐太宗非常赞赏诸葛亮为相之公平忠义.据<全唐文>卷十<太宗皇帝.诸葛亮高颎为相公直论>记载:"朕比见隋代遗老,咸 ...

  • 孟母:懿范千秋

    子行乎子义, 吾行乎吾礼.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因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相传,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