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从13.76,到7.9,再到半...

餐后血糖,从13.76,到7.9,再到半年后波动在6.0-7.0,我用事实证明:纯中药可以治疗糖尿病

每当提及糖尿病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同中医,可以治疗糖尿病,为啥?

在我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利益,我们平心而论,中药除了那些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像麝香、人参、冬虫夏草等之外,真的贵吗?不见得吧?况且中医也就买中药的钱,而西医呢?一系列的检查、手术费、复查费等等的,究竟谁贵,我想不用多说了吧?

而正是因为利益的驱动,过度的宣传下,已经九个人都认为,中医治不了糖尿病,剩下的那一个,也只会盲从。

话不多说,这里就说一个自己经手的糖尿病案例,这个患者,糖尿病8年了,空腹血糖13.76mmol/L,一直在服用降糖药,他吃药的时间长了,发现降糖药只是对血糖有控制效果,但是吃了药之后他的症状,却丝毫没有得到改善。

我看完情况,开方:翻白草、苍术、乌梅、黄芪、山药、鸡内金、葛根、黄连、西洋参、熟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

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就给开了这样的方子呢?

这个患者,他主要的症状呢,就是口渴喜饮、浑身没力气、大便不成形、下半身怕冷,我看他的舌头,红苔黄腻,脉象是弦滑的,我一想,这不是上热下寒吗?所以我就围绕着“补虚”,一遍调脾,一边调肾,这样标本都能兼顾着。

而方子呢,我把益气养阴清热的玉液汤,当成了主体,但是患者大便不成形、下半身怕冷,这也不应该被忽略掉,因为中医看病,是需要从整体考虑的,所以呢,还得兼顾温中健脾、祛湿散寒,于是我又往里面加了附子理中丸,还有肉桂、苍术。

十五天之后复诊,身体明显有气力了,口渴也有所减轻,下半身怕冷略减,他去医院查了餐后2h血糖,是7.9mmol/L,我看他舌脉是舌红,苔黄腻,脉滑,于是,我决定增强健脾化湿,然后就在上方里面,加了白术、薏苡仁。

20天后,他又来复诊,其它的症状基本都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大便还是不成形,并且在半夜的时候,咽部痰比较多,这次他也提前去查了,餐前血糖是6.2mmol/L,餐后血糖是5.3mmol/L。

我看他,舌红,苔薄黄腻,脉滑,就调整了一下方子,保留附子理中丸的同时,我加了蜂房、浙贝母、黄芩,这是为啥?

其中的蜂房,是用来助化寒湿之邪,解决大便不成形的,而浙贝母、黄芩,是用来清肺化痰,解决半夜咳痰的。

又过了一周复诊,我看他各方面情况,基本都处于正常了,就调整了一下方子,继续温肾健脾,随访了一年的时间,患者说,这一年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则基本波动在6.0-7.0mmol/L。

对于糖尿病,这是我三年来,经手的108个糖尿病病人,当中的一个而已,当然,这108个,并非是全部都治好了,也有16个没有改善,算是失败了。

但是就这个病人的全过程来看,全程没用降糖药,都是纯中药,症状都改善了,况且对于那些只关注指标的人来说,餐后血糖,从13.76,到7.9,再到半年后波动在6.0-7.0。

自己说,中医能不能治疗糖尿病?纯中药对于糖尿病,到底有没有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