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6杜甫五古《潼关吏》读记
杜甫五古《潼关吏》读记
(小河西)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春夏间,时杜甫在洛阳回华州途中。此前不久,邺城之围失败,郭子仪兵退洛阳。朝廷再次担心叛军攻陷洛阳并从潼关兵指长安。于是潼关紧急加筑防御工事。杜甫路经潼关或正碰上潼关修城,有感而作此诗。
潼关:属华州华阴县。《元和郡县图志》卷2华州: “华阴县,望。西至州六十里。……潼关,在县东北三十九里。……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北至蒲关六十余里。河山之险,逦迤相接,自此西望,川途旷然,盖神明之奥(ào)区,帝宅之户牖,百二之固,信非虚言也。”
杜甫在潼关看到坚固的防御工事,至少有两点想法:一是“慎勿学哥舒”,也即再不能像上次那样犯低级错误。二是此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潼关不难,倒是叛军很可能选择其它进攻路线,例如,北部的芦子关。杜甫由此想到叛军可能从北部“回略大荒”直驱夏州的芦子关,那样的话,“崤函盖虚尔”。于是杜甫还写另一首诗《塞芦子》。
潼关吏(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踰。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草草:忧劳;仓促。《巷伯》(诗经):“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毛传:“草草,劳心也。”《魏书-贺泥》:“太祖崩,京师草草。”
大城:高大的城楼。小城:边塞险要处筑的屏障。《苍颉篇》:“障,小城也。”《承天军城记》(娘子关西紫金山老君庙石壁碑刻):“其缭崇墉于岩半,百雉云矗,冠小城于峰巅,万仞天削。”
要:同“邀”。
战格:战栅。城墙上的防御设施。一般由竹或荆柳编织而成,用以遮隔矢石。《资治通鉴》光启三年:“罗城西南隅守者,焚战格以应师铎(duó)。”
踰(yú):同“逾”。越过。《早度蒲津关》(唐-李隆基):“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
一夫:一夫当关。《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蜀都赋》(晋-左思):“一人守隘,万夫莫向。”《蜀道难》(李白):“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桃林:古地名。在潼关以东,为周武王放牛处。《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史记-留侯世家》:“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
百万化鱼:《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
大意:士卒劳役多么艰辛仓促,筑城在潼关道。城楼比铁还要坚固,城墙屏障蜿蜒有万丈有余。请问潼关吏,修筑潼关还是为防御叛胡?潼关吏邀俺下马步行,向俺介绍指着山隅。防御的战栅排列入云,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哪里还要担心西边的京都。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出入。危机时只要挥动长戟,当关从来只需要一夫。令人哀痛的桃林塞那一败仗,成千上万的唐军淹于河中喂鱼。请嘱咐守关诸位将领,千万别重蹈覆辙学哥舒。
诗意串述:此诗首4句写潼关所见。杜甫在潼关看到“士卒草草”,看到了辛苦劳作的士兵,他们在紧张地“筑城潼关道”。也看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无论是高大的城楼还是蜿蜒万丈的“小城”都是坚如铁石。于是杜甫“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潼关吏便要杜甫下马,指着山隅进行解说。末12句皆潼关吏的解说词。主要三个意思:一是说战栅又高又多,“飞鸟不能踰”。二是说“要处”,“窄狭容单车”。真要叛军来,一夫当关即可,“岂复忧西都”?潼关吏很自信。我想这也是杜甫的看法。关键是要“但自守”。接着潼关吏说到了上次潼关失陷的事。上次是哥舒翰主动出关,到了桃林遭到乱军袭击,导致“百万化为鱼”。这是血的教训。请务必嘱咐防关将,下次再遇这种情况,“慎勿学哥舒。”潼关吏也不知杜甫是个多大的官儿。希望杜甫跟守关将说下,下次吸取教训。杜甫明白,其实当年哥舒翰也明白。但守关将有啥办法,是皇帝一定要这样干。
“百万化为鱼”的教训,史有记载:《旧唐书-哥舒翰传》:“中使相继督责。翰不得已,引师出关。六月四日,次于灵宝县之西原。八日,与贼交战。官军南迫险峭,北临黄河;崔乾祐以数千人先据险要。翰及(田)良丘浮船中流以观进退,谓乾祐兵少,轻之,遂促将士令进,争路拥塞,无复队伍。午后,东风急,乾祐以草车数十乘纵火焚之,烟焰亘天。将士掩面,开目不得,因为凶徒所乘,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其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