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帝王世系表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其君主为姒姓,所统领的夏族曾是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夏族的首领鲧gǔn曾因治河不成被舜处死。后来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遗志,在对各地山川道路进行测绘的基础上采用疏导之法消除了水患,禹因此被舜确立为继承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灭掉了依靠禅让制度被确立为首领的益。这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传子的世袭制取代,作为一个王朝,夏在启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后应该才算真正建立。夏代文字目前还未发现,但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刻划符号,刻划符号虽然是独立发挥作用的纪事符号,但其与早期文字颇有渊源,且紧随夏之后的商朝已有相当成熟的文字,所以夏代已有文字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等古籍文献的记载,可清晰勾勒出夏王朝的君主世系和其发展脉络。夏朝早期的历史是极其混乱的,经历了失国、对立和复国等一系列血腥复杂的争斗。

太康是夏启之子,与其父同属只知纵情享乐而不恤民事的昏聩之君,终落了个被后羿驱逐身死的凄凉下场。后羿是有穷氏首领,尤善射箭,其在赶走太康后,“因夏民以代夏政”。此举表明虽然夏王朝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但古老的民主传统仍有其强大势力和影响力。后羿代夏政后,不仅终日沉湎于狩猎娱乐,而且将政事尽皆委任给谄媚之徒寒浞zhuó。寒浞以伪装善变为能事,将后羿杀而烹之后又霸占其妻室。正当有穷氏上层发生激烈的权位更迭之际,太康之侄姒相联合同姓诸侯斟寻,开始恢复家族势力。如此,立志重夺国政的夏后氏遭到了野心勃勃的寒浞的残酷镇压,姒相身死,而与之结盟的斟寻、斟灌两氏亦被剿灭。寒浞似乎已经独掌天下,但隐患已然生根发芽。夏后氏的姒相身死时,其身怀六甲的妻子缗从墙洞逃脱,并诞下少康。少康身居有虞氏的纶地,以“一成田地(方圆三十里)和一旅民众(五百人)”广施德义,并积极谋划复国。其派出女艾到寒浞之子浇的身边作间谍,又让自己儿子季杼zhù引诱寒浞另一个儿子豷yì,在接连扫平复国之路的两个障碍后,对内采纳夏王朝老臣谋略,对外依仗有鬲氏招揽遗民的少康一举荡平寒浞,重新夺回夏朝国政。自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绵延近百载。太康因“盘于游田,不恤民事”而失国,后羿是因纵情游猎而被寒浞乘虚而入丢失权柄的,而少康则依靠施其德以收夏众,消灭了“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的寒浞(慝tè,意为奸邪和邪恶)。从少康中兴到帝杼、帝槐,夏王朝开始进入由“治”到“盛”的局面。

少康之子季杼因从小就随父流亡,又亲身参加了灭寒浞之战,故其继位后仍能广施德政,并缔造了夏朝的最盛国势,彻底巩固了对东夷部落的统治。而季杼之子帝槐又是“能率禹者也”,即能够遵循大禹的德行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君主,所以九夷来朝,夏朝迎来辉煌时刻(九夷指先秦时期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下游一带部族的泛称)。从第9王帝芒到第12王帝扃,是夏王朝基本保持稳定的时期。帝芒曾东狩于海,说明夏王朝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东部沿海一带;帝泄时,则对白夷、赤夷、玄夷等颁行过新的王命,说明此时的东夷诸部仍然处于臣服状态;而帝不降时,率师伐九苑(今嵩山东北、洛河以南),继续向四邻展示着他那还未生锈的战刀。但帝不降之子孔甲在位时,夏王朝开始在下坡路上极速跌落。孔甲特别信奉鬼神之事,致使朝政荒怠,诸侯离叛,所以史书有载:“孔甲乱夏,四世而亡”,即夏王朝在经历过孔甲的祸乱后仅仅过了四代就灭亡啦。但夏朝灭亡的“功劳”要大部算在夏桀的头上。

夏桀恃其武力,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并且自命为太阳,老百姓不堪忍受,纷纷诅咒道:“时日曷hé丧,予及汝偕亡”(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能消失?我要和你一起灭亡!)。而夏桀面对怨声载道竟想通过武力威势进行恫吓,其以有缗氏在诸侯大会召开中途就撤回为由,大兴问罪之师,最后虽然灭掉有缗氏,但已然耗尽夏王朝累积下来的最后一丝气血,真可谓“桀克有缗以丧其国”。与此同时,东方的商汤在伊尹辅佐下逐渐具备了推翻旧王朝的条件。其一方面团结各地诸侯,建立了反对夏桀的联盟,即“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另一方面假借天命大造舆论声势,发布讨桀檄文,历数夏桀的种种暴行,声称要代表上天来拯救夏民。结果商汤击溃夏桀军队,天下诸侯齐来朝拜,夏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夏朝自禹至桀,共历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约四百余年。夏朝世系取自《史记·夏本纪》,因《史记》记载的商朝世系已大多得到了甲骨卜辞证实,所以其记载的夏世系应是有可信的。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是由禹在公元前21世纪得舜禅位而建立的。由于在公元前21世纪,黄河泛滥成灾,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在尧舜时期,治理洪水是当时的首要大事。禹的父亲稣采用堵塞的方法,多筑堤坝,用九年功夫没有成功。在舜治政的时候,稣被处死,舜又命禹治理水患。禹劳身苦思,采用疏导方法,历时十三年几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治水大业。他采用“准绳”“规矩”等测量工具和“陆行采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等交通工具来进行施工,他从黄河中段冀州开始(黄河泛滥的枢纽地带),一步步向东方的充州、青州、徐州、南方的荆州、豫州疏导,最后又折向西北去整理黄河的上游。他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分辟为九股,散其水势,然后再分为漯济流下勃海。因治水有功,舜禅位于禹。公元前2183年,禹即帝位于阳城(河南登封)。禹本姓姒,曾被舜定都封为夏伯,故国号夏。由于禹在治水时的辛劳艰苦,在位时间的声望,通达四海,获得百姓爱戴,诸侯尊崇,谓为华,故后世有“华夏”之说。禹建国有几件事,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第一:治理洪水。由于长期治水,禹了解各地的地势地产,风俗人情,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及人民联系,将天下划为九州:雍州(约当今陕西之地)冀州(约当今山西南部)豫州(约当今河南)兖州(约当今河北南部)青州(约当今山东)徐州(约当今苏北、皖北)扬州(约当今皖南、苏南)荆州(约当今豫南与湖北)粱州(约当今陕南)又分全国为五服(以王畿为中心,王畿四周五百里为甸服,五百里外为侯服,侯服外五百里为绥服,绥服外五百里为要服,要服外五百里为荒服),构成了一个以王京为中心的空间观念,又根据外地物产,制为九等贡赋,此及禹贡九州。据说禹集九牧之铜铸成九鼎,上刻各地方物,这九鼎一直成为传国重器,也就是国家的象征。第二:用益(虞)和(后稷)协助治水和治理国家。益掌火,在治水之前,以火焚山林,以驱禽兽;弃为后稷,掌播谷,在水平之后教民种植耕。同时命诸侯相互协助,调有余以济不足。第三:讨伐拒不合作治水的顽民有苗氏。盖当时治水乃全民动员也。第三:讨伐拒不合作治水的顽民有苗氏。盖当时治水乃全民动员也。第四:大会诸侯于涂山,将后至的防风氏杀死以明纪律。史称执玉帛而来与会有万国,执玉的是大诸侯(氏族部落),执帛的是小诸侯(氏族部落)。于是天下大治。第五:推进农业,建立农历。夏人建国后配合农时而制订以建寅为岁首(正月)的历法,最合乎农业的时序。此历法沿用到天就是那四序分明的阴历,我们又称之为“农历”。第六:大禹始称王,始定传子之局。禹死后曾也按禅让制度传位于东夷益,但由于益无显赫功业,众诸便沥之反对益即全,而拥戴禹子启。最后启将益杀死,即帝位。启即位后,便让禅让制除,建立了父子相告的君主世袭制度。世袭制度建立,标志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启是夏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曾大会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县许昌之间)。有扈氏不服,启率兵与有扈战于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之战”(《尚书、甘誓》记述的就是战争前夕发布战争动员令的内容)。最后是启灭有扈氏,既巩固了夏王朝统治,又确立了新的传子制度。启在位九年卒,子太康立。启在位时是位好逸恶劳的君主,生活极其淫逸放纵,喜好乐舞,沉湎酒色。启子太康则更荒淫无度,这导致了夏王朝统治下百姓的强烈不满。于是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作乱,太康被逼迁斟(河南巩县)。此乃夏早期的“太康失国”。太康死后,其弟仲康即位。仲康死后,其子相继立。在此同时,有穷氏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后羿擦持其善射,终沉湎于捕猎取乐,不理政事,并将得力大臣逐弃,任用奸人寒浞为相。寒浞对内行媚于后羿,对外广施财贿,培植党羽。最后寒浞趁后羿外出田猎,篡夺政权并杀后羿。寒浞又弑相,于是夏国统几绝。相妻缗正怀有身孕并逃脱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及大,由有仍(山东济宁)逃到虞地(河南虞城),并作了有虞氏的疱正。后来有虞氏的首领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二姚”嫁给少康为妻,并封田地一成(方十里为成)、民众一旅(五百人为一旅)。少康就凭这一成一旅为资本,联系夏朝旧众,灭掉寒浞,复兴夏朝,建都安邑,史称“少康中兴”。少康子杼,针对东夷人善射的特点,发明了防御的四甲,在覆灭寒浞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子杼即位以后,开始征代东夷,一直打到东海,由于康即位后,充分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致力于当年德政,对外积极改善与四周夷族的关系,国势逐渐强大,子杼继位后,仍能衽德政,继续发展国力,因此,在子杼统治时期,夏朝国势最为强大。到杼子槐即位的时候,各地夷族纷纷表示归顺,史称“九夷来朝”(九夷包括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杼由于为夏王朝的发展强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人称他“能率禹者也”。帝槐以后,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的统治基本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局面,对东部夷族的统治也基本可以维持。帝芒统治时期,曾东狩于海,说明夏王朝的势力一度曾发展到东部沿海一带。帝泄时,也曾对东部的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颁行过新的王命。帝不降时,曾伐九苑,说明其时夏王朝的武力还十分强大。帝扃之子帝廑即位时,发生严重的旱灾。帝廑死后,帝不降(帝扃之兄)的儿子,也就是帝廑的从兄弟孔甲即位。从帝不降到帝孔甲,王位的继承比较混乱,可能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王位争夺。夏王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帝孔甲是夏王朝第十四位王,他是夏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孔甲不仅生活上极其淫乱,而且特别信奉鬼神之事,因此朝政日益荒怠,诸侯纷纷背叛。《国语 周语下》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说明正是由于孔甲的祸乱,夏王朝只历四代即告灭亡。孔甲以后,夏王朝先后又历三王,分别是帝皋、帝发和帝履癸,帝履癸就是著名的暴君桀。夏桀是一个非常聪明而有勇力的群主,但足恃其武力,不修德政,终日沉湎于犬马声色,夏桀竭尽民力,榨光民财,大兴土木。由于宠爱有施氏之女妹喜和山民山氏二女琬琰,作酒池肉林,荒淫奢侈。忠臣关龙逢进谏遭杀害;太史令终古哭谏遭到迫害,被迫亡商。老百姓不堪忍爱,纷纷诅咒夏桀。夏桀又好大喜功,兴所谓问罪之师,通过艰难作战,最终灭掉有缗氏,也耗尽国力,史称“桀克有缗纷丧其国”。祸不单行,屋漏偏遭连夜雨。夏中心区伊洛一带由于伊水与洛水干涸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与此同时,在东方世居在今安微毫县到河南商邱一带的商国势力日益强大。到了商汤时候,由于积德行义,诸侯多叛桀而归汤。公元前1751年,商汤俯顺舆情,率诸侯之兵,讨代桀,与夏桀大战于鸣条(山西安邑,准河之南),即著名的“鸣条之战”。夏桀屡战屡败,向东南方逃走,终被商汤所俘,并被流放在南巢(安微巢县)。史称“商汤革命”。三年后,桀死,夏王朝灭亡。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共传十四代,十七帝。

夏朝君主世系图跳到导航跳到搜索(1)大禹(2)(3) 太康(4)中康(5)(6)少康(7)(8)(9)(10)(11)不降(12)(14)孔甲(13)(15)(16)(17)履癸夏朝君主列表夏朝君主大禹 →  → 太康 → 中康 →  → (羿 → 寒浞) → 少康 →  →  →  →  → 不降 →  →  → 孔甲 →  →  → 三皇五帝 →  →  →  →  →  → 三国 →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  → 五代十国 –  / 西夏 /  /  →  →  →  → 民国 / 共和国夏朝皇帝列表图及大事记夏王朝立国大禹即位后,安排皋陶作为接班人,可惜皋陶去世的比较早。之后,大禹开始培养益。大禹在位第十年的时候,到东边去巡视,病逝在会稽,益继承了帝位。三年服丧期满后,益把帝位让给了大禹的儿子启,自己则躲到箕山居住。不是益不愿意为帝,而是众人不臣服。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人们都去找启来处理事情,还说:“”启是大禹的儿子,他才是我们的君主”。于是益就把帝位让给了启。《史记 夏本纪》: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有扈氏部落对启破坏帝位禅让制的做法不满,带头不服从启的命令。启兴兵讨伐,在甘地交战。灭掉有扈氏部落后,其它诸侯们也不敢造次,都纷纷来朝觐。

夏王朝示意图2 少康中兴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只贪图享乐。东夷有穷氏部落在后羿的带领下趁机西进,太康逃走,夏王朝的政权落到后羿手中。后羿立太康之弟中康为帝;中康去世后,他儿子相继位;相不甘于做傀儡,于是就逃到别处了。相的儿子少康长大后,联络几个部落夺回帝位,然后少康带兵到东夷彻底消灭了有穷氏部落。夏王朝又振兴起来,史称少康中兴。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之前施行禅让制,禹传位于儿子启,开创中国世袭制的先河。

(一)夏禹立国禹是鲧的儿子,鲧死后,禹接替父亲工作继续治水。禹放弃鲧“堵”的治水方法,改为“疏”来治理水患,这样既解决了河水泛滥的问题,又可以用河水来灌溉农田。禹治水有方,得到人民的称赞。由于禹治水有功,促进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这就为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二)太康失国禹去世后,传位于子启。启传位于子太康,太康贪图享乐,不理政事 ,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夺权。太康逃走,有穷氏首领羿夺得了政权。羿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自己幕后掌控大权。中康去世,其子相继位。相不愿受羿的摆布,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开始称王。羿喜欢打猎,不理朝政,政权又被部将寒浞夺走。寒浞将羿全家灭门,又派兵攻打收留相的斟鄩、斟灌部落,相死在乱军之中。(三)少康复国相的儿子少康长大后,在有虞氏(舜之后裔)部落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膝下无子,便将女儿许配给少康,并把纶邑交给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收拢离散的夏族民众,又联络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联合起来击败了寒浞。复国后少康称王。少康派兵攻伐东夷有穷氏部落,取得大胜。后世称为“少康中兴”。

(四)四海臣服少康去世,其子杼(也作“予”)继位。他为了团结在东方的部族,把都城迁到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讨伐不愿臣服的东夷部落。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部落臣服于夏。槐去世,其子芒继位。芒去世,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部族与华夏族逐渐融合。泄去世,其子不降继位,他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五)夏桀亡国夏桀继位后,荒淫残暴,四处征伐,有不少方国对他颇为不满。商国首领汤联系其他对夏不满的方国,联合起来对夏桀进行讨伐。双方在鸣条展开大战,夏桀兵败自杀,夏朝灭亡。

夏朝的世系一般认为,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他在位的时候,东夷族势力强大。东夷族首领益曾经被舜任用,去管理草木鸟兽,后来又被禹选为继承人。虽然禹在位的时候让他参加天下大事的处理,并且在禹死时又被禅让给最高的权力,但是结果却由启继承了权位。于是益便率众向启进攻。屈原《天问》篇说:“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意谓启代替益作了君主,但却突然遇到灾祸,后来遭受忧患的启为什么却能够把拘禁解脱。从这段话推测,启和益之间一定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以启的胜利告终的,即古本《纪年》所说的“益干启位,启杀之”。居于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的有扈氏对启所实行的家天下不满,启遂率众前往讨伐,在甘(今陕西户县南)地战。战前,启在誓师之辞中指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因此上天才要“剿绝其命”。启借“恭行天之罚”①的名义与有扈氏作战,在舆伦上占了优势。战争的结果,有扈氏被剿灭,启的地位得到巩固。有扈氏是旧传统的维护者,《淮南子·齐俗训》说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启的时候,夏朝生机勃勃,启部在均台(今河南阳翟)举行盛大宴享,还在“天穆之野”演出了精彩的乐舞。启是一位能歌善舞的人,在舞蹈的时候,他“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②,有突出的表演。启的时候,乐舞的场面相当壮观,《墨子·非乐》篇说它“万舞翼翼,章闻于天”。这种欢乐的情景与讨伐有扈氏胜利后夏朝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关系的。关于启的品德,古代文献里有不同的说法。《战国策·燕策》一谓“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启被看成是贪婪于权位的人。《墨子·非乐》篇谓“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用弗式”,启被看成是一位只知荒淫享乐的昏庸君主。然而在谦家传说中,启则是一位贤王。启和其父禹一样,也处于传统观念尚有很大影响的时期,关于他的不同传说正反映了其品德的复杂性和当时社会观念的变迁。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从启开始,夏朝共传13世①、16王。古本《纪年》说夏朝共历471年,可能近于实际。夏朝世系如下: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1、禹2、启3、太康4、仲康5、6、少康7、8、(芬)9、(荒)10、(世)11、不降12、扃(局、禺)13、廑(胤甲)14、孔甲15、皋(吴、皋苟)16、发(发惠)17、履癸(桀)禹(姒文命,前2049年~前2005年)在位45年。姓姒,名文命,鲧的儿子。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禹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启(前2004年~前1966年)在位39年。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终年78岁。太康(前1965年~前1962年)在位4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仲康(前1961年~前1955年)在位7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相(前1954年~前1927年)在位28年。姒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后来的40年间为后羿等篡权。后羿8年有穷氏,是为暴君兼昏君。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当时夏后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处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寒浞32年姓寒(又作),单名一个浞字,又名漪。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庚申,公元前1982)。他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师父,还杀死了他的义父后羿,夺取了有穷国的半壁江山。后来他又继续穷兵黩武,兴师灭掉了夏王朝,使夏王朝亡国四十年之久。但后来,在公元前1908年,姒少康复国大军先后攻克了寒浞的两大封国,收复了中原地区的大部。紧接着便进军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寻都城。此时寒浞已经年近八十岁,无力征战撕杀,只好躲在深宫里苟延残喘。他的部下见大势已去,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活路,他们在夏军围城的时候突然反叛,杀入宫中,把寒浞从妃子的被窝里光着屁股拉出来,打开城门将他献给了姒少康。姒少康下令将他处以极刑,同时命令将寒浞一族斩尽杀绝。少康(前1886年~前1866年)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姒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明君。杼(前1865年~前1849年)在位17年。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槐(前1848年~前1805年)在位44年。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芒(前1804年---前1747年)在位5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泄(前1746年~前1726年)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不降(前1725年~前1657年)在位69年。不降,泄的儿子。在位6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扃(前1656年~前1636年)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廑(前1635年~前1628年)在位8年。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孔甲(前1627年~前1619年)在位9年。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皋(前1619年~前1616年)在位3年。皋,孔甲的儿子。发(前1615年~前1609年)在位19年。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桀(姒履癸,前1609年~前1577年)在位52年。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2年。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夏朝当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至桀时,延续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妺喜。桀十分宠爱妺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妺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又被成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长达500年的夏王朝结束。后裔夏灭亡后,剩余势力主要留在中原活动,还有两支分别向南、北方向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氏族人员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今蒙古平原,与当地诸族融合,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即有夏氏)之苗裔也”。《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即桀)子獯粥(另作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郭沫若、胡厚宣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夏桀灭后,商汤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重大事件夏朝的建立及政治状态禹死之后,为了争夺领袖的地位,启杀伯益继承禹位,又出兵打败有扈氏部落,启的统治得到各部落的正式承认,历史上称为“禹传子,家天下”。何谓“家天下”?传说,禹以前“选贤与能”,实行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是“天下为公”的时代;禹死传子,实行王位世袭制,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涂山之会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获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太康失国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他“因夏民以代夏政”,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失国让夏朝的统治中断了40多年。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少康中兴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城夏王之故都”,葺宫室,修钧台,视九鼎,天下诸侯纷纷拥戴。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坐钧台而朝诸侯”,重登天子之位,史称“少康中兴”。鸣条之战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进行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夏王朝帝王世系夏禹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启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 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太康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仲康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羿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相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少康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杼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槐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芒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泄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不降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扃扃,不降的弟弟。廑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孔甲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皋皋,孔甲的儿子。发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进一步衰落。桀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朝。夏王朝世系简表昌意:黄帝次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颛顼:昌意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骆明:颛顼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姒 鲧:骆明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姒 禹:姒鲧之子,公元前2166~前2060年,公元前2070~前2060年在位,葬于浙江绍兴市大禹陵姒 启:姒禹之子,公元前2059~前2050年,葬地待考姒太康:姒启之子,公元前2049~前202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太康陵姒仲康:姒太康之弟,公元前2019~前2006年,葬地待考姒 相:姒仲康之子,公元前2005~前1978年,葬于河南濮阳市相陵姒少康:姒相之子,公元前1913~前189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少康陵姒 抒:姒少康之子,公元前1889~前1874年,葬地待考姒 槐:姒抒之子,公元前1873~前1848年,葬地待考姒 芒:姒槐之子,公元前1847~前1830年,葬地待考姒 泄:姒芒之子,公元前1829~前1814年,葬地待考姒不降:姒泄之子,公元前1813~前1755年,葬地待考姒 扃:姒不降之弟 ,公元前1754~前1734年,葬地待考姒 廑:姒扃之子,公元前1733~前1713年,葬地待考姒孔甲:姒不降之子,公元前1712~前1682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崤山孔甲陵姒 皋:姒孔甲之子,公元前1681~前1671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县崤山夏高陵姒 发:姒皋之子,公元前1670~前1652年,葬地待考姒履癸:姒发之子,公元前1651~前1600年,葬于安徽巢湖市东北卧牛山夏桀陵庙号帝王姓名与上代在位年数终年终因都城籍贯陵地帝王关系夏(延传年数439年,16位君主,君主姓姒)启禹子9病死安邑山西安邑太康启长子29病死阳夏(河南太康县)仲康太康弟13病死安邑相仲康子28自刎帝丘(河南濮阳)少康相子21病死阳夏杼(住)少康子17病死安邑槐杼子26病死安邑芒槐子18病死安邑泄芒子16病死安邑不降泄子48病死安邑扃不降弟21病死安邑廑扃子21病死安邑孔甲不降子31病死北京市延庆县皋孔甲子11病死河南洛宁县发皋子19病死安邑履发子53国亡饿死卧牛山(安徽巢县)夏朝历史考(一)--湮灭于历史中的夏王朝夏朝历史考(二)--夏王朝帝王世系表夏朝历史考(三)--夏王朝的政治军事民政概况夏朝历史考(四)-夏王朝的衰亡之路

(0)

相关推荐

  • 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后人常以&quo ...

  • 极简夏朝历史:夏朝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去辨认夏朝

    套用当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的一句名言开头: 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地记载了夏朝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槐→ ...

  • 夏朝历史简况

    夏朝历史简况 原创2021-05-20 13:54:11·融雪21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从黄帝.颛顼.帝喾传到尧帝时,"天下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在大臣们的推荐下, ...

  • 夏朝历史考(二)--夏王朝帝王世系表

    梅花故事关注2021-05-03 02:13大图模式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 ...

  • 从五帝到满清王朝历代帝王世系表

    从五帝到满清王朝历代帝王世系表,非常值得收藏,做表者很有心,从五帝到夏朝,我们现在很多人包括学生对夏商知识都很缺乏,尤其后面的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

  •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崛起之路,附《夏商周帝王世系表》

    三皇五帝之传说 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深受后世子孙的敬仰.三皇五帝具体是谁,则众说纷纭. 在先秦文献中,三皇一般指天皇.地皇和泰皇,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是这样叙 ...

  • 五帝夏商帝王世系

    一.五帝时期 1.黄帝(公孙轩辕).少典氏的后代.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得到姓氏的有14人.娶西陵国的女子嫘祖为妻,生两个儿子:玄嚣(又名青阳).昌意.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子昌仆为妻,生儿子高阳.黄帝去世 ...

  • 商王朝帝王世系图

    商王朝的开创者是成汤子履,其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公元前17世纪时,假借天道声势伐灭了残暴的夏代末君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商.商王朝共传30个王,但却只经历17代,这是 ...

  • 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国学网

    历代帝王世系表 发布时间: 2006-11-8 15:22:27    被阅览数: 9415 次

  • 汉朝(西东汉、新、玄)帝王世系表(辈分、传承、追尊)及其特征

    (手机请横屏观看) 汉朝是一个让中华民族骄傲的伟大王朝,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 言其特殊性,说之不尽,比如"四百年大汉"却分裂成了两部分,中间断了15年(8-23),这个时间和大 ...

  • 晋朝(西东晋、桓楚)帝王世系表(辈分、传承、追尊)及其特征

    (手机请横屏观看)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与之前的汉朝.之后的宋朝一样,都断成两截. 前期的西晋是统一政权,后期的东晋是偏居南方的半壁江山,从这一方面看类似于宋而不似汉:东晋开国皇帝并非西 ...

  • 历代帝王世系表

    PS:以古代大一统王朝世系为主,战乱大分裂时期的小政权皇帝之类的就不去统计了,太乱. (纯手打,不喜勿喷.) 秦朝 东西两汉 东西两晋 隋 唐 辽(契丹) 南北两宋 金 大元(蒙古) 大明 大清(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