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山塘街
再说山塘街
去年初到苏州,因住在阊门外的山塘街附近,有感于七里山塘的胜景和名气,游走了一趟就着急地写了一篇《七里山塘到虎丘》,生怕辜负了如民歌和评弹里唱的姑苏好风光。自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我全程徒步也差不多有十几次,全程是从阊门外的渡僧桥开始,到虎丘山门再返回,往返七公里多。
第一次走山塘街是一个外来游客的心情,兴趣在于沿街的古迹,包括记载的“横七竖八”的十几条桥,也包括白居易祠、众多的会馆、五人墓、贝家祠堂、南社纪念馆,被一街一河串起来。走的次数多了,渐渐开始呼吸山塘街空气中的历史,也在历史的穿越和回归现实中,喜欢上这条街上如今的市井。
山塘街一头是东南都会第一门的阊门,另一头是“吴中第一山”的虎丘,自白居易建成时的唐朝起,就渐渐繁荣。东南一头的“阊门”二字在古代常常就是这个城市的代名词,顾颉刚的《苏州史志笔记》中把阊门与京城的前门、天安门一比。西北一头的虎丘虽然海拔只有三十多米,却是“江左丘壑之表”,苏东坡直白感叹:“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山塘街联系阊门与虎丘,见证了自唐以来苏州的繁华和落寞,处处散落着世事变迁的印记和人间百态的叙说。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全长十二米多,阊门是全画卷的高潮,出阊门经山塘七里到虎丘收笔,山塘街是浓彩重墨的一段。清朝人顾禄著《桐桥倚招棹录》一书,实是山塘、虎丘的方志,分十二卷分别记录山塘街至虎丘一带的山水、名胜、寺院、祠宇、冢墓、第宅、古迹、市廛……。顾禄书名中的桐桥即是山塘街之半的一桥,也是当时繁华地,时人有诗《桐桥舟中得诗》可见一斑,“千古峨眉女,此中载得多。三春红烛夜,一片画船歌。”
如今的山塘街从渡僧桥到新民桥这开头不长的一段从来都是人流拥挤的,这是过往游客的必到之处,是重新修葺过的,与市区的另一条平江路相似,有着商业的时尚和热闹。过了新民桥洞,往虎丘方向,在星桥之前还是有些拥挤的,这一带也有些特色餐馆和特产店。过了星桥之后,人明显少了,偶有人试探着走几步到白姆桥觉得无趣会返回,也有做过深度攻略的会继续往前,却是廖廖,不会影响到本地 住民的生活节奏。
我正好是星桥开始,可以认真的走。从这里起,可以拐进一个巷子,有薛家湾水乡民居的天然,也可以在某处雕花门楼穿进去,虽有居民或者学校,一个人进去不会引人注意被阻止,可以自在的看一阵子。还可以仔细看看地面铺的旧条石,有些上面刻有字:“某某先考墓碑”,我也见过似乎是“师俭堂“的字样。曾经有着繁荣街市和香艳传说的地段,如今都是最普通的市井生活,路边停着不少的电动车,晾晒着衣物挤占了一部分道路,对面的河边还有人在洗衣物。当年最繁华的桐桥显的有点冷清,只有桐桥遗址的碑立在桥边提示这里的曾经。野芳浜据说是最香艳的地方,当年董小婉、陈圆圆在这一带的画舫上与一些才子们唱和喜乐。从现在野芳浜的地理看,是两河交叉处,河道宽,想像当年是可以容许多船只穿行的。如今有一座石桥落魄地断在水里。关于山塘名妓的传说最易吸引游客,常在听到导游提及时,会有人追问和议论,故事带回家又会有演绎更多版本。董小婉有冒襄留下的《影梅庵忆语》,可见她困顿的一面。也可知,这些美丽的躯体,也是为了讨生活,没有那么多的香艳和浪漫。如今的野芳浜河面陡然变宽,街上行人不多,显的格外冷清。
南社纪念馆和义风园的五人墓相距不远,靠近终点虎丘。虽说《五人墓记》当年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是复社领袖张溥的作品,入园的人不多,我也常进去随便走走。我总觉得这两处正好看懂江南士人和平民的自觉意识,五人墓也是江南士人和平民的一次互动。虎丘的千人石曾经举行过有名的复社集会,山塘街的张公祠后来有南社的雅集。其实江南士人从东林党、复社到南社都有着同样的精神传承,这样的精神正是历史最敬重的。
走的次数多了,看到散落在山塘街上的这些遗迹,是不用仔细的看,走到某一处会不自觉融进一些历史场景,也是漫无目的,有点意识流的感觉。毕竟这条街上的空气里是有很多各朝代的浓度,就在同一处位置层积着。后来我更像是健身徒步,但总是和健步其他普通绿道感受不同,这就是山塘街。
徒步山塘街还有淘旧书的乐子。沿山塘街有好几家旧书店,初来最热闹那一段的古戏楼下是有一家旧书店,不久就撤了换成别的店。其他的旧书店都在人稀少的后半段,其中风义园旁边的“东林书店“最有趣。店主是一个大学老师,两间房子的旧书差不多从地面堆到屋顶,没有整理,每次去就近翻弄一通,总会挑到几本。这书店平日里也不怎么样开门,周六日都不一定开,想去淘书要加了店主的微信预约。开门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大堆里淘书,累了就坐在房外的路边和店主聊天,店主很懂得书和苏州的人文,在《苏州文史》杂志上有很多文史类文章发表,可以坐着和他聊很久。
我分别在一年四季里走过山塘街,春天可以一路看着垂向水面的柳枝萌芽;夏天是玉兰花开在路边和人家的墙头;秋天穿过山塘街到虎丘看枫叶和银杏林的落叶;冬天沿途的腊梅花一直开到初春,雪压腊梅花是好景致。我也乘船顺山塘河换个角度走完全程,还特异选了个雨天走了一趟。今后住在这里,还会走,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