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铁军丨“小故事”构建“大格局”
“大家下午好,我叫郭小庆,来自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很荣幸站在这里演讲。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镜头下的'两山’实践。”……
……“炎炎夏日,邀约好友、携手家人,崇山深处来避暑,走进爨底下村。这里依山傍水,明清两代的老建筑高低错落,呈扇形展开。”……
2021年8月27日,郭小庆参加第二十届首都环保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并取得环境管理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上面的片段现在仍然久久难忘,“可是当时大脑真是一片空白”,他笑着说。
时光倒回8月初,未来的冠军郭小庆,有点烦。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2021年的雨似乎比往年更多一些,短时强降水的频频光顾让这个夏天不是很炎热。当然,他烦躁的不是天气无常,也不是边塞诗人岑参那种“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的愁绪,而是代表全局出战市级比赛的复杂心情。
何谈复杂?因为他这个代表不是靠“点将”,是比出来的。
培养选拔“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优秀青年干部一直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百年大计,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组织选拔比赛,并邀请央视传媒的专家担任评委。彼时的郭小庆如同一匹惊艳的黑马从斜刺里杀出,最终折桂取得代表资格。也许是作为唯一脱稿的演讲者打动了评委,也许是同事和前辈们的准备不足、发挥不佳,他说不清。
可以肯定的是,以初赛的演讲稿和磕磕绊绊的表达,去市里参赛是行不通的。“不是不能,是不行。”他的口气斩钉截铁。
所谓青年干部郭小庆,其实不年轻。
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今年二月正式投身门头沟生态环境保护大家庭,算是京西生态环保铁军的一名新兵。“从军”之前,他既有黄土高坡上石油开采的实习经历,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磨砺自己;又有浙江嘉兴基层企业工作经验,以坚定理想、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淬炼灵魂。他带着胆识和阅历来到这里,自然不甘心在更高层次的舞台上充当背景。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他来说不是职业,是事业。
在立足本职的前提下,在同事前辈的建言中,新的演讲稿出炉,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革命老区盛世新颜的深厚情感,和推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不懈追求。他抓住一切机会排练,上班路、午休时、晚饭后、睡觉前,还利用工作间隙邀请大家观摩,一遍又一遍,借此寻找状态。一个“喋喋不休”的男人背后,是一群沉默的支持者,是一双双饱含期许、同频闪烁的目光。
这个故事,是小事儿;努力讲好身边的环保故事,助力构建全民共享共治的“大环保”格局,不是小事儿。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有。从这个角度看,郭小庆无疑是幸运的。
市级比赛当天,他只有一个念头:展示最好的自己。站上讲台的一刻,连这个念头也记不得了,从紧张到松弛,到忘我般的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门头沟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事例,也展现出京西生态环保铁军勇担使命、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第一名的成绩是意料之外,亦是情理之中。
有人问他,要是成绩不理想,会不会失落?他说也会,也不会。他收获的不仅是与日俱增的表达能力,还有对本职工作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个人名次不佳会惋惜,但是能借此机会,在全市呈现门头沟区生态环保工作成效和铁军队伍的精神风貌,更是成功。
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只要付出,必有收获。
在门头沟生态环境保护大家庭中,有很多人像郭小庆一样,他们或是深耕一线,挥洒青春和汗水;或是数年如一日,磨炼技术与能力;或是构筑桥梁,联结企业助发展;或是面向公众,厚植绿色与希望。他们立足自身岗位,结合区域禀赋,兼听各方声音,察纳良善雅言,用自己的方式当好守护者和传播者,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作为新时代的“两山”理论守护人,我们亦是最有活力、最应该为之奋斗的一代。
用他自己的话结束吧:“成绩,只是开始。”
作者:邓一鸣 王丹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