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笔记:李迪城的庙

梁东方

李迪城村和周围一系列的崔迪城村、于迪城村、肖迪城村一样,行政归属是徐水县,地理位置上则在徐水清苑和安新三县交界的地方。这里也是西部的河流最终汇入白洋淀的广袤平原,堤坝与水道、引水渠和树林遍布,其间的道路往往狭窄甚至艰难。遇到对面来车经常会出现错车困难,有可以容两车对向行驶的路,就已经算是大路了。

在立秋以后的绵绵雨水中,酷暑终于过去,青纱帐之间的高高的玉米高粱之上笼罩着的热气被凉爽的风吹去,透着难得的清爽。驱车行进在这样的路上,虽然时时都有下去走一走的渴望,但是因为停车会导致来往车辆拥堵,所以只好不停顿地摸索前行。

所以说是摸索前行,是因为曾经远远地在堤坝上遥望到的李迪城村的翘角飞檐的大庙,一旦走到村子里来找的时候却也并不容易。泥泞湿滑的村路上没有任何指示,导航上的位置则总是忽略了门与墙之间的区别。

在后墙的位置上和我们一前一后也处于寻寻觅觅的状态的另一辆车,最后还是跟着我们进了这大庙的大院。胖胖的司机下来说导航把他害惨了,而打了他车来找大庙的人竟然来自武汉,是慕名寻找到这里的。

这个叫做普偈寺的宏大的庙宇显然还没有完工,院子的规模很大;很大规模的院子里只远远的中轴线上有几座殿宇,和中轴线一旁的侧房。很多的地方还都种着蔬菜与庄稼。在这里倒是终于可以停下车来,欣赏一下青纱帐的好景致了。

玉米和高粱在青色的天空下,仔细看各个不同,整体看却身高一致、叶子的走向也一致;这样美妙的时刻里,是有秋风却仍然是夏景的难得:周围的一切都蓬勃蓊郁,断无秋日的衰落凋零。

又有风吹过,宜人的、不粘稠的、清凉的、爽宜的、青色植被的气息,带着玉米高粱各自的味道,丝丝缕缕,不绝于呼吸吐纳之间,让人对于平原上的美与宜人,又有了一种可以刷新一下的好感觉。

不知道是这样的好气息滋养着整个庙宇,还是整个庙宇里的气氛滋养了植被;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容人反复的疑惑,是因为厕所边的狗笼里,品种不同的三只大大小小的狗,看见陌生人来,也都一律采取了不闻不问、视若无睹的态度,继续安然地趴在那里睡觉,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这种很佛系的态度在周围的民居里看家护院的狗那里是绝对罕见的,这难道不是受了这一片的好气氛的影响吗?不应该仅仅是我们在庙宇这样的地方被暗示应该有的那种,远离尘嚣、无关功利的高远之貌吧。

菜地那里传来一阵轻轻的笑声,几个干活非常肯出力气的居士和几个青色长衫的尼姑正在摘茄子。这是今天中午的斋饭材料,她们沐浴在纯正的自然环境里所洋溢出来的质朴的欢欣,非常有感染力。

地面上的泥水在仅仅铺了石子儿的地面上给让出了行走的路径,她们在一上午的劳作之后载着全部的收获在谈笑之间走向厨房去了。厨房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副锈迹斑斑的钟磬,时近中午,一个长衫尼姑敲响了它,声音清脆曼妙,马上就飘了开去,在整个院落和与这个安静的院落相邻的村庄上空久久回荡。

这时候的普偈寺里洋溢着一种非常珍贵的幻境感,天上的云和院子里的风,菜地边的殿宇里偶尔的佛号之间,就满满的都是这回旋不已的钟磬之声。你会一下子什么也不再去看,又什么都在看,从心里到嘴角都一起微微笑着,为这乡间难得的站脚之处而怀了万分的感激。

的确,除了中轴线上的主殿之外,整个庙宇的院落都还有诸多乡间民居的特点。菜地、畜栏、柴草棚,连泡桐树下那一溜红砖的颜色已经非常暗淡了的小窗小门的公家房子,也都是几十年前的乡间惯常景致。

将教义融汇在具体的生活里,物我无间,不将建筑的仪式化搞到隔离开生活的程度。这种寺庙建设与管理的观点,的确是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融入感;当然,这里是不是仅仅因为一切还都在建设之中,才很自然地呈现了这么一种很难能可贵的格局,还有待观察。

在最后的主殿二楼,有藏经阁或者寺院图书馆。周围的回廊有四面八方各个方向上的辽阔视野;在没有什么高大建筑阻挡,甚至大多方向上都是田园的这个高度上,几乎可以说是周围一带的制高点了。尽管向东向南望去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和树冠高积成墙的大堤上的树行的不尽绿色,但是白洋淀的水气似乎已经可以洇润过来,让人感到隐隐的温润。

在平原深处,在河流尽头的湖泊边缘地带,乡间的宁和在寺院里有非常集中的体现。那些修葺未必完整的殿堂和院落里,处处好像都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平稳与周至;任何人与事,只要到了这里,便已经是到了高远的终极之地,尽可以俯瞰、可以回望。

这种人类在大地上自然而然地栖息着的往昔旧景,这种尘埃落定的安定感,从来都是人类的奢侈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有越来越是的趋势;这大约就是包括那位从武汉慕名而来的人所要追求的东西吧。

主殿前有一通修补过的残碑,是明朝所立,被日寇砸毁之后在近些年才得以恢复。恢复的记录里,详细地写着出资人与出力的人的名字,包括谁出了吊车,谁吊装的。有形的奖掖与无形的安顿,都是庙宇予人的祝福。

这时候,正有一家人开车进来许愿,主事的女师傅陪着一路说着话,偶尔有只言片语从钟磬声中飘来,自然都是要解开的人间烦恼……

他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只要置身到这里,让这幻境一样的好感觉充盈到自己身心里来,便已经化解了一半吧。

(0)

相关推荐

  • 【庙宇连篇】台城 城中庙

    (视频时长3分30秒,横屏观看更佳) 广海三帝真君庙 位于广海镇城北月明村,是该村旅荷兰华侨刘维美于1896年捐资兴建,门额雕有"三帝真君庙",门面石刻对联:"月柱广裂香 ...

  • 晋东南簸箕院缩影

    端氏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部,其传统风貌保存较好.2016年,端氏村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并于2018年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本文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论述端氏村的历史沿革.空间格局 ...

  • 【乡土兰溪】 走进姚家村:忠清庙与江神伍子胥的传说

    走进姚家村:忠清庙与江神伍子胥的传说 姚家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5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姚家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有耕地390亩.水面30亩.辖姚家.郑家埠头.青塘口3个 ...

  • 四兴庄村的故事(二):人文

    本文作者:曹有钱 2 四兴庄村的人文 四兴庄村从村子建立到解放前夕历经三百多年了.在这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中村子里发生了好多好多的故事.有自由找对象女方家人不答应男方殉情的,有两口子闹意见女方服毒自尽的 ...

  • 行旅笔记 | 指尖:张壁寻梦

    行旅笔记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张壁寻梦 文 | 指尖 鸟鸣唤醒黄土高原的清晨. 露滴落下,松沉旷远的琴声涟漪般散开,清泠泠渗入面前的庙宇.戏台.院落.树木和花草.漂浮的夜梦及时收 ...

  • 冯恩启 | 孝义司马村考察简志(二)一一古镇风貌

    往期回顾  ·  侯惠通 :民间中医李荣峰 ·  苏春林 :我的高中老师的点滴回忆 上期导读 ☞ 冯恩启 | 孝义司马村考察简志(一)--古镇溯源 作者/山西冯恩启 我们从哪儿来,要往何处去?浮云游子 ...

  • 村间庙宇

    大化攵方庙 鹿家庄白衣堂 小化观音庙 小化禹王庙 果园三堫庙 小辛庄奶奶庙 果园土地庙 凹里关帝庙 富村关帝庙 富村观音堂

  • 肇庆 悦城龙母庙

    德庆学宫位于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321省道旁 建于清光绪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肇庆坐车到悦城,下车的位置就在龙母庙的后面.这里不是汽车站,在路边只有一间小屋,有工作人员值班,好像是个乘车点.总 ...

  • 东指村·扳倒井·犁掩沟·蒲扇峪·色树鞍·城皇庙的传说

    话说刘秀遇玉娘获救后,不敢经琅琊古郡,而直下江南,沿山间小路径直向东北方向逃奔.是日,便到了现今蒙阴.沂源.沂水三县交界处的岱崮镇,正行走间,迎面一座山将路岔为两条,东路一条.西路一条,后王莽追兵又到 ...

  • 保定笔记:槐花开了的夜晚

    梁东方 四月下旬,谷雨时节的夜晚,空气中还有从冬天绵延过来的宝贵的凉意.这样的凉意,是白天也已经比较热了的春天毕竟还不同于夏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将在随后不多的日子里突然消失,再来就只能是秋天了. 在这 ...

  • 保定笔记:徐水清苑交界处的漕河

    梁东方 春末的谷雨时节,继续每个周末带着父亲一起出去对周围地理的探索之旅,这既是父子共同的兴趣,也是一种旅行,一种徜徉四季的观景,一种锻炼身体意义上的运动.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行程都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

  • 保定那座城,曾经是三步两座桥、东西长流水

    保定古城有许多特点藏在一些老保定的口头传承里,常说的有"保定三步两座桥,东西长流水",说明保定桥多,原来是座水城.还有一句"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七十二座暗桥", ...

  • 八坼的老桥、沈宅与城­隍庙

    在明清时期,吴江县的建制有七大镇,六小镇.八坼是六个小镇中位居其末的一个.镇小,当受多方面的制约:人口少,经济总量不高,战略.商贸的地理位置不太重要等等,皆有可能成其因. 清康熙<百城烟水> ...

  • 保定笔记:助听器

    梁东方 父亲戴上了妹妹给他买的骨传导式助听器以后,骤然能听见了!表现就是一直在电视上看一出评剧,一直看了好长时间.他过去是看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因为如果没有字幕的话,任何节目对他来说都只是无声的画面而已 ...

  • 保定笔记:徐水义联庄刘庄一带的山地行

    梁东方 早就在地图上看到,在平原尽头,在山地刚刚开始的地方,有一条好像是断头路的小径蜿蜒曲折于一定是山区的所在.因为平原上的道路不会如此曲折,也不会断头,那断头的地方是被山挡住了吗?设想如果能沿着这条 ...

  • 保定笔记:保定动物园

    梁东方 度过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尤其是童年.少年时光,再回去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即便只是再回顾也都已很难,因为靠着回忆所回去的那一小部分,大致都已经是模糊的了.然而既往的时光,曾经的成长之前的视角,却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