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福音——取栓疗法
本文转自公众号:血管外科黄智勇
专家简介:黄智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行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动脉瘤及动脉闭塞病(内脏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置管溶栓、取栓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微创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创治疗,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瘘的建立及使用维护。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老人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了,某某人中风了,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却成了植物人。脑溢血和脑梗都属于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中风,专业术语叫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我们印象中,脑卒中是一类非常凶险的疾病,好像一旦中风了,不是死亡就是残疾。其实啊,大家完全不要太过害怕,只要即使就医,脑卒中也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脑卒中的取栓疗法。
一:血管内机械取栓
什么是血管内机械取栓?
机械取栓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把取栓的器械通过血管内到达血管闭塞的位置,然后穿过闭塞血管,通过取栓的器械或出栓的导管把血栓取出,使血管血流得以恢复的技术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患者的大腿上开个口子,找到股动脉这根血管,将取栓的装置放进去,由于我们全身的血管是相通的,所以可以把取栓的装置移到血管堵住的部位,把血栓取出来,这样血管就畅通了。
哪些患者适合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诊疗指南2018》明确指出:
(1)对于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颈动脉闭塞而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发病前mRS评分>1分、ASPECTS<6分或NIHSS评分<6分,在仔细分析获益风险后,可考虑对筛选后的患者进行动脉取栓治疗。
其中mRS评分是用来评价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态的。共分为七级, 1级: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残疾,能完成所有经常从事的工作和活动。等级越高,越难恢复。
NIHSS是评判病人患脑梗死以后的神经缺损程度的,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ASPECTS评分是评价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早期缺血改变的一种简单、可靠和系统的方法,评分越低,病情越严重。
(2)如患者同时满足静脉溶栓与动脉取栓的要求,推荐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桥接治疗模式,不推荐越过静脉溶栓直接进行血管内处理,且不应等待观察静脉溶栓的具体疗效。
(3)对于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而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仔细分析获益风险后,可考虑对筛选后的患者进行动脉取栓治疗。
(4)对于同时具备颅内血管闭塞和颅外血管闭塞的串联病变的患者,进行取栓治疗可能是合理的,其具体取栓模式可根据患者病变情况个体化选择。
(5)各类新式取栓器械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但应严格控制适应证。
哪些患者不适合机械取栓治疗?
这一点,《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诊疗指南2018》也明确指出:
1.活动性出血或已知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3.血糖<2.7 mmol/L或>22.2 mmol/L。
4.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二:血管内血栓抽吸技术
血栓抽吸技术,就是将一根导管送到血栓的地方,一方面直接将血栓吸入导管中,同时,导管中还有溶栓药物,使血栓抽吸更加容易。
什么情况下用血栓抽吸技术?
对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单独采用血管内血栓抽吸技术或搭配其他血管内治疗模式可能是合理的。
三:支架植入
支架植入往往是介入取栓治疗失败的补救措施,主要包括急性期颅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和急性期颅外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总而言之,取栓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虽然溶栓治疗是血栓的首选方法,但血栓形成时间比较长,溶栓治疗效果就很小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取栓治疗了,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取栓方法。血栓的形成和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少吃油腻食品,多运动。一旦发现有人中风,立马送医院,把握住黄金时间,就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内容来自懂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