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的人生只是六岁前经历的“强迫性重复”,命运早已注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家庭是每个人生活当中都绕不开的一个社会组织,我们的一生甚至都会在家庭当中度过。当然,家庭是存在两层含义的,一个是我们出生并且成长的家庭,一个则是我们成年之后与爱人组建的家庭。
我们生长的那个家庭,往往被称之为“原生家庭”。
无论哪一个家庭,对于我们自身而言,都会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给我们的性格带来显著的改变。所以有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年少时期,尤其是六岁之间的经历基本就已经决定了其一生的走向。
在心理学领域,个体一生的走向基本会取决于在人生开始阶段的各种经历。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往往都会伴随其一生,很难被“摆脱”掉。
在这些经历当中,一个人往往会有可能陷入一种对于一些没有意义事情的重复当中,心理学界称之为“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
精神分析学学者琼斯曾在上世纪给这一概念下过一个定义:
个体的行为是基于一种难以控制的冲动,无论这一行为难度有多么大、带来的危害有多么伤人,个体最终都会不断地去重复这一行为,让自己在一次一次的行为当中经历很长时间。
关于这一概念,精神分析学的另一位专家弗洛伊德也曾进行过阐述:经过多次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假如一个房间当中的婴儿发现母亲离开,其会主动将自己平日里最爱玩的玩具扔掉,然后再以此为理由大声的哭闹,并且重复这种行为,乐此不疲。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从精神分析领域来看,这一玩具在孩子眼中其实是“母亲”形象的代表,婴儿的这种行为其实只是因为自己的母亲离开,想要让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所以就形成了对这种行为的依赖。
同样,除了母亲,父亲这一形象在家庭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男性能否扮演好父亲的角色,会影响家庭的很多方面。
假如父亲对身边的妻子总是呼来喝去,自己也经常酒后争吵,那么给孩子留下的印象肯定会是非常差的。
更可怕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会形成一种认知,那就是婚姻与夫妻之间的关系,也许就应该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所以等到他结婚之后,也许也会像自己儿时看到的那样对待自己的另一半。
心理学家荣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荣格的爸爸患有一种十分多疑的心理疾病,同时是一位牧师;母亲也曾遭受精神疾病折磨,所以双方的感情生活比较不顺。
所以这就导致荣格自小便是一个比较内向、忧郁的孩子,缺少倾诉对象的他只能够自己寻找一些娱乐的方式来排遣生活当中的无趣。
当然,这也给了年幼的荣格很多时间去思考、去学习知识,使得他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很多他之后的心理学研究,其实也是基于这一阶段自己经历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家庭生活对于一个人性格甚至是人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那些强迫性重复行为则会剥夺个体的乐趣,让其沉浸在无聊、无趣甚至是害怕当中。
所以假如发现自己被类似的行为所困住,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抵抗”,去探求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以及愿景。
想要摆脱强迫性重复,是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尝试的。
这种行为往往存在于个体形成亲密关系的时间节点,一般会在成年之后的这段时间当中出现。
这时候的个体将感情寄托的对象从原生家庭当中的父亲、母亲转移到了一些社会当中的关系上,或是朋友、或是关系亲密的异性。所以内心会感到一丝不安,于是就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隐藏与克制有时候就会让原本的自己发生变化,与自己身处的现实生活发生一种“冲突”,最终导致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出现。最常见的就是情感不被理解时,个体内心的绝望。
很多人会通过不断重复某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重新显现出来。
这种行为往往难以避免,很多时候其直接反映出的,其实就是儿时曾经遭受内心伤害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