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后,世间再无梅兰芳

贵妃醉酒 (1956)

物道君语:

岁月空逝一甲子,世间再无梅兰芳。

近代戏曲史上群星璀璨,可获得过“伶界大王”称号的人,只有两位。其一是老生谭鑫培,另一位则是“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

儿时学戏,都说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可谁能想到,最终他却成为比女人还美丽的男人!

他的一生,是从畹华到梅兰芳的惊艳转身,更是众人口中的梅先生、梅郎、梅博士、梅老板、梅院长……

阶段不同,称呼不同,唯一不变的是他温润的气质,翩然完成自身的艺术追求,也引领和见证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时代走向。

难怪陈毅说,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时值梅兰芳先生逝世60周年的日子,我们也只能感叹一句:岁月空逝一甲子,世间再无梅兰芳。

— 谦谦君子,温润气节 —

“先生”是几千年的敬语。如今我们已然很习惯地将梅兰芳尊称为“先生”,可是在民国初年,梅兰芳获得这个称呼却是不容易的。

1912年冬,梅兰芳在北京演出京剧《汾河湾》后,忽然收到一封三千字的长信,让他大为感动,并虚心接受了对方的意见改戏。

特别是,当他看到这封信的开头赫然写的是,“畹华艺士”,已多了几分欣慰。畹华是他的字。

那时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特别是扮演旦角的男性艺人,文人圈鲜少与他们交往,即使有往来书画落款时,也多称为“小友”。这位37岁的世家文人齐如山,敬称18岁的梅兰芳为“艺士”,已实属不易。

梅兰芳、王凤卿之《汾河湾》

从1912年到1914年,梅兰芳在北京唱了一百多场戏,齐如山就写了一百多封信切磋探讨,称呼也逐渐变成了“畹华先生”。

后来,他更成为梅兰芳身边“梅党”的重要谋士,在相伴20余年间,为梅先生改戏、编戏达26部之多,这才有了我们熟知的《一缕麻》《黛玉葬花》《霸王别姬》等以旦角为主的各种京剧新戏。

可以说,如果没有梅兰芳温润、谦逊的高洁品性和强大艺术魅力的感召,就没有聚集在北京缀玉轩的那批文人超级粉丝“梅党”;

如果没有那批学识素养高、眼界开阔、名重一时的文人铁粉,敬他为“先生”,作为智囊团为他长期出谋划策,也不会有“梅派”京剧艺术的巅峰,不会有世间独一无二的梨园宗师梅兰芳。

《黛玉葬花》梅兰芳

《一缕麻》梅兰芳

君子之风,先生之道,在于谦逊自如,有文化传承上的革新;也在于温和地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

抗战时期,日本人迫近北平,他们知道梅兰芳在中国的影响力,强势邀请他上台唱戏,粉饰太平。他在想,唱还是不唱?去问杨小楼,杨说不唱,等死就完了。梅兰芳说,不唱大约是不行的。

可是他又没有办法硬扛,于是只能离开深爱的故土北平,忍痛带着家人避难到上海、甚至香港。

可是日本人占领香港之后,还是不放过他,于是便有了我们熟知的“蓄须明志”的故事:

这样一位视戏如命的旦角,反而留起了一根一根的胡子,无法再上台演出,他的心境是何等地悲痛和决绝!

梅兰芳蓄须明志

梅兰芳的不抵抗,可能看起来有些软弱,可是作为一介艺者,他能做的所有坚持,是温和的“非暴力不合作”,既让日本人拿他无可奈何,也成全了自己,成全了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这种有理有节的气度和襟怀、对艺术情操的坚守,已经足够担当得起“先生”二字。

— 京剧之光,誉满全球 —

茅盾曾在一篇文章中,称呼梅兰芳为“梅博士”。按理说,以梅兰芳的京剧艺术造诣,称他一声“博士”是毫不过分的。而事实上,他确实获得过美国的荣誉博士学位。

1930年2月,冬天的纽约漫天雪花,梅兰芳于百老汇演出了《汾河湾》《刺虎》等京剧后,一炮打响。

特别是一曲《天女散花》,将中国传统长绸舞引入京剧,梅兰芳在舞台上如云动、风动,片片飞花仿佛从天而落,这份独属于中国的古典曼妙,令西方人神魂颠倒。

之后他在美国历时半年之久,共演出了72场,几乎场场爆满,街头巷尾人人争说梅兰芳,甚至一时出现了“梅兰芳热”。

满世皆惊,铺天盖地,中国的京剧热席卷纽约乃至世界。

《汾河湾》梅兰芳饰演柳迎春、王少亭饰演薛仁贵(赴美)

《天女散花》梅兰芳饰演天女(赴美)

其实,这是第一次有人敢把京剧带到完全陌生的西方去表演,那里和中国的文化、历史、环境、观众基础完全不同,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

出行一次,需要筹备8年之久,而且经费巨大,梅兰芳甚至几乎要抵押房产。而此时又逢美国刚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按照原定计划去还是不去?进退两难。

这对于一向温和谨慎的梅兰芳而言,显然是一次冒险。但是,为了向全世界弘扬中国的京剧艺术,提高京剧的世界地位,他还是毅然走出了这一步。

幸运的是,在“梅党”的协助之下,梅兰芳以强大的艺术执着,成功了!这趟访美演出,亦成为他人生中无比重要的高光时刻!

梅兰芳在美国大受欢迎

当听到美国的几所大学准备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时候,梅兰芳是犹豫的。他首先的反应是谢绝,谦逊地认为自己水平不够。

但是齐如山力劝他,这荣誉不是给梅兰芳一个人的,是给予我们整个中国的戏曲演员,当然要接受。

梅兰芳和齐如山

后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见着吴经熊,他新从哈佛回来,说美国只知道中国有三个人,蒋介石、宋子文、胡适之是也。我笑道,还有一个,梅兰芳。”

经此美国一行,36岁的梅兰芳从中国的京剧“名角儿”,已经一跃真正成为誉满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在中国的戏曲界,除了梅兰芳,还有谁能够担得起这一声“博士”的称呼?

民国摄制 黄金荣欢迎梅兰芳赴美演出归来合影

— 体面涵养,以德服人 —

在梨园行,“老板”原本是戏班子的经营管理者。后来“角儿”成为戏班子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所以,很多角儿被称为“老板”。

作为京剧大师的梅兰芳,也被自己的戏班子和圈中人恭敬地尊称为“梅老板”。

可是,他却是最没有架势的梅老板,永远那样端庄稳妥、不愠不火,身边人几乎没有见过他发脾气。

有一次梅兰芳表演《贵妃醉酒》,本应手里拿着漂亮的金色折扇。刚巧那天道具管事忘了,怎么办呢?已经扮好戏,马上要开演了。这时,他看见一位后台人员手里刚好有把普通折扇,直接拿过来就上台了。他非但没有责骂道具管事,还把这个戏圆满地唱完了。

《贵妃醉酒》梅兰芳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演出《断桥》时,场工把白娘子头上的红绒球错拿了白色的,他说没关系;录制电影《太真外传》,耐心地陪着王凤卿重录了4次二胡……

其实,旧时的梨园规矩极大,“角儿”大过天,架子和气派也端得高,毕竟戏班子的一群人都要跟着梅老板吃饭。

也许在今天看来,那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但在梅兰芳的时代,梅老板做人做事竟有如此的体面涵养,这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温润气度。

《断桥》梅兰芳、俞振飞、梅葆玖

《太真外传》梅兰芳

从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梅兰芳的戏班用了旧人后就不再辞退,一直到养老送终。有的人替他不值,“你是一流的角儿,却配着二流的班底。”

他却仍是一笑而已,依然秉持他一生的操守:遇见梅兰芳,在戏班子中叫过一声“梅老板”,仿佛就是一辈子的托付和信义。

众人眼中的梅老板似乎就是这样,对待梅剧团的班底宽容有度,对待弟子轻声慢气,对待普通观众也耐性有礼。

梨园行流行“踩乎”,成就一位“角儿”很难,可是想要诋毁他还不容易吗?

声名显赫如梅兰芳,除了他的京剧艺术会引发热议之外,你鲜少听到他惹出什么麻烦。甚至直到如今,许多人谈及梅老板,也在极力维护他的形象,从无半句是非。

梅老板以德服人,身边人也报之以忠诚、敬爱、赴汤蹈火,这何尝不是成就梅兰芳京剧宗师地位的重要根基?

— 清醒守护,艺术传承 —

建国之后,梅兰芳成了梅院长。

1949年前后,朋友们都面临抉择,齐如山去了台湾,而梅兰芳却觉得,在中国的土地上唱了一辈子的戏,自然是观众在哪他在哪。

到了195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

梅兰芳的内心是激动的,“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今天能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国家大事,又做了中央机构的领导人,这是我们戏曲界空前未有的事情,也是我的祖先们和我自己都梦想不到的事情。”

1947年,戏曲界名伶合影,左二为梅兰芳。

梅兰芳在天乐园讲话

那时全国大谈“戏改”,他的弟子程砚秋曾直言,戏改如果“鲁莽从事,会酿成不易挽救的大错”。

梅兰芳在肩负重任之余,却也温和得多,只是认为京剧改革艺术最好要“移步不换形”。

在全国高涨的京剧革命精神下,他提出这样改良主义的主张,已是非常谨慎之努力。

梅兰芳1959年入党时,周恩来主动要当他的介绍人,他亦是婉拒了,不想搞特殊。入党后,还主动提出取消部分工资,只拿他当时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的文艺工资336元。

有民族大义,却也不冒进,以对戏曲的热爱为己任,在如履薄冰之中坚守他对京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

梅兰芳剧团改为国营后,他的演出日程表依然很满。舞台看似广大,其实伸不开拳脚,没有时间也没有政治空间去创排新戏。

但是在1959年,他依然在充分学习豫剧的基础上,根据京剧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改编了晚年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并亲自上阵饰演穆桂英,风姿卓卓,不减当年。

梅兰芳很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只是继续踏踏实实地传承戏曲的优良传统部分,保持着戏曲活动的必要张力,捍卫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美,这在当时可谓是清醒而勇敢的大师担当。

《穆桂英挂帅》梅兰芳

1961年,67岁的梅兰芳最后一次演出《穆桂英挂帅》,之后便倒在了医院。8月8日,一代京剧宗师陨落了。

他去世时,周总理特批了一口原为孙中山准备的楠木小棺予以安葬。

从此,人间再无梅兰芳。

然而,多少年来为何我们依然对他念念不忘,觉得他无可替代?

想起欧阳予倩所言:“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缔造者。”

我们怀念的不仅是他在舞台上的美貌扮相、悠扬唱腔,不仅是他的神仙颜值、丰神俊朗,更是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他的大家风范,温润如斯。

世间已无梅兰芳。我们只能从老唱片,从他的声音当中,隐约捕捉到一个时代的余韵绝响……

参考资料:

1、《京剧大师:梅兰芳》,李仲明编著

2、《纪念日 | 梅兰芳:意态由来画不成》,孟静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