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太极拳的“劲”与“气遍周身不少滞”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一)缠丝劲

一般来讲,人体的“劲”是由肌肉舒张和收缩引起的;本质上来讲,“劲”就是能量的转化。洪式太极拳的劲指的是“缠丝劲”,是通过公转加自转的立体螺旋缠法练出来的劲,被洪均生公定义为太极的“内劲”、“掤劲”。

初学者用这种方法转出来的“缠丝劲”,有些呆板,也就是说的“听劲”不够。所以“缠丝劲”通常是指动作练熟了、腰胯和脊背练松了,有了听劲能力,才是真正有了“缠丝劲”。此劲是灵活多变的,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在时间、角度、方位上的拿捏恰如其分,可以柔似水、轻如羽,也可以刚似铁、重如山。阴阳虚实的变化在劲的应用中体现的淋淋尽致。

一般来说,当“劲”上手上身了,动作会越来越小:在走拿法的时候,手微动而劲已到了对方身上,直到脚底,被拿着不得不往下蹲;在走打法的时候,“挨着何处何处击”,“贴衣发力”,“彼此挤到十分九厘地位,只余一厘”(陈鑫语),微微一动,劲已至对方身上,其重心不稳不得不出了圈外。若是练到“内精猝发”(陈鑫语),则可用以防身御辱。

另外,在发劲的时候,若是用以击打部位比如拳头有转动,劲是有分散的,达不到最佳的发力效果的,所以拳头的缠是击到对方之前就完成了,缠法主要体现在身体,最终缠丝劲体现在拳头这个点上,即“点对点,力发蔫”,也可称为“极小而圆”。

(二)贯穿劲

我想说的另外一种“劲”,也可以说是一种“感觉”,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体察”。即使不走缠法也可以体会的到它,取“节节贯穿”之意,我命名为“贯穿劲”,当然这是我个人体会,一家之言而已。

当你用全力去推一棵碗口粗的树的时候,如果肩的力不够,背上的力无法到了手上;如果腰的力不够,则下盘的力到不了背上,树纹丝不动,空有一身力却使不上,由此形成断劲,也就是用劲时关节“变软”,达不到“节节贯穿”。练拳也是如此,如果身体各个关节,尤其腕、肘、肩、颈、背、腰、胯、膝、脚等处在用的时候“变软”,形不成“贯穿劲”,便会断、散,当然是击人无力!

此劲的锻炼,先以“体察”为主。以腰、背为例: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学会控制腰背的动作,可以用极限用力法,然后稳住不动,直到背上有了力感,腰上也有了力感,算是自己“体察”到了这些重要关节处的“劲”。再换个方式,在腰背放松的情况下,仍能“体察”到这个力感。如此反复,直到任意状况下,都可以“体察”到,“贯穿劲”基本上就形成了。如同缠丝劲一样,先有再精(精即灵敏)。我通常是让学生来用全力来推我,从而让学生自己来体会这个劲断在了何处,我用手轻点其断劲之处,进而使其体察到“力感”。

腰背关节处“贯穿劲”有了,“节节贯穿”就不再是空谈。但在练拳时,能时刻体察到腰背的这个“贯穿劲”是非常困难的,可以先通过单式体察,再以点带面,逐渐在整个套路中全面体察。当“贯穿劲”形成了,关节就不会再软无力,整劲变的充沛,在此基础上练好圆转的缠法,能“内精猝发”,则发人于丈外也不是不可能了。

我在观察新生入校军训的站军姿时发现,站军姿均是昂首挺胸的,这样看起来挺拔有力。按武术的方式,这是典型的错误站法,极易横气塞胸、下盘不稳,所以站军姿的时候,不得不双腿加紧以保持上下一体的平衡。而太极拳刚好与此相反,若腰背有力感,自然就有“含胸拔背”、“力由脊发”(杨澄甫语)。所以我常用这两个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太极拳的“贯穿劲”。

练拳时,若能时时体察周身的状况,体察力之顺达,随时微调某些不适之症,周身暖如冬日之阳,如何不强身健体?又何来伤膝伤腰之弊病?陈鑫讲:“每打一式,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若“意思运行”在于此,又如何不修身养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力感”不是靠肌肉紧张得来的,而是靠神经敏感得来的。当你练拳、用拳时,周身都能体察到这个“贯穿劲”的时候,回头再看武禹襄讲的“气遍周身不少滞”以及“牵动往来气贴脊”,是不是明白了些什么? —— 力感?气感?敏感!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