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鑫先生曰:能“敬”则“静”!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九八零年四月六日】下了火车,急忙向洪师家赶去,到家时已经是气喘吁吁。在座的还有孟师兄等人,众人寒暄之后,我忙于擦汗,不自觉地说了一句:“天气真热!”洪师微微一笑,叩了一下烟袋说:“心静自然凉,坐一会就好了。”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为之一动,“心静”,不正是我们练习太极拳的要求吗?当天的话题就由此而展开。

问:在很多的太极拳著作中,都多有强调这个“静”字。有说:练拳首先要求心静;有说: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然陈鑫先生则提出:“能敬则静”。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到底“敬”与“静”有什么不同?

洪师答:陈鑫先生说的“能敬则静”中的前面的一个“敬”有多层含义,其一是说练拳时动作要恭敬、规矩,这不仅要求动作高度熟练,还要把拳理拳法落实到拳架上;其二是要尊师重道,不仅要尊敬老师、拳友,还要明确太极拳在你生活中的分量;这样自己愿意学,教师用心教,自然就能做到拳架恭敬、规矩。

后面的“静”是“敬”的目的,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问题。太极拳中的“静”,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为心静,一为体静。所谓心静,通俗的理解就是心无杂念,全神贯注,专心练拳;深入地讲,是“心静用意”中的静,是一种思想境界,是我们练拳时追求的一种静境,而“无”则是静的最高境界。所谓体静,是“动静开合”中的静,也就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中的静,它体现在每一势的起承转合之中,均是由静而起,最后再由合转为静。如揽擦衣第四动作为开,第五动作则是全身下塌外碾的合劲,为静。

当然,这二者中,以心静为主,只有心静下来了,动作才能练对,才能感受到体静,再回头用意指导动作,来体会“心静用意”。心静寓有体静,体静中寓有心静,就象“动中寓静,静中寓动”一样,没有绝对的体静,也没有绝对的心静。

对于理解“静”的含义尚不容易,用到身上就更难了。特别是初学者,首先要想到动作是否正确,再兼顾眼、身、步、手的配合,哪里还能静得下来?所以,追求“静”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

听了洪师的讲解,我似乎若有所悟,再回忆老师上午在汇泉堂练拳时的情景,猛然间心中一亮,原来“静”是富有感染力的。洪师练拳象行云流水一样,松静自然,气定神闲,每一动作都走的很足,却又看不出任何势与势之间的痕迹;全场只有一个感受,就是“静”,所有的旁观者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喘,唯恐呼气的声音打破了眼前的静境,这种静非但是我从未见过的,也超出了我想象的空间,这应该是对“静”最确切、最完美的栓释吧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