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市场真的竞争激烈么,我不觉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医师曾表示:同道们常会感叹市场竞争激烈。行医经历告诉我,一个好的开业医师实际上是超然市场之外的。
他介绍,诊所刚开业的时候,一般患者也不会要求很高,诊所医生不要想着赚钱就建议患者选择贵的治疗方案,一定要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哪怕患者花费最终只有几十块钱或更少,那也是一次完美的医疗过程,能够体现一位医师的好风格。
千万不要觉得这几十块钱太廉价了,如果你效果好的话,对于患者来说这实在是太幸运了。尤其在当下伪中医横行,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拼命赚钱的时候,你就是一股清流,一种活菩萨般的存在。
然后患者会告诉他的亲朋好友,他找到了一个看病收费不高、医师技术又好的诊所,有病就去找他家。这在当下真可谓一种难得的发现,于是他的亲朋好友便铭记在心,登门造访。
就这样几个月以后,一名患者变成了几十名、上百名,雪球越滚越大,诊所的口碑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响,影响越来越广。
这对于诊所来说,无论是刚开业的,还是经营很久的,都是务必应该懂得的。
市场竞争是惨烈,可是一次完美的医疗过程,并不是靠市场决定的,而关键是靠医生把握。
何况当下,许多患者跑断了腿,都可能找不到一个好中医,一个好的中医诊所看病,在好中医的世界里,市场永远是蓝海,好中医永远紧缺。
时下对医生,似乎都有一种很常见的批评:过于机械,过于关心疾病,而没有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融。
日前,在微博上看到@“淼哥故事会”的一段发文:
沟通绝对是一种技巧,聪明的人大事化小,愚钝的人火上浇油,偏执的人玉石俱焚。举例说明:
第一种:
病人:医生,我心慌气短,给我开点补血益气的中成药行不行?
医生:我是西医,中药我不懂呀!您去中医科看看?
第二种:
病人:医生,我心慌气短,给我开点补血益气的中成药行不行?
医生:你啥病都没有,就是自己瞎折腾,不用吃。
第三种:
病人:医生,我心慌气短,给我开点补血益气的中成药行不行?
医生: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这么有能耐自己爱吃啥吃啥,找我干嘛?
网友留言:“第一种医生,被投诉推诿病人。第二种医生,被投诉不负责任,庸医,不会看病。第三种医生,卒!!!享年……”
医生学会沟通真的很重要,不仅能救人,还能自救。
有人不是说么,做一个好医生,就从好好说话开始。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我们说什么样的话,时间久了,我们就成了什么样的人。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
还有一本书就叫做《好好说话,好好治病》,可见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关报道显示,Tumulty曾在一篇标题为《愈合的艺术》(The art of healing)的文章中写道:
在出色的临床行医中,个人亲自花点时间与患者相处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医患之间必须拿出时间来,相互进行充分的沟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你就不可能完全把自己投入到患者的诊治中去。时间正是他们所期待和需要的。
不幸的是,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昂贵的商品,而且一些负责保健的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严格限制医患会面的时间……
至于如何与患者沟通,需要医生去发自内心、有意识地长期自我锻炼。要得体,要真诚,要友好,要温柔,要有情感,要有力量,要有威信,甚至还要懂得幽默;要让患者感到放松,要让患者感到安心,要让患者对你信服;跟不同的群体也要用不同的语气,跟成人说话要尊重,跟孩子说话要慈爱,跟老龄患者说话要恭敬……
当然,最后还要看我们自己,愿不愿意说,如何说,都在于自己。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神圣家族》中就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凡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而进行的行为,都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会拥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医诊所同样如此,中医是为疾病而来,为百姓而生,定然也需要立足于老百姓,为服务好百姓日益多变的需求而不断努力,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
诊所最大的捷径是什么?就是一心想着如何为百姓治好病,而绝不干昧着良心的事,你用心了,老百姓会感受到的,没有比用心更高效的交流了。
如某位医师所说,“用心去面对患者,用诚意去感动患者,用精良的技术去服务每一名患者,这是行医的基本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在得到了物质收入的同时,更能得到患者对医师的人格尊重。有了这种信任和尊重,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投诉减少了,纠纷没有了,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也就会很少发生了。”
最后,祝愿大家的诊所都越办越好。
<END>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