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泄泻的证候每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景岳全书·泄泻》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因此,脾胃失调,脾气虚弱,水谷精微运化失司,是泄泻致病的主因。然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的原因不一,或食滞内积,或外邪侵袭、湿邪内阻,或情志失调、木强乘土,或命门火衰、不能暖土。临床每表现为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伴腹痛,或泻后痛缓,脉弦,苔薄白等症,辨证当责之肝脾不协。盖木失条达,横逆乘脾,则气机失调;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故痛泻并作,正如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张景岳又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主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扼要地阐明了肝实脾虚、肝脾不协而引起泄泻的机制,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显而易见,腹痛肠鸣、胸闷纳少乃肝木之实;运化失健,大便稀溏乃脾土之虚。因此,慢性泄泻的辨证,重在脾虚,而毋忘肝实,凡属肝脾不协患者,治疗必须着眼抑肝扶脾。此法对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素乱、肠易激综合征、痉挛性结肠炎等亦均适宜。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见《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之证,每因郁怒即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常有胸胁痞闷嗳气食少,或大便伴有黏液等。
“怒”本伤肝而不伤脾,所以会引起泄泻,乃由脾气素虚、肝木横逆乘脾所致。治当抑肝扶土,以泻肝之实,补脾之虚。
“痛泻要方”由炒白术90克、炒白芍60克、炒陈皮45克、防风60克组成。
痛泻要方
别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
处方炒白术90克、炒白芍60克、炒陈皮45克、防风60克。久泻者,加炒升麻18克。
功能主治补脾泻肝。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用法用量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
备注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正传》卷二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甘温益脾胃之阳气,苦温燥脾胃之寒湿;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治腹痛下利,肝柔脾不受侮而痛除,且能泻肝之急;防风味苦辛温,归肝入脾,具祛风除湿、疏达肝气、升发清阳之功。《素问》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防风辛散,可协助白术、白芍疏肝健脾。且风药多燥,燥可胜湿,故曰:“风药能胜湿”,取其燥湿升清,鼓舞胃气上腾,则泄泻自止,临床每多炒炭用之,倍增止泻之效。对肝强脾弱的腹泻,常表现为脘腹先胀,继而作痛,粪便不多,泻后舒畅,反复发作,投以此方,或加味用之,每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