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纪游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说到建桥,在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建桥强国。像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都是位居世界最前列的大桥。至于其他的桥就更多了,中国人造的桥比有些国家修的路还要长。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曾读过两篇有关桥的课文:一篇是赵州桥,说明我国古代造桥先辈富有智慧,用土办法造就了这座牢固、美观的石拱桥。另一座就是南京长江大桥。我记得课文中讲到这所大桥有9个桥墩,每个桥墩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当时要在湍急的长江洪流中挖基础、浇桥墩,这是一件在当时称为“天下第一难”的事情。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1月18日开始建设,建桥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的精神,硬是在长江上把这所中国第一桥造起来了,于1968年9月一层的铁路桥试通车,12月上面的公路桥试通车成功。在我的心中,这是当年我国最大的工程,有着国家建设里程碑的象征。
我在北京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工作期间,十多次乘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但只见到一些桥架和栏杆,还有就是江上的流水和船只。其中唯一一次是搭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京办的车回杭州,但到微山湖天就黑了,我被车颠得摇摇晃晃就睡着了。结果车往南京长江大桥上层公路桥上过,我在梦乡什么也没看到,心里总有点遗憾的。因此,我心里总想有一天要去大桥的上面看一看。
记得一次报社有个到南京采访的任务,我便去了南京一趟。采访结束后,我便去南京长江大桥采风去了,因为写篇南京长江大桥的稿子,报纸也能用,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我吃过饭,便从南京金陵饭店打的回去了。南京长江大桥建在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下面,有一个公园。为了体会过桥的趣味,我便下了车,沿着引桥边上的人行道往上走。大约走了20分钟,才到正桥的桥头堡上。桥头堡有两座工农兵的雕塑,上面有红旗的造型,底下警卫室有武警站岗。我拿出记者证跟武警说是来采访的,他们就让我过去了。
我走到桥靠近长江的位置,便感觉到大桥非常雄伟,长江也很宽阔,江上的船东来西往,用百舸争流不形容最合适。据资料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1969年1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正式交付使用。1969年,邮电部发行《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邮票一套4枚作为纪念。同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南京长江大桥。
我本是想走到南京长江大桥北面去的,因为江北的远山如黛,景色秀美,但由于大桥有6.77千米路,我走到桥中央,因怕时间来不及,便依依不舍地走回来了。这次的南京长江大桥之行,除了看到一桥飞架南北的雄伟,一江划开南北的气势,而且还了我的一个夙愿,觉得很开心很值得很有意义。
(本文照片由徐忠友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