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神话与传说】构木为巢——巢居之记忆
构木为巢——巢居之记忆
文|黄饮冰
在远古的自然界,人类是弱小的,所以,才有远古的人类以飞禽猛兽为图腾的史实,那时候人类是以凶猛的动物为祖先来壮自己的胆量,但实际上,凶猛的动物并不会保佑那些跟自己无关的人类,所以动物及其他自然灵对人类的伤害,是随时发生的,远古人类的动物图腾,起到的实际作用,是威慑了其他的人群。人类为了保存自己,学习动物的行为,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动物的模样,以避免伤害。但原始人类的能力太微弱,周围又有大量的动物,伤害难以避免。
要保护自己,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跟动物隔离开来,人类定居平原时期,在原始居住区周围下大力气挖很深的壕沟,夜晚点起篝火,目的就是驱逐野兽。
当然,挖壕沟、点篝火、建居住区是在人类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有的发明,但是在人类的早期,人类生活于丛林,是穴居,他们的最早选择,就是向动物学习。
构木为巢的技术来源,是鸟类,鸟在天空飞翔,在树上构巢,对于远古人类来讲,是最好的羡慕对象。有聪明人走出洞穴,学鸟一样,在树木上建立窝棚,原始时代,树木粗壮,枝桠繁多也坚固,也有利于人们在树上建立巢窝,这样,人居住在树上,就安全多了,因为凶猛的动物不会攀爬,难以伤害到树上的人。
丛林时代,住居在树上,可以躲避大型的猛兽的袭击,但是有一种动物,却令人生畏,蛇可以自由来往于树丛之间,无论是穴居还是树居,可以自由地进出人们建立在树上和地上的巢穴之中,伤害到人却令人不觉,所以,丛林时代,蛇是人的第一敬畏。人对蛇的敬畏,在人类的早期,就已经建立了。人的动物崇拜,最早的就是蛇,最基本的也是蛇,蛇给予人的遐想还有其繁殖能力、其冬眠显示出的再生能力、无处不在的生命力,由不得远古人类不崇拜蛇。
构木为巢也的确是人类生活于丛林时代的一个生活方式。丛林时代的人们,本来生活于洞穴,也许是人口的增加,人的智力的增长,人们把生活区域扩大到树丛之上,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人们学习鸟类的构巢方法,在树丛之上建立窝棚以避暴雨和野兽,发明这种居住方式的人和利用树巢居住的人群,就是有巢氏。
巢的发明,对于华夏远古人类来讲,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和大变革。人们离开丛林之后,进入河谷平原和河湖沼泽地带,人们开始立木为柱,建立房屋。北方的远古房屋小而且是圆形的,中间利用一棵大柱子为支撑,搭建草棚,其技术来源就是“构木为巢”;南方沼泽地带,人们在沼泽里打入无数根木柱子,然后在木柱子上建立房屋,技术来源也是“构木为巢”。可见有巢氏的发明,对后代提供了多么大的技术支持。
远古人把有巢氏作为伟大的发明家来祭祀,是应该的。感恩作为中华文化的元素,很早就建立起来的,华夏之感恩,就是对杰出贡献者进行永久的祭祀。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首倡人类起源于中国说和中国是世界人种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即中国中心论,并把中国中心论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成果汇集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一书(未出版)。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和博客中国开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