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絮叨进修生活》作者 李祥富

絮叨进修生活

作者 李祥富

1985年秋,我通过成人高考,成为原荆州教育学院物理科进修生。
原荆州教育学院是一个学制为两年的专科院校,主要招录原荆州地区下辖县区的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中学教师。学院位于荆州沙市交界处的伍德路口,后并入长江大学,并非现在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的荆州教育学院。学院开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五个专业。我就读的物理科85级只有一个班,45名同学中只有两名刚过20岁的小女生。
一晃,毕业已30多年了。无情的岁月僵硬了我们的头颈,衰颓了我们的面容。我们早已远离青春年华,纷纷从讲台走下。毕业后大多数同学少有交集,个别同学甚至已与我们阴阳两隔。正所谓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虽说人生似光似电,但往事并非如云如烟。
到教育学院报到后的第二天,辅导员程老师指定我为85级物理班班长。我在组织同学们填写新生登记表的时候,发现我的年龄竟然是班上的第八名,最后补录的安心同学居然还长我十岁,成了名符其实的班级“大哥大”,但绝大多数同学是未婚青年。从第二学期起,我由班长改任班党支部书记兼物理科党总支委员,直至毕业。85级物理班先后由徐亚洲和万家平同学担任班长,班级工作井井有条,风生水起。那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思想工作,经常开展一些大小政治活动,诸如演讲会、报告会、歌咏会和各种沙龙活动等。由于工作关系,我与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徐凤娟老师和物理科主任鄢学栋老师接触颇多,他们许多优良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物理科先后开设了八门专业课和五门公共课。当时我们私下里称呼老师基本上是以所教学科来称呼的,诸如杨力学、鄢热学、许电磁、杨光学、韩原子、陈实验,还有杨代数和霍高数等等。恕我现在记不起那些老师的大名。有一个教电工学的老师,我们一直叫他廖老师。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作自我介绍,说他年龄偏大,记忆偏差,一般采用“廖”字教学法,什么意思呢?他说:“一点一横长,一笔撂过墙;转个弯,想两想;转个弯,想两想;左一想,又一想;一想一想又一想。”因此,我们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位并不姓廖的廖老师。可以说,我们的专业课老师都非常优秀,但我却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为,我在上教育学院之前已连续教过五届高中毕业班。我肤浅地以为,这些专业课学得一般就够了。当然,我的每门专业课结业考试成绩均属优秀。当时,有两位优秀的公共课老师倒是给我的印象深刻,对我的影响较大。一位是教哲学的万茂福院长,我的毕业证上盖有他名字的红印,所用的教材就是他自己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位是教心理学的张丽君老师,她是我读中师时的班主任。两位老师能把比较枯燥的教条的概念性很强的知识讲得妙趣横生,其视野之开阔,知识之渊博,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最主要的是让我对这些公共课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对教育学、心理学及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这些课程的学习,倾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得当时,有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政治理论课500题解》,我和郭俊富同学背得差不多了。我还为我们班开过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知识讲座。
我的同座是江汉油田来的邹同学,他的数学成绩特别好,经常研究一些数学难题,还利用课余时间自修大学英语。教我们班高等数学的是一位刚过三十的美女教师,个子高挑,气质高雅,性情高洁;得体的服饰,地道的沙市话,生动的课堂,迷倒班上一大片男生。邹同学想试一下美女老师的深浅,他找了某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个较难的数学题,对着答案研究了一个晚上,自己终于弄懂了。第二天老师刚上完课,邹同学拿着题目向老师“请教”。结果,老师拿过题目端详一会后,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了。邹同学回到座位后无不佩服地对我说:“这个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题也解得漂亮,功底深厚。”
有一次上普通物理实验课,实验前陈老师先要讲该实验的一些理论知识。在黑板上演算时,计算的结果与预设的答案对不上。正在老师焦急的时候,钟祥来的杨同学用近似河南的口音说“老师,你前面的偏导求错了。”这一句话,不仅老师没听懂,同学们也没听明白。最后他慢慢地讲,当大家都听明白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
那时,下午好像一般很少有课。有的同学进图书馆,有的同学进实验室或计算机室,有的同学进教室自习,也有各种不同的政治活动和文体活动。受条件限制,体育活动开展最多的是羽毛球赛和篮球赛。班长万家平的羽毛球打得非常棒,在全院的比赛中曾获得过好名次。篮球赛就更为频繁,班与班赛,科与科赛。我们班很有几位篮球健将,如安心、冯宽心、张丰武、吴抱玉、彭卫、游先兵、赵贵武、夏文博等,记不太清了。我们班在各个层次的赛事活动中获胜的几率也很大。平时,班内也实行组与组之间的小型比赛。有一天下午,我们班几位同学打半场,我只记得其中有戴之华、游先兵,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裁判。我不打篮球,做裁判也是外行。一次很明显的撞人犯规,我没吹哨。戴同学在场上大叫:“好疼啊!这还不算犯规啊!”我则开玩笑地说:“你来让我看看,流血了就算犯规。”他接着说:“遇上这样混蛋的裁判,球打不成了。”我则打趣地说:“混蛋裁判就是用来对付混蛋球员的。”大家在一片嘻笑声中散场了。
那时我们都还年轻,经济条件都不算好。我记得,我那时的工资加补贴合计是76.5元。每次从任职的学校乘车到荆州汽车站花1.5元,从汽车站乘一路公交车到教育学院旁边的伍德路站花一毛钱。那时学校食堂的早中晚餐都令我们满意,早餐一个大肉包子只一毛钱,连稀饭一共2毛钱,中晚餐最贵的蒸肉和鱼块也只5毛钱一个。据说,上级财政对大学食堂都给予了补贴,补贴原因可能与1986年部分大学的学潮有关。当然,有时我们也到校外去打牙祭。我们宿舍的同学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荆州城内的东门水饺馆。出去玩的最多的地方是东门外的一个旱冰场,当然偶尔也到中山公园逛逛、长江边上溜溜。当时,不知是谁有一部海鸥牌的照相机,我们在中山公园和位于长江边上的万寿宝塔的留影,都是我们自己拍摄并冲洗的,现在我仍留有那些记录着我们青丝满头、意气风发的黑白照。那时的我们心无愁绪,坐在万寿宝塔下的长江边,静看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却没产生任何的联想。哎!直到现在才真切体会到王勃诗句“闲云潭影日悠悠”“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意蕴。
进修期间,我经常受邀去距我们学校较近的江汉石油学院(现在的长江大学)看露天电影,因为我有几个学生就在石油学院上学。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导演的一出恶作剧。我们班有一位郭姓同学,性格开朗,为人豪爽。他透露,当时在大队做赤脚医生时,与从沙市下放的一名女知识青年关系很好,并且这名女知青也招工回到了沙市某厂。那是一个隆冬的晚上,灰蒙蒙的天空劲舞六簇花瓣,地上已白茫茫一片。我们509宿舍的几位同学在我的鼓动下,拉着郭同学一起乘一路公交车到该厂宿舍区找到了那位女知青。聊天快结束时,天已经很晚了。当时,根本没有出租车的概念,连通荆州沙市的只有一路公交,收班时间大概是晚上10:00点。我们一行人与那位女知青告别时,已经要到收班时间了。当郭同学正与女知青在后面缠绵缱绻之时,我们已上了最后一趟公交车。我们一上车,我便对公交司机说后面没人了,师傅赶快开车,使得本可以抢上公交车的郭同学没能上车。无奈的郭同学硬是在那白雪皑皑的深夜溜溜滑滑的步行了近两个小时才回到学校。不过,我们也没有入睡,等着他回宿舍笑话他。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觉得可笑甚至无聊。不过,谁年轻时没幼稚过,荒唐过呢!
两年的离职进修,非常快乐。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那时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何况我们都是带薪学习。当然,我们也收获满满,毕竟我们取得了大学专科文凭。那时的专科文凭,是可以让老婆孩子农转非的。可以说,这也是我离职进修的原动力之一。我专科毕业以后,确实也让老婆孩子由农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
我还清楚地记得毕业前夕我对物理科鄢主任说过的一句话,我说一生中要在自己的床头至少放上一本我自己写的书。我总算没有食言。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道是:岁岁事匆忙,弹灰两鬓霜。不失青壮志,秃笔记沧桑。

作者简介:

李祥富,湖北潜江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在《中国教师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课程教育研究》《湖北教育》等教育报刊发表研究文章40余篇,在《散文百家》《青年文学》《青春岁月》《唐山文学》《读书文摘》《参花》等文学期刊发表散文随笔近30篇,出版教育专著《与教育同行》《走在教研的边沿》和散文随笔集《琐碎日子》。
李祥富的作品

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文章征集活动

一、平台主旨:

以文会友,传承中华文化,歌颂美好,寄托相思,守望心灵的家园。

二、主要栏目:

文学原创、文学欣赏、作品朗诵、平台K歌、戏曲演唱、美食原创等(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和调整栏目)。

三、约稿:

1.文学原创:作品须本人原创,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学欣赏:推送省内外名家名作,旧作原创均可,但需经作者本人授权,但旧作(在其他媒体刊登、推送过)无打赏。

3.作品朗诵:要求与“文学欣赏”栏目要求相同。

4.平台K歌:推送市内外歌唱爱好者歌曲。

5.戏曲演唱:推送市内外戏曲爱好者演唱、名家名段。

6.美食原创:推送网友自制菜谱。

四、其他事项:

1.来稿请于正文后附作者、朗诵者、演唱者、演唱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2.读者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朗诵者、演唱(奏)者、原创者稿酬,40%用于本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7天后发放作品打赏费用,7天后打赏留作平台维护费用;同题诗和诗歌以及其他各类比赛打赏、3元以下打赏,不发放作者个人,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3.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4.投稿邮箱:907557420@qq.com

投稿微信:zzy18972193058

五、平台顾问:

总顾问:黄明山

小说顾问:郭啸文

现代诗顾问:郭红云

古体诗顾问:砚  浓

散文顾问:王  宇

音乐顾问:吴汉高

六、平台编委:

主任:晓岸瘦风

编委会副主任:杜德武

责任编辑:青牛

成员:胡蝶、修远、晴空、萍聚、神仙自在、李勇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

  • 尚正仪《我们班的新同学》 指导教师:张玲玲

    我们班的新同学 东营市海河小学三年级一班 尚正仪 新学期开始啦,最新鲜的是,我们班转来了四位新同学.其中有一个男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男孩子胖乎乎的,看起来很可爱.他长得虎头虎脑,大眼睛炯 ...

  • 雷庆林||恰同学少年

    恰 同 学 少 年 雷庆林 记得我是在小学二年级时加入的少先队,还是一道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已经记不得了.之所以会想起小时候的一段往事,源于赵雅君同学于去年送我一张小学同学的毕业照.她先是问我有没有这 ...

  • 逗逗的“藕哥”‖文/青&让欢乐稍息

    逗逗的"藕哥" 老班是个物理老师,也是西峡"好声音". 老班那什么光电效应,玻璃砖,波形图--真的绝了. 老班一本正经,也爱开玩笑. 老班很高.他爱蹲窗口,如果 ...

  • 文学原创•《我的大学》作者 李祥富

    我的大学 作者 李祥富 我上中学时,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期.当时我所处的生产小队,与我同龄的六个男孩子,读到高中时只剩下我一人.当时流行着"公社是所大学校,人人都在 ...

  • 文学原创•《​说信仰》作者 李祥富

    说信仰 作者 李祥富 一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信仰就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有人把这种主张.主义.宗教等,当作 ...

  • 文学原创•《​好汉不提当年勇》作者 李祥富

    好汉不提当年勇 作者 李祥富 不知不觉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俗话说:老了不说少年,好汉不提当年.到现在才感觉这极简单的事却不易做到.也许是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缘故,现在也时不 ...

  • 文学原创•《南游九首》作者 李祥富

    题记:2019年12月上.中旬,受昔日学生们盛情之邀,携妻南游十日.吃住游玩,温情款款:服侍周到,甚是心欢:特拟拙诗,以述般般. 李祥富        <南游九首>            ...

  • 文学原创•《说自我欣赏》作者 李祥富

    ◆◆清朝诗人袁枚不也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吗?近日看到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一幅老鼠画,他在下面的题字很有意味:"我虽长得丑,但我妈喜欢我."如果让我在这幅画下 ...

  • 文学原创•《说抱怨》(随笔)作者 李祥富

    说抱怨 作者 李祥富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这是宋朝词人贺铸对当时一些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其待遇与之不相匹配的讥讽词句:"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 ...

  • 文学原创•《“小富即安”没什么不好》作者 李祥富

    "小富即安"没什么不好 作者 李祥富 "小富即安"原意是指处于温饱或小康线上的人们,对当下生活感到安适安乐的一种心理状态及衍生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有在工作中取得一 ...

  • 文学原创•《酒》作者 李 军

    酒 作者 李 军 少不更事豪气饮,古来夕阳它作陪 自古圣人皆凡人,唯有杜康解烦忧 天宫处处似仙境,人间烟火留余香 华夏悠悠五千载,醉里乾坤日月憨 我欲执剑向东行,一壶浊酒慰风尘 爱恨情仇本无恨,三杯酒 ...

  • 文学原创•《爱》作者 李 军

    爱 作者 李 军 小生初见佳人慌不择安,在那喷泉处互述衷肠,后又相隔千里犹如那牛郎望织女思之若狂,一次不经意的相遇,偶然的邂逅:让我掉进了爱的深渊.   二月格桑花开,我一路捡拾着你的脚印,亲吻你留在 ...